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关系

2022-03-14吴炯睿高益鸣

检验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重度银屑病组分

陈 梁,李 琳,李 霞,张 岩,吴炯睿,高益鸣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口腔科,上海 200025;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上海 200025)

牙周炎是一种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炎症性疾病,成人的发病率约为60%[1]。银屑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诱发的经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成人的发病率为0.5%~11.4%,儿童为0%~1.4%[2]。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系列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等,其发病率约为22%,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3]。牙周炎和银屑病都与MS的发生有关[4-6],其严重程度也会导致血脂、血糖、血压等MS相关组分异常,MS也被认为是银屑病的共存疾病[7]。目前,牙周炎合并银屑病与MS相关组分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拟探讨MS相关组分与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确诊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50例[牙周炎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4.08±9.75)岁]、银屑病患者50例[银屑病组,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3.78±9.72)岁]、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患者50例[牙周炎合并银屑病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4.34±9.39)岁]。入组标准:年龄为18~60岁;牙周炎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美国牙周病学会发布的标准[8]确诊和分级,符合中重度牙周炎诊断标准;银屑病根据《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完整版)》[7]确诊;牙周炎合并银屑病应同时符合2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另选取同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25名、女25名,年龄(41.30±9.86)岁,均无牙周炎和银屑病,无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未服用过对本研究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药物。4组之间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测量所有研究对象血压,同时采集其空腹10~12 h的静脉血5 mL,分成2管。1管采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用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另1管待凝固后离心分离血清,用于检测血糖(glucose,Glu)、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HbA1c采用HLC-723G8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日本东曹株式会社)及配套试剂检测。其他生化指标均采用AU5821生化流水线(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及配套试剂检测。所有项目均在样本采集当天完成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进行正态性分析。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elch's ANOVA检验,两两比较采用两样本不等方差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与中重度牙周炎或银屑病发生相关的MS组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牙周炎组、银屑病组、牙周炎合并银屑病组及正常对照组MS组分比较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牙周炎组、银屑病组TC和LDL-C水平均升高(P<0.05),牙周炎合并银屑病组TC、TG、LDL-C、Glu和HbA1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牙周炎合并银屑病组TC、TG、LDL-C和HbA1c水平高于牙周炎组(P<0.05),TC、TG、LDL-C水平高于银屑病组(P<0.05),其他指标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炎组和银屑病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之间MS相关组分比较

2.2 与中重度牙周炎、银屑病和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发生相关的MS组分

以MS组分为自变量,疾病发生与否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LDL-C升高是中重度牙周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1.87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113~3.154],TC升高是银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1.527,95%CI为1.012~2.304);TC、HbA1c升高是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728、3.108,95%CI分别为1.572~4.732、1.283~7.533)。见表2~表4。

表2 与中重度牙周炎发生相关的MS组分

表3 与银屑病发生相关的MS组分

表4 与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发生相关的MS组分

3 讨论

牙周炎和银屑病都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其发病都与个体的免疫因素有关,都能引起MS相关组分的异常,促进MS的发生。有研究结果显示,银屑病与MS及其组分相关[5]。一项关于银屑病与MS关系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人群,银屑病患者可能更易发生MS(OR=1.42,95%CI为1.28~1.65)[6]。另一项关于牙周炎与MS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牙周炎也是MS发生的危险因素(OR=1.46,95%CI为1.31~1.61)[4]。

本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牙周炎组和银屑病组仅TC和LDL-C升高(P<0.05),牙周炎合并银屑病组则有更多的MS组分(TG、LDL-C、TC、Glu和HbA1c)显著升高;且相对于牙周炎组和银屑病组,牙周炎合并银屑病组也有部分MS组分(TC、TG、LDL-C和HbA1c)升高。由此可见,牙周炎、银屑病单独发生和同时发生,MS相关组分出现差异的程度明显不同,有随发生疾病种类的增多而增多的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C升高是中重度牙周炎发生的危险因素、TC升高是银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TC、HbA1c升高是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Meta分析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升高(OR=1.58,95%CI为1.42~1.76)[9],糖尿病发病率亦升高(OR=1.59,95%CI为1.38~1.83)[10]。本研究结果显示,银屑病组收缩压、Glu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组Glu和HbA1c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2种疾病合并发生后,机体的糖代谢发生了紊乱。

有研究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的牙周情况较普通人群差,而牙周炎患者银屑病的发生风险显著增高[11-12],提示2种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银屑病可通过与疾病相关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和脂肪因子对葡萄糖调节、脂质状态和内皮功能产生影响,从而促进MS的发生[13]。TORRES等[14]对银屑病患者采用干预措施,如饮食改变、药物治疗降脂降糖、减轻体质量治疗MS后,银屑病的病情也得到明显改善。HOLZER等[15]的研究结果显示,银屑病症状的改善对患者血脂水平的恢复有益。与银屑病类似,牙周炎的慢性炎症状态可能是导致MS发生的重要因素,牙周炎会导致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16]。牙周炎症状改善后,MS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会降低[17]。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单纯牙周炎或银屑病,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患者的MS组分变化更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合并2种疾病时炎症因子发生共同作用,促进并加重了患者糖、脂代谢的紊乱,进而促进MS的发生,但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改善牙周炎症状是否能否纠正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患者的糖、脂代谢异常,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患者相比单纯牙周炎或银屑病患者出现了更为明显的糖、脂代谢紊乱,且TC、HbA1c升高是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中重度银屑病组分
近红外定标法分析黏/锦/氨三组分纤维含量
脑卒中吞咽中重度障碍患者经口/鼻腔间歇置管注食营养的护理体会
CAT、6MWT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优势分析
稻米氨基酸含量和组分及其调控
煤的族组分基本特性研究
银屑病的“孪生兄弟”:银屑病关节炎
大剂量戊酸雌二醇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预防作用
银屑病开关,尽在掌握
浅析如何对中重度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