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教学医院运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以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创伤骨科为例

2022-03-12丁杰王智斌桂超朱磊陈根王峥解强李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36期
关键词:运动队导师研究生

丁杰 王智斌, 桂超 朱磊 陈根 王峥 解强 李伟*

(1.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北京 100010;2.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曲阜 273100)

随着当前临床医学和体育学的发展,专业、科室划分越来越细,运动医学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当前运动医学专业设置主要是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阶段的运动医学方向及体育学专业硕士阶段的运动人体科学方向和运动康复专业方向。当前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的体育学院大都设有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康复学,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医学院校的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也越来越多,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南京医科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医学院、青岛大学医学院等。

专业的发展,就对实习基地的要求越来越多,运动医学实习基地对研究生今后的知识水平、职业发展的影响很大,现在高校不断扩增实习基地,但也出现了部分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非教学医院缺乏对实习学生知识层面的培养。

当前研究生分为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教学医院科室齐全,能够满足两种类型研究生的教学任务,非教学医院由于科室不全、教师水平限制,不能满足专业型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是一个运动医学专科医院,由于临床各个科室不全,仅能接收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任务。运动创伤骨科是该所的一个重要科室,有硕士研究生的带教任务,但存在一系列问题,该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提出解决方案,为其他非教学医院硕士研究生的带教工作提供一点经验。

1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与运动创伤骨科介绍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业务科室主要包括体育医院和营养中心两部分。体育医院是以运动医学为特色的专科医院,主要科室包括内科系(包括内科、中医科)、外科系(包括运动创伤骨科、运动创伤外科、康复医学科和运动医学科)和其他辅助科室(包括放射科、检验科、理疗科、功能检测科和手麻科);营养中心是以运动营养为主要特色的处室,主要服务于国家队,进行营养指导和训练监控。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创伤与康复重点实验室、运动医务监督重点实验室和运动营养重点实验室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在运动医学的发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运动创伤骨科是体育医院的重点科室,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四肢关节常见运动损伤的微创与康复治疗、四肢骨折的手术与保守治疗、脊柱疾病的微创与保守治疗,等等。现在由9名医疗人员组成,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1名,康复治疗师3名;学历构成包括博士2名,硕士5名,本科2名,其中包括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已经培养硕士生8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在读硕士生4名。

由于运动医学是一门体育学与医学交叉学科,专业设置主要是在体育院校、医学院校和综合院校的体育系或者医学系。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与全国的很多院校均有合作关系,联合培养运动医学、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滨州医学院;也是多所院校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本科生的实习基地,如上述各个研究生联合培养院校、锦州医科大学和山西大学体育学院等。运动创伤骨科2名硕士生导师是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专业(医学学位)、曲阜师范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理学学位)的兼职导师,并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锦州医科大学、滨州医学院等学校联合培养运动医学硕士生。由于科室不全、专业受限,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培养方案与其他教学医院的模式尚有不同。

2 当前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方式

教学医院一般都是各个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其研究生管理机构是完善的,有专门的科教处或者科研处负责研究生的培养、教学。在教学、培养方面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管理工作

2.1.1 组织领导与管理

有负责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分管领导,并且有专职工作人员,能够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研究生学习、生活的监管。

2.1.2 规章制度

有成文的研究生管理的规章制度,有专人监管;有专门的质量监管制度,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并且能够逐年提高培养质量。

2.1.3 学位管理制度

这是对研究生最为重要的制度,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毕业论文外审、毕业答辩等环节,一个环节都不能少,是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

2.2 物质条件

(1)经费管理:教学医院的科研处均有严格的经费管理制度,专款专用,能够为课题正常进行提供保证。

(2)图书、文献查询:研究生论文写作是其研究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毕业论文相关的图书和文献查询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在教学医院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3)教学科研设备:主要用于研究生实验,完成毕业论文。

(4)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条件:研究生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是基础,只有具备此条件,才能具备招生资质。

2.3 研究生的培养

2.3.1 培养方案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专业的培养方案,还需要反映出培养目标、要求、细节等,要注重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并且要关注个体性的发展[1]。

2.3.2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合理,均有专业教师讲授,并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实验课的安排,这能为今后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基础。

2.3.3 论文书写

论文的设计与专业相匹配,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且论文一般都需要有基金、课题的支撑,对论文从最初的设计到最终成文均有明确的管理制度。

2.4 导师队伍与科学研究成果

2.4.1 导师自身条件

导师的自身条件是招生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前对导师的要求,一般需要研究生学历,更甚者需要博士学位;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需要有课题、基金,这样也能为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保证。

2.4.2 科研成果与基金项目

科研成果是评估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科研水平很重要的因素;基金项目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是教学医院专家、教授一直努力的方向。

