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中物理教学分析

2022-03-13程文耿

中学理科园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高中物理互联网+

程文耿

摘   要: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参考标准,高中物理教师需要从信息交互方式、课堂教学结构、实验教学效果等方面入手,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高中物理课堂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以“互联网+”教育模式为背景,探究高中物理在其下的教学发展途径,为相关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中物理;互联网+;教学探究;信息技术

高中物理作为学生进一步锻炼自身物理思维能力,深入认知世界的重要课程,其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教学优化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十分关键。同时,相较于其他课程,高中物理具备阅读的抽象性与综合性,对学生物理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部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成为物理教学中的顽固问题。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拥有更多的课程教学选择,因此其具体教学优化途径,成为相关教师当下重点关注的问题。

1  改善信息交互方式

在传统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通过灌输讲解加课堂习题训练的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学习发展需求。为此,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构建新的课堂信息交互方式。例如,以往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展示,令学生在课堂问题的指导下进行思考学习,这种信息交互方式并未将信息技术优势最大化。为此,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课堂学习内容,自主制作课件或微视频,由教师安排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在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展示后,可转变为“学生”的身份,与其他学生一起对该小组进行提问,令其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解答。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学生自主提供信息资源并利用其进行知识讲解的模式,能够为学生创建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 1 ]。如在“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的课时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收集相关信息资源,并在预先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在课堂中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向班内其他学生讲解开普勒三大定律的推演历程以及简单的万有引力应用问题,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通过信息技术元素与“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课堂教学信息的交互方式,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2  改变课堂教学结构

在传统物理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结构通常是以“课堂知识导入—基础知识概念介绍—基本公式推演—公式应用训练—知识总结”为模板,而在“互联网+”模式下,教师可利用微课对其进行改善[ 2 ]。例如,在“静电力 库仑定律”的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准备相应微课资源,并将其发布在网络信息平台上,令学生在正式学习前自行观看微课视频。同时,教师可针对微课视频内容与课堂教学目标,为学生布置相应课前学习任务清单,如“点电荷与静电力的概念是如何阐述的?”“库仑定律的条件是什么?”“静电力与万有引力进行对比后,有何发现?”等,并要求学生将完成课前学习清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通过信息平台发送至教师处。教师可根据学生课前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侧重点,针对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重点教学。通过运用微课,教师可有效缩减课堂知识导学与基本知识概念介绍等环节,进而通过按照课堂知识递进顺序解答学生课前学习疑问,直接切入課堂教学重点,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提升课堂教学的精确性,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而针对课堂总结阶段,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引入思维导图工具。教师可将本堂知识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令学生仔细观察思维导图的绘制顺序与框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明确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分布,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审视自身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疏漏或疑问,在教师利用微课资源争取课堂时间的基础上,开展二次教学强化工作,帮助学生解决相应障碍。同时,教师可让学生在完成课后学习任务时,参照教师提供的微课视频资源与思维导图,结合自身课后任务完成的情况,自我分析课程学习水平,并以此为根据,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教师也可以通过收集学生课后学习的总结内容,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题库,令学生及时通过专项训练,弥补课程中的学习短板。

3  强化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具备较强的抽象性,部分学生受自身思维能力或学习基础的影响,无法及时完成转化,导致自身学习效率低下。实验教学作为教师直观展示物理现象,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过程的教学手段,其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同样具有一定的优化空间。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或微视频,将物理实验内容以动画演示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其在完成实验探究后,结合动画演示内容,进一步分析该物理实验中出现的物理现象,以及其涉及到的物理过程。与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相比,这种信息技术与实验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为学生构建“抽象物理知识—具体物理过程—抽象物理知识”的双重物理认知过程,并在其演示内容的引导下,分析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及相互影响,在提升物理学习认知水平的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物理思维模式,进一步提升自身物理的综合素质[ 3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利用信息技术,渗透物理实验研究思想,帮助学生突破章节内容的限制,以特定的物理研究思维为枢纽,将不同知识点串接起来,在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能以更高的思维层面思考物理课程内容,体会物理独具的魅力与美感。例如,教师在开展涉及“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教学活动时,可利用微课视频将高中物理涉及该物理研究方法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在掌握特定实验内容的基础上,能够以该实验为核心,及时将思维延伸至其他章节的内容中,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在学生进入物理实验全面复习的阶段,通过该教学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实验专题进行串接,也有助于学生提升实验题的解题能力,强化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为拓宽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视野,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探究精神,教师可在学生完成物理实验任务后,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对实验设计进行“改良”, 尝试自主设计创新性的实验方案,在学生完成实验设计后,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该实验研究主题下的不同实验演示形式,让学生在对比不同实验内容的过程中意识到,在确定物理研究对象不变的前提下,同样的物理实验探究主题,可能有不同的物理实验形式,在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认知水平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突破特定实验形式的思维限制。并且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变化趋势来看,学生思维灵活性是其考察重点,因此通过该教学形式,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在脱离特定实验形式后思维混乱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深化物理实验教学意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物理教学,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改善课堂信息交互方式、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强化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发展环境,促使学生在新的物理教学模式下实现全面发展,达到教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钟鸣.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途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6):44-45.

[2] 林佳,芦颖.互联网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新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9-10.

[3] 唐秋梅.“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8.

3670500338290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高中物理互联网+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