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白胶囊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病临床观察*

2022-03-09吴燕燕蔡而玮许圳鹏张倩倩

光明中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黄白病患者中医药大学

吴燕燕 蔡而玮 许圳鹏 张倩倩

痔病在肛肠疾病中发病率可达87.25%[1],其发病人群无明显特异性,男女均可患病,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2]。静脉曲张学说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直肠黏膜和肛管皮肤下的痔静脉丛发生瘀血、扩张、弯曲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而形成[3],而久坐、长期站立均可导致静脉丛发生静脉曲张。便血、肛内肿物脱出、肛门疼痛、异物感、瘙痒等均是本病常见的临床表现[4]。药物治疗是痔病常用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治疗痔病方面具有独特疗效。黄白胶囊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制剂室根据陈民藩主任医师经验方研制而成,口服应用于痔病患者。本研究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对口服黄白胶囊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98例湿热下注型痔病患者,均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中,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18~65岁,平均(44.20±3.80)岁;病程平均(6.86±0.52)个月。对照组46例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18~65岁,平均(45.60±3.60)岁;病程平均(6.56±0.68)个月。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5]中内痔、混合痔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6]中痔病湿热下注证的辨证标准。中医病名诊断:内痔病和混合痔病。中医证候诊断: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还纳或手托还纳,日久则还纳后复脱,可无便血。或肛缘肿物隆起,灼热疼痛或滋水,便干或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内痔、混合痔和中医湿热下注证的辨证标准;②年龄18~65岁的患者;③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④本次发病后未使用过其他治疗痔的药物;⑤同意接受本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①痔病合并肛周脓肿、肛瘘、直肠息肉、直肠恶性肿瘤或肠道感染性疾病;②痔病临床症状只有脱出,而无便血症状;③对水杨酸等过敏;④合并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癫痫及精神病患;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便溏。

1.5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黄白胶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生产,每粒含量0.3 g),每次4粒,每日3次,连服1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肾上腺色腙片,每次5 mg,每日3次,疗程同治疗组。

1.6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法,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便血、脱出、痔核数量和痔核黏膜形态,积分为以上症状的积分之和[7,8]。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7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治愈:治疗后积分值较治疗前减少75%以上;显效:治疗后积分值较治疗前减少50%~74.9%;有效:治疗后积分值较治疗前减少25%~49.9%;无效:治疗后积分值较治疗前减少不足25%。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和7 d,试验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湿热下注型痔病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例,

2.2 临床疗效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湿热下注型痔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痔病的本质是来源于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屈曲、扩张的静脉丛[9]。由于此处的静脉丛无静脉瓣,因此静脉血回流存在困难。同时,长期久坐、久站、长期便秘或不良排便习惯等均会加剧此处静脉血的回流,从而导致血液瘀积、静脉扩张而产生痔病。排便时,腹部压力增大,肛周静脉丛的压力亦会加大,加重痔病的症状。同时,痔病位于肛周,增大粪便排出的阻力,从而导致排便费力,腹压增大,加重痔病的症状。中医学认为,痔的发病是外邪、饮食、情志、过劳等因素导致脏腑失调、湿热下迫、瘀血阻滞等所致[10]。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陈民藩教授认为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气候多湿多热,易感外湿;饮食多肥甘厚腻之品,易生内湿。因湿性重浊,常先伤于下,故痔病多因湿而发,湿与热结,下注肛门,气血纵横,经络交错而发,故痔病多为湿热下注型。黄白胶囊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院内制剂,正是陈老基于湿热致病理论研制而成,被广泛应用于痔、肛裂、实热型便秘及肛肠病术后等疾病的治疗[11],应用历史悠久,临床疗效肯定。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及7 d时2组的评分显示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黄白胶囊成分为:大黄、黄柏、白芷、鬼针草、地榆、侧柏叶、甘草。本方用大黄、黄柏苦寒迅利之品,苦能清热,寒能燥湿。且黄柏功擅清利下焦湿热,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伍黄柏则令湿热瘀滞由大便而去,并能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二者合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显著,痔病之源以除,共为君药;热盛迫血妄行,血不循经而便血,以地榆之苦酸,侧柏叶之苦涩相配,凉血止血。白芷辛温香燥,祛风泻湿,消肿止痛,助君解毒散结,用为臣药;鬼针草助君臣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为佐药;炙甘草甘温和中,防寒凉太过,同时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消肿止血之效,使湿热得解,肿痛得消,便血得止,瘀血得除,但以清利湿热为主。

黄白胶囊组方成分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缓解黏膜低氧状态,清除自由基,抑制炎性反应等[12]。川黄柏醇提取物具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影响炎症介质的产生和抗氧化作用有关[13]。地榆能上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的表达以发挥止血作用[14]。侧柏叶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止血等多种药理作用[15]。综上所述,黄白胶囊治疗痔病出血的机制可能与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关。

综上所述,黄白胶囊能有效改善湿热下注型痔病患者的便血和脱出症状,改善痔核黏膜形态,显著降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黄白病患者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辉县“绿红黄白”四大产业蓬勃发展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黄白黑漂流记 真假玩家
形神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