3 运动创伤骨科运动医学研究生培养方式与存在问题

运动创伤骨科现在招收方向是运动医学、运动人体科学相关专业,如运动损伤的微创治疗、运动康复在大众健身中的应用、中西医结合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生物力学的基础研究、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等。研究生的教育背景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康复等,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指导中要根据不同专业背景进行不同的临床教育指导。

硕士研究生学习时间为3 年,需要经过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习。理论课主要是学校的课程学习,包括公共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时间一般为半年到1年;实践课主要内容是跟随导师进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实验,主要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毕业答辩3个主要部分,时间一般为2年到2年半。

下面就运动创伤骨科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制度、方式进行总结,并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3.1 培养方式与学习计划

该科室2名研究生导师的专业背景为临床医学专业,具有医学高级职称,其他临床医师为运动医学、骨科学(脊柱外科方向)、中医骨伤学3个专业,主要指导临床伤病治疗工作;3个康复治疗师专业背景为康复治疗学和运动康复,主要指导临床常见病的保守治疗与运动损伤术后的康复治疗。

3.1.1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

临床医学的学生具有医师资质,在今后的工作中主要进行临床诊治工作,其需要掌握的知识包括运动医学的所有内容,如运动损伤、运动康复、医务监督、反兴奋剂、生理生化监测、运动队医疗服务等。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运动医学全部内容,并且要学会应用到实践工作中,最终是做到为运动员的伤病服务。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虽然是学术型研究生,但其有医师资格,因此在培养计划的制订中需要注意临床实践与科研之间的合理安排,二者兼顾[2-3]。该院内的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协助上级医师的手术、收治病人,指导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出院患者的随访观察,等等。该院的医疗特点就是微创治疗和术后的康复治疗,微创手术主要包括四肢关节损伤的微创手术和颈椎、腰椎的椎间孔镜手术;术后康复的优势是有一批专业的康复治疗师“一对一”指导术后康复,这样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方式能够更早、更安全地保障患者恢复身体,重新开始运动。

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要求为,硕士毕业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能够完成膝关节镜下的关节清理术以及常见运动损伤术后的康复计划的制订。

3.1.2 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

非临床医学专业主要是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康复,这部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配合临床医生的工作,包括运动伤病的康复治疗、兴奋剂检测、生理生化等科研任务,以及运动员训练后的手法放松、理疗工作。

非临床专业学生本科阶段是理学学位,主要专业是运动康复与手法治疗,这与该院的康复特色相结合,有普通大众的治疗经验能够更好地为运动队提供服务,在运动队中总结经验又可以为普通大众更好地治疗,这种循环发展是非临床专业运动医学研究生最好的工作方式。

对非临床专业研究生的要求为,在毕业时能够指导患者进行精细的术后康复训练,并能解决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制订常见骨科慢性疾病(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运动处方以及不同运动项目生理生化监控中的注意事项。

3.2 导师负责制,并设置教学秘书

研究生导师的任务是根据学校研究生培养计划与本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培养计划的制订。导师负责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组会的召开,本科室组会每两周召开一次,研究生进行本阶段学习汇报,科研进程以及下阶段的学习目标、内容,是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对科研工作最直接的沟通,也是导师掌握学生科研水平、业务能力的第一手资料。

教学秘书的职责也是很重要的,是导师与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教学秘书的主要任务是制订详细的培养计划,全科室的医生均有带教任务,教学秘书以学校的培养计划为基础,根据各位医生专业、专长制订带教任务,并定期进行考核、汇报,根据每个研究生的特点进行下一阶段带教任务的制订、修改。

3.3 重视毕业论文的书写,积极参加专业学术会议

毕业论文的书写是研究生毕业必须要经历的阶段,也是研究生3年时间工作的总结,本科室注重研究生论文书写,包括实验设计、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和正式答辩,导师作为研究生论文的指导老师,有职责监督研究生顺利完成工作。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书写,是自身学术能力的体现,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文章书写,尤其是本专业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生毕业要求为至少发表1 篇与研究论文相关的核心文章,不包括综述性文章。

积极参加本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近几年由于疫情原因,各个学会的学术会议基本上都是线上会议,也增加了参与会议的机会,主要包括体育科学大会、骨科年会、康复医学年会、运动医学年会等。对研究生的要求是积极投稿,至少参加1次全国性会议的口头汇报。

3.4 日常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本科室的研究生导师专业主要是运动损伤的微创治疗与大众健身,导师组带教方向为运动损伤和运动康复专业,运动医学的范畴很大,因此就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4.1 导师组专业、时间受限

该科室导师组成员为运动损伤和运动康复专业,对医务监督、运动营养、反兴奋剂以及生理生化监测的知识了解比较局限,这是影响研究生业务发展的弊端所在。该科室导师重视此局限性,在带教过程中加强与其他科室、专业教师的交叉带教,互相弥补。

