APP下载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2022-03-14刘吉纯张艳菊

检验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危重症存活结果显示

刘吉纯,张艳菊

[河南省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河南 鹤壁 458000]

危重症是临床急诊常见疾病,其病情发展迅速,极易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病死率高[1]。在严重创伤、感染、缺血、缺氧和休克等应激状态下,肠屏障功能会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肠道通透性增加,细菌毒素和细胞因子被释放入血,进而引发全身炎症反应[2]。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是反映肠道屏障功能的生物标志物[3]。目前,关于IFABP在预测危重症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拟探讨IFABP在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为临床危重症管理提供实验室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河南省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3例危重症患者,其中男55例、女68例,年龄(50.2±18.5)岁。危重病的诊断标准参照文献[4]。临床疾病包括心血管病(25例)、脑血管病(15例)、重症肺炎(12例)、重型肝炎(8例)、严重创伤(11例)、烧伤(9例)、中毒(10例)、脓毒症休克(10例)、大手术后(10例)、重症胰腺炎(5例)、其他(8例)。依据28 d转归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死亡组(28例)和存活组(95例)。排除标准:(1)年龄<18岁;(2)患慢性肠道疾病;(3)患慢性肾功能衰竭;(4)住院时间<24 h。另选取同期河南省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无基础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的健康体检者35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15名、女20名,年龄(50.9±15.1)岁。各组间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河南省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 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等]、入住科室、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等。qSOFA评分标准参照文献[5]。记录所有患者28 d的转归情况(存活或死亡)。

1.2.2 IFABP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检测 采集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正常对照者体检当日的静脉血5 mL,1 200×g离心5 min,分离血清,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FABP,试剂盒购自荷兰Hycult Biotech公司,检测仪器为ReadMax1500型酶标仪(上海闪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试剂盒购自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仪器为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严格按仪器和试剂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和MedCalc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判断危重症患者死亡的效能。采用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危重症各组及正常对照组一般资料及血清CRP、IFABP水平比较

死亡组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比例、qSOFA评分及血清CRP、I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糖尿病和COPD所占比例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血清CRP和I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危重症各组及正常对照组一般资料及血清CRP和IFABP水平比较

2.2 各项指标判断危重症患者死亡的效能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FABP、CRP和qSOFA评分判断危重症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65、0.750、0.808。见表2、图1。

图1 各项指标判断危重症患者死亡的ROC曲线

表2 各项指标判断危重症患者死亡的ROC曲线参数

2.3 危重症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危重症患者是否死亡为因变量(死亡=1,存活=0),以CRP(<36.82 mg/L为0,≥36.82 mg/L为1)、IFABP(<36.20 ng/mL为0,≥36.20 ng/mL为1)和qSOFA评分(<2.0分为0,≥2.0分为1)作为协变量,采用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重症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IFABP≥36.20 ng/mL、CRP≥36.82 mg/L和qSOFA评分≥2.0分均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值分别为10.668、3.775、9.048,95%CI分别为3.498~32.533、1.156~12.325、1.818~45.038]。见表3。

表3 危重症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危重症患者在应激状态下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包括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细胞因子释放等,引起脏器功能衰竭,进而导致死亡[6]。本研究评价了肠道屏障功能损伤标志物IFABP对危重症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显示IFABP 判断危重症患者28 d死亡的效能最高(AUC为0.865),高水平IFABP(≥36.20 ng/mL)是危重症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

CRP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发生组织损伤、感染、肿瘤等时,CRP水平可显著升高,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7]。IFABP是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的一员,作为成熟小肠上皮细胞特异的小分子胞质蛋白,在脂肪酸吸收和细胞内转运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肠上皮细胞受损时,IFABP会被释放入血,因此可作为肠道早期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8]。阳剑等[9]的研究结果显示,危重症死亡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1)。张玮等[10]的研究结果显示,危重症死亡患者IFABP水平显著升高,与危重症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危重症患者死亡组血清IFABP和CRP水平及qSOFA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FABP判断危重症患者28 d死亡的AUC为0.865,高于CRP(0.750)和qSOFA评分(0.808),IFABP以36.20 ng/mL为最佳临界值,判断危重症患者28 d死亡的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84.0%。这提示IFABP或可作为判断危重症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PITON等[11]的研究结果显示,高水平IFABP(≥355 pg/mL)是影响危重症合并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4.46)。SEKINO等[12]的研究结果显示,IFABP水平是影响脓毒症休克合并肠缺血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6,95%CI为1.003~1.069)。本研究结果显示,高水平IFABP(≥36.20 ng/mL)是危重症患者28d死亡的危险因素(OR=10.668,95%CI为3.498~32.533)。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LI等[13]发现,IFABP水平与危重症合并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预后无关;张小彬等[14]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IFABP不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与研究对象存在异质性有关。本研究的患者包括创伤、严重感染、脓毒症等多种疾病,未对单个危重症疾病进行研究,因此IFABP是否与某种疾病导致的危重症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IFABP水平相关,IFABP对于危重症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猜你喜欢

危重症存活结果显示
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实施效果研究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最严象牙禁售令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脱水神功
全程护理在112例ICU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