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私营企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成因分析

2022-03-09胡茜

现代企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企业主私营企业道德教育

胡茜

