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得人生之风味雅事

2022-03-11周静怡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水流林语堂风味

周静怡

北宋赵恒《劝学诗》中写道:“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几句诗道出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古往今来的人虽然所处环境不同,但都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阅读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的《读书的艺术》,看看他对读书有哪些特别的认识和理解。

美文在线

读书的艺术

林语堂

读书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

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纵使那是一本关于现实事情的书,亲眼看见那些事情或亲历其境,和在书中读到那些事情,其间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在书本里所叙述的事情往往变成一片景象,而读者也变成一个冷眼旁观的人。所以,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

据我看来,关于读书的目的,宋代的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一个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

依黄山谷的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他在写作中也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

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

我们智能上的趣味像一棵樹那样地生长着,或像河水那样地流着。只要有适当的树液,树便会生长起来;只要泉中有新鲜的泉水涌出来,水便会流着。当水流碰到一块岩石时,它便由岩石的旁边绕过去;当水流涌到一片低洼的溪谷时,它便在那边曲曲折折地流着一会儿;当水流涌到一个深山的池塘时,它便恬然停驻在那边;当水流冲下急流时,它便赶快向前涌去。这么一来,虽则它没有费什么气力,也没有一定的目标,可是它终究有一天会到达大海。所以,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

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的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一切好书重读起来都可以获得益处和新乐趣。

(原文有删减)

文字解码

选文依次论述了读书的好处、读书的目的、怎样读书三个问题,带领读者一步步加深对“读书的艺术”的理解,行文紧凑,逻辑清晰。同时,这篇文章语言既通俗易懂,又形象具体。例如,用树在树液的滋养下会生长、水顺势终会流入大海来阐述“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一观点,耐人寻味,秉持了林语堂散文一贯的风格特点。

分层作业

作业1:金句精摘

搜集古今中外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分类整理到你的摘抄本上。

作业2:邀你练笔

从小学到初中,你一定读过不少书,有一口气读完的,有硬着头皮断断续续读完的,有只开了个头便就此搁下的……无论如何,只要喜欢并坚持读书,它都会在无形中给你带来积极影响。请结合你的阅读实际,谈谈你对读书的认识和理解。

猜你喜欢

水流林语堂风味
去露营吧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百年风味“花”开万家
八方风味,美酒润佳肴
风味人间
神奇的水流
杨祖基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春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