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节约美德 争做节粮卫士

2022-03-11乔娟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

【关键词】珍惜粮食;勤俭节约;主题班会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95-0060-02

【作者简介】乔娟,江苏省常州市新闸中心小学(江苏常州,213012)教师,一级教师。

一、教育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为优越,挑食、浪费现象严重。基于此,我设计并开展了此节班会,旨在引导学生感知粮食的来之不易,体验劳动的艰辛,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二、教育目标

认知方面: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认识到节约粮食的意义和重要性。

情感方面:激发节约粮食的内在动力。

行动方面: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参与光盘行动,把勤俭节约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活动准备

教师方面:准备稻谷、玉米、红薯、黄豆、土豆等实物材料,制作PPT,搜集相关视频资料。

学生方面:收集有关粮食的资料,调查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四、实施过程

(一)原来是你,认识粮食

1.问一问:美味早餐大变身

教师提问:你们早餐一般吃什么?美味的早餐是由什么做成的?

2.认一认:粮食知多少

各小组分发神秘粮食,小组成员进行辨认。猜对小组获一颗星。

PPT展示粮食作物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问一问”“认一认”环节,加深学生对粮食的认识,导入班会主题。

(二)深读人物,感悟“粮”心

教师:说到一粒米,我们一定会想到一个人。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请大家说说对袁隆平爷爷的认识。

1.看一看

PPT出示袁隆平资料包。

2.读一读

学生上台分享袁隆平语录。

3.说一说

教师:通过以上资料,袁爷爷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组内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然而,袁爷爷和他的团队从未停止探索。看,又有了新的突破!海水稻种植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让梦想照亮现实。这就是一颗稻谷里的中国心!这正是民族自信!

【设计意图】通过袁隆平的事迹,激发学生对粮食的爱惜之情,更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劳动体验,感受艰辛

教师:我们认识了各种粮食,那么这些粮食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

1.看一看

播放视频《一粒米的旅行》。

教师:粮食到底是怎么种出来的?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2.理一理

教师出示《一粒米的来信》。

小米粒:为了让大家对我有更深的了解,我作为一粒米代表要来考考大家。哪个小组能够把我的种植过程理清楚,就能得到一颗米粒星。

学生梳理种植过程,说明原因。

3.做一做

教师:恭喜你们成功完成挑战。不过,劳动过程可是很艰难的,就拿插秧来说,必须掌握很多技术要领才能插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道具,我们来现场体验一下插秧吧!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小组代表分享活动感受。

教师:今天,我们只是简单模仿了插秧,真正的插秧还要头顶烈日、脚踩泥塘。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發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粮食的种植过程,体会“粒粒皆辛苦”的不易。

(四)关注浪费 厉行节约

教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是,在我们的身边却出现一幕幕令人痛心的现象。请看第四小组拍摄的图片和统计的数据。

1.看一看

PPT出示图片表格:学校食堂的浪费现象。

教师:你们有没有浪费粮食的情况?看到这些图片和数据,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

2.论一论

学生组内讨论以下问题,小组代表上台分享观点。

(1)小李只喜欢吃肉,把素菜都倒了。

(2)小王觉得今天的苹果不好吃,咬了一口就丢了。

(3)小张吃自助餐,心想反正付钱了,便拿了很多菜,最后还剩下很多。

3.想一想

教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哪些小细节做起,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呢?

学生组内讨论,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4.读一读

教师: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一些节约粮食的小窍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不攀比,节约荣。不剩饭,不剩菜。见浪费,勇制止。不偏食,不挑食。惜粮食,不乱倒。告亲友,要节约。

5.写一写

学生组内讨论,写节粮标语。

教师小结:任何一种粮食作物都像小小一粒米那样来之不易,需要付出许多汗水和精力才能获得。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老师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一名小小监督员,提醒每一位家庭成员爱惜粮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并反思日常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激发其节粮的内在动力,将勤俭节约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

五、班会反思

如何让学生通过实践,切身体验劳动的辛苦和食物的珍贵,增进学生对粮食的情感,进而形成节约粮食的习惯,是本节班会实施的重点。学生因为不了解一盘食物从田间地头到烹饪上桌需要经历多少个复杂环节和辛苦流程,不理解粮食生产的不容易,所以才会产生浪费的行为。只有让他们通过劳动体会农人的辛劳、感恩家人的辛苦,才能更珍惜劳动成果。课后,我准备开展“我的拿手好菜”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爱惜粮食,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这对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具有非凡的意义。当然,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循序渐进、家校配合。家校都要有信心和耐心,多给孩子鼓励和引导,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做到光盘、做到珍惜粮食,学生自然在耳闻目睹、潜移默化中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
用主题班会引领学生走向高考
友善价值观在高三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渗透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提高初高中衔接期主题班会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高校主题班会的优化设计及其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在主题班会中的创新应用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
巧用主题班会,开展德育教育
将社会实践活动融于主题班会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