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青春有戏

2022-03-14冯勇勇陈志将

中学生天地(B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剧社话剧戏剧

冯勇勇 陈志将

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也许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描述。当我们将目光转向戏剧的舞台,会发现在那里,个性鲜明的角色们,正张扬着属于自己的生命本色,呼告着属于自己的思考——这会不会是青春的一种姿态?

也许你的身边就有这样的同学:他,平时和你一样缄默地沉浸在题海中;她,文静内向,常常脸红。可一旦上了舞台,他们忽然变得光彩夺目起来,毫不怯场,让观众都沉浸于他们精湛的表演中,与他们一同感受悲欢离合。

这一次,我们找到了他们中的一部分——来自沸点剧社和瓯话剧社的赤诚戏剧人,听他们谈一谈在高中加入剧社的理由,看他们的青春如何在舞台上出彩上演。

衢州第二中学沸点剧社由白龙飞老师领衔,师生们坚持做了近十年的戏剧。在戏剧的舞台上,他们和剧中人一起蜕变。有人收获了自身的成长,有人得到了改变他人的力量,还有人学会了如何观照内心与世界。

远离情绪的洪流

罗可依 衢州第二中学沸点剧社社长

我第一次在沸点剧社参演的剧目是电影《我不是药神》的改编剧,饰演的角色是黄毛。在生活中,我是极其开朗的“人来疯”,可这个角色却是一个孤僻而固执的少年。一开始饰演这个角色时,我只能通过模仿,但不管怎么模仿,我都无法将角色的神韵演出来。就在我苦思无果之时,剧社的学姐给我提供了一个方法——写人物小传。

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写人物小传,没想到真的找到了支撑我在表演道路上前进的精神力量。

我至今还记得小传中的几句话:“我不想成为家里的负担,更不想被任何人怜悯。我不怕苦,不怕痛,但我最怕一种眼神,那种看似怜悯善意,实则狠狠碾过我的自尊的眼神。”当我在键盘上敲出这些字时,突然感到心中某个隐秘的小角落被触动了。黄毛的心境,与我的心境不是有着很大的重合之处吗?每每被父母当作小孩子看待,被嘱咐“听话”“努力”的时候,我又何嘗不会感到不甘呢?那一瞬间,黄毛这个角色,从一个模糊的影子渐渐变得清晰。他的孤僻、固执,其实只是出于少年人心中的自尊。黄毛不再是黄毛,他成了我自己。

我想我终于发现了自己和戏剧的缘分。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物,她(他)的身上总有“我”的一部分:或是自尊,或是悲观,或是高傲,或是怯懦。在舞台上,我找到了与众多角色的共鸣点,有了不同的体验,通过每一次演出,我都成了更好的自己。

以前,许许多多的负面情绪总会在夜晚袭来,在辗转难眠的时刻,压得我喘不过气。现在,每当烦躁之时,演一部酣畅淋漓的戏,或是看一场跌宕起伏的话剧,总能让我平静下来。可以说,我仿佛与角色达成了一个共识,我让“他”活在了那一刻,而“他”把我那一部分过剩的情感留在了戏里。

与戏剧结缘的我何其有幸——不用在情绪的洪流中随波逐流,我终于能在生活里站稳脚跟,一直走下去。

台上台下的“父与子”

项政安 衢州第二中学沸点剧社成员

参演《你好,打劫》这部剧时,我从不敢演,到最后的忘我演绎,这其中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源自Tom这个角色与我的共鸣。从小到大,我爸爸和Tom的父亲一样,规划好我的路线,限制我的行动,道理多得不得了。一直活在掌控中的感觉令我压抑,我就像Tom,畏于责骂而忍受着每天累积的痛苦。剧中的Tom最终爆发,成为吸引我的亮点。在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即便是这么一个小人物,也爆发出了那样的能量。站在台上的那一刻,我感觉我不是在演Tom,而是在演绎自己。那段绝望的嘶吼,是我生活中崩塌的压力的具象化,当全身心投入时,角色便与我没有界限了。

毫无疑问,我爸爸看到这个由我演绎的“我”时,内心是有所触动的。我感到他正在把捏紧的手掌微微松开,他不再张口闭口教育我,而是给了我表达的权利。我终于说出了我真正想要什么,也确实看到了爸爸对儿子那偏于无理取闹的梦想的支持,感受到了双方静下心来交流时,两颗吐露真情的心以相同的节奏跳动。《你好,打劫》带给我的变化是难以想象的。

Tom由以前的弱小无助、畏首畏尾,到最后的逆流而上,为自己发声,这是属于他的蜕变;我亦由曾经的逆来顺受、不愿交流,到现在有了自主思想与判断是非的能力,这是属于我的蜕变;我爸爸更是由一个强势的监管者,变成了一个真情流露的父亲,这是属于他的蜕变。