由于本科室导师是手术医生,导师组成员的平时任务为手术、门诊等日常工作,对研究生的关注时间就很少,这就要求研究生注重自我发展,扩大自己的视野,利用组会、导师门诊时间多与导师沟通。

3.4.2 运动队医疗服务不完善

当前大多数运动医疗服务为医疗巡诊,并不能长期驻队,这就对运动队的医疗服务工作不利,不能发现队伍的真正需求。大多数长期驻队的医生为康复治疗师,为运动员提供训练后的手法放松、伤病理疗等工作,对伤病的诊断就稍差一些,不能及时发现运动员的急慢性伤病,延缓运动员伤病的治疗,对运动员最早、最安全地重返赛场产生了一定影响。

运动队需要的是能够及时解决运动员的伤病问题,而由于各种原因能够胜任运动队中服务的医务人员越来越少,不能满足运动队、运动员的要求[4]。这就要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要侧重于伤病诊断的学习,非临床专业学生侧重于伤病康复、理疗方式的选择。

3.4.3 运动队需求与医院培养之间存在差距

运动医学的服务对象为广大运动员以及大众健身人群,运动员是服务重点,但是现在医学教育与运动队服务之间存在部分脱节,很多运动医学学生并没有运动队服务经历,没有运动队服务经历就不能成为运动医学专业医生。

运动队需要具有全面运动医学知识的人为其服务,需要了解运动损伤、运动康复、医务监督、体能恢复、运动营养、生理生化监控和反兴奋剂知识,但在运动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的研究生少之又少,运动医学专业培养由于导师的专业限制,学生几乎都得不到全面发展,这就出现了专业知识欠缺,不能完全满足运动队需求的问题,这也是运动队中复合型医疗团队建设的要求所在[5]。

4 运动创伤骨科就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该科室发现运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缺陷,学习了其他专业培养计划,在今后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增加以下几个环节。

4.1 注重临床实践前的教育,增强安全第一意识

临床医学研究生大多数无临床经验,仅经过本科阶段的临床实习,非临床医学研究生更无临床经验,这就要在进入临床工作之前,加强岗前培训,在日常工作中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事故出现。以医疗安全为第一要务,不要出现医疗差错。

4.2 加强医院各个科室间的沟通

该所运动医学各个专业较完善,包括运动损伤、运动康复、医务监督等临床科室和运动营养中心,运动医学临床科室间的合作已经步入正轨。培养方案中,每个临床科室均有2 个月左右的实习时间,从而开阔视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更好地为运动队及广大健身人群服务。

4.3 加强相关单位间的交流

该院临床科室尚能满足运动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需求,但运动队医疗服务还包括生理生化监测、运动心理干预、反兴奋剂知识等专业知识。为解决这一问题,该院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包括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等单位,为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

中医治疗是运动队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针灸(电针、艾灸等)、手法治疗,该院还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相关科室合作,增加中医药在运动队服务中知识的培训。

4.4 增加运动队学习时间

运动医学终极目标是为运动队提供完善的医疗保障,在研究生实习期间,尽早进入运动队,为运动员提供医疗服务,了解运动队中的医疗需求[6]。

该科室现在服务的国家队有国家男、女橄榄球队,国家男、女手球队,国家赛艇、皮划艇队,北京体育大学二七基地中的各个冬季项目,为广大运动医学专业学生提供广阔的实习机会。在今后的运动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要加大运动队服务时间,尽早接触运动队,为毕业后的运动队医疗服务奠定基础。

4.5 提升阅读能力,注意交流沟通

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基本要求就是完成研究生论文,但仅仅以书写硕士论文为最终目标,硕士研究生的视野就显得比较狭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增加阅读量,开阔视野。

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如中国骨科年会、康复医学年会、运动医学年会、体育科学大会等,积极投稿、口头发言,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近2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下会议骤减,越来越多的会议改为线上开展,这也为研究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

4.6 加强院企合作,增加就业机会

运动医学研究生毕业后的工作单位并不一定是运动队,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去各种体育相关的机构,如体能康复中心、大众健身中心、体育局相关企事业单位等[7]。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知识范围和见识的增加,为毕业之后进入各个企业做好准备。

同时,要转变观念[8],加大与体育相关部门、健身机构等单位的联系,为运动医学研究生的就业提供保证。

5 结语

综上,非教学医院在研究生培养、带教中会存在一定的狭隘性,但经过几年的发展,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每个非教学医院的带教要体现自己的专业性、个体性。

随着当代医学的发展,非教学医院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研究生带教任务也会越来越多,非教学医院的专家、领导要重视科研,重视研究生的带教任务,这会对医院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非教学医院在今后的研究生教学中,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必定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运动队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V eraW an g
导师榜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江苏省职业学校啦啦操运动队训练现状分析*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