通过这场戏,我看到了Tom的成长,也引领了我的成长,同时给我爸爸带来改变。我认为,戏剧的魅力就在于此。通过戏剧这面镜子,我看到了自己的原貌,也渐渐在镜子里看见自己露出的笑容。

看清世界与审视自己

周 航 衢州第二中学沸点剧社成员

记得我曾作为学校话剧公演的男主角之一,屹立在报告厅的舞台之上,沐浴在聚光灯之下。这种心潮澎湃的感觉,是令人上瘾的。迄今为止,我出演了许多角色,在他们的生活中,我体会到了不同人生的悲喜。

在现实世界中,我向来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像“黑旋风”李逵一样不拘小节,不爱关注身边的其他事情。在一场话剧中,我饰演了劫匪桑尼,他是一个疯狂的人,也是个反对社会不公,想要改变现状的人。这个角色与我的性格确乎是格格不入的。为了适应角色,我对着镜子练表情,学桑尼阴险又自信的神态;在卫生间里朗读台词,学桑尼狂傲、嚣张、亢奋的语气。在不下千次的试错与纠正后,我勉强驾驭住了这个近乎疯狂的角色。在公演舞台上,我摒弃了脑海中的一切,仿佛忘了自己,走进了另一个人的世界——在桑尼刚强桀骜的外表之下,他藏匿着的内心原来是如此丰满与真实。冰冷的台词背后是鲜活的、温暖的、活生生的人物,而绝非我从表象中看到的“疯子”。

有人说,多读书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让自己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我认为,表演与阅读是一样的。研读剧本的过程,就是了解人物在剧中的经历的过程。浩繁的剧本中有诸多的角色,各异的角色又有着各异的性格,每一次对角色的体会都是演员的自我修炼。而帷幕拉开的那一刻,我就是一个全新的自己。

我体验过许多不同时代的人的生活,体会过他们对生活的看法,有的对生活充满无限希冀,也有的对命运的不公奋起反击,如孙悟空,抑或桑尼。想到他们的时候,我总能想起一句话:总有地上的生灵,敢于直视雷霆的威光。他们的生活又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我应该以怎样的角度来看清这个世界,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如何对待自己所热爱的事情;更教会了我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未来的生活,支配当下的时间。

我在了解了诸多知识,增长了诸多人生阅历后,又觉得自己是渺小与无知的,但是在人生的舞台上,依旧有一方令我安心的净土,让我在自己的经历中,留下对世界的积淀。所以请保持一腔热血,尽情驰骋吧——纵使天地狭小。

角儿无大小,戏剧斩破晓

瓯话剧社的每一位成员都像爱着自己的家一样爱着剧社,这不仅源自戏剧的魅力,更是因为在戏剧社这一特殊团体中,同学们与戏剧、与伙伴一同拥有的难忘的回忆。

高二的吕轩豪在进入瓯话剧社之前,一直以“社恐男孩”自居。“不敢在大家面前表达,说话支支吾吾,声音也小”,是轩豪对自己的评价。为了改变自己,轩豪走进了瓯话剧社的招新现场。面试的题目是一段即兴表演,之前轩豪完全没有这样的经验。他的手脚在评委席的震天笑声中颤抖着。那大概是嘲笑吧——轩豪这么想着,做好了被淘汰的准备。然而当录取名单公布时,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名字就在上面。社长送给他的明信片解答了他的疑惑:“作为第一个面试的同学,我们一直到最后都能对你保持一定的印象,说明你的表演还是成功的——只要印象深刻,就是一场成功的表演。”

“只要印象深刻,就是一场成功的表演”——这句话成了轩豪的座右铭。怯场、角色落选、表演失误……这句话是他之后每次失利时的支撑,帮助他走出落寞,让他有了努力的动力。对轩豪来说,这不仅仅是社长对自己的鼓励,更蕴含着自己对表演的理解和一股无畏的精神,引导着背光处的他迈开大步,不回头地向前奔去。

一年的瓯话剧社生涯,让轩豪彻底完成了蜕变,他变得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喜欢和他人交流,有了逆风而行、迎霈高歌的勇气。

与轩豪相似,同为瓯话剧社成员的张子俊曾经也是一个不爱与人交流的内向男孩,因为自己身体发育慢,显得脑袋比较大,身边的同学们还会因此嘲笑他,这让他愈发自卑。即便鼓起勇气参加瓯话剧社的招新,子俊也只敢在人最少的时候敲开剧社的大门。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站在台上,没想到自己真的通过了招新面试。

成为瓯话剧社成员的子俊并不知道自己的天赋能够在舞台的哪个部分得到展现,他当过演员,但总是难以建立表演的信念感。台上的子俊举手投足间都在诠释着“唯唯诺诺”这个词,表演的效果非常不好。瓯话剧社每周两次的例会内容往往是即兴表演等训练,因为表现得太差劲,子俊在害怕被勒令退社的担忧中,熬过了一场又一场例会。

难道自己真的没有演话剧的能力吗?子俊不愿意承认自己与话剧“绝缘”,他无法遏制自己对话剧的喜爱,也无法割舍剧社的朋友们。

有的朋友问他:“既然你演不了戏,那加入话剧社有什么意义呢?”现在的子俊听到这样的疑问,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笑着反驳,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能够让自己发光发热的“舞台”——他成了话剧后台的工作人员,而这份职责,也更容易让他获得成就感。

一台话剧的呈现不仅需要台上演员卖力地演出,舞台所需的道具、服装、灯光、音效等都离不开后台工作人员的支持,有的时候,子俊还会亲手制作道具。当一场话剧结束时,台上的演员,台下的导演、编剧,后台的工作人员都会一同走到幕前谢幕。每到这个时候,子俊都会觉得自己在幕后付出的巨大心血与精力没有白费,每一次演出成功他都与有荣焉。

在子俊看来,瓯话剧社的口号最符合自己现在的职责:角儿无大小,瓯话斩破晓。无论台前台后,每一个为这场戏付出了努力的人都是角儿,没有大小之分。成为一名后台的角儿,是他在瓯话剧社最大的收获。

瓯话剧社中还有许多在戏剧中发光发热的小伙伴:热衷导演调度的卢亚轩,因为想分享快乐而主攻喜剧的陈梁,在众多兴趣爱好中发现戏剧魅力并准备参加艺考的郭旭禾……因为“角儿无大小”,所有人都在瓯话剧社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并在这里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归属感。

“这里的人和空间都充满了温暖。我们在一起熬夜、排练、强化基本功,有时也会争吵、互相揶揄,但我们心里明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呈现一台精彩的戏。”谈及剧社、戏剧与同伴时,每个话剧社成员的脸上都不约而同地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加入话剧社,一定是他们的青春岁月里尤为精彩和独特的一段经历。

瓯海中学话剧社是瓯海中学最优秀和火爆的社团之一,曾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节目的录制。从大学开始接触话剧的沈悦老师,将自己对话剧的热爱与思考带给了瓯话剧社的成员们。他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在剧社中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见证青春里的跌倒再冲刺,继续坚定地走向下一个舞台。

看了两个戏剧社的故事,你是否也对那个幕布后面的世界产生了兴趣?其實这样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不管是在戏剧社里还是在剧院中,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我们询问了几位与戏剧结缘的人,也许你能从他们的回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受戏剧、欣赏戏剧的方式。

Q:从中学到大学,你一直走在戏剧这条路上。关于戏剧,你最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是什么?

王方正(卡尔加里大学戏剧导演专业在读研究生,高中曾加入杭州高级中学钝化话剧社):中学并不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站,而是我们理解世界的重要一程。戏剧给了我们更多的视角和可能性,告诉我们看似同质的世界有着许多的不同:人与人的差异,社会与社会的差异,思想与思想的差异……而在舞台上,那些看似不可能发生的讨论却能够自由地发生。我非常希望中学阶段的同学们能够尝试走上舞台,转换视角。无论使用怎样的文本,去体会戏剧的语言,去直面被世界忽略的细节!

Q:您为什么坚持在高中校园里教戏剧?

沈悦(瓯海中学话剧社负责人、温州市话剧推广人):有一个我讲过很多次的故事:三个学生为了创作一个以屈原为原型的剧本,翻阅了几乎所有能在学校图书馆找到的有关屈原的作品和资料,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几位主创人员经历了一个类似大学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作品后来在省艺术节上获了奖,但是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三个主创学生,一个秉承对文学的钻研精神成了一位语文老师,一个保有对戏剧的创作激情成了一名电影导演,一个追随屈原的一身正气成了纪委的办案员。在舞台的虚拟空间里,我们设定了自己的故事,体验着生活的丰富和多样。这些虚拟式的体验何尝不是一次次对自我认知的探索。当我们埋头于书本的时候,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还有如此多彩的可能性,而戏剧给了高中生们一个书本外的全新世界和视野。

Q:您认为戏剧的意义是什么?

范煜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从事戏剧文学与理论研究):我们无从分辨戏剧与人生究竟谁更像谁,也许戏剧与人生本就是同一物。我认为,戏剧的魅力正体现在人生之中。方寸舞台虽可上演大千世界,展示万般人生,但世上的戏是看不完的。也许在人生中,面对某一问题,我们会因为无法摆脱时空的限制,难以得到完满的答案。戏剧恰能为我们观察世界提供另一个视角:如果我是剧中人,我该如何?戏剧虽然是相对闭合的小世界,但我们观看戏剧时,能够观照自身,品味其中的意义。人心若能入道,则天地本宽。

3474500338265

猜你喜欢

剧社话剧戏剧
话剧《坦先生》
白音和新中国剧社的往事
有趣的戏剧课
抗战时期战斗剧社的戏剧活动及其作用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演出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话剧《二月》海报
冲锋剧社在唐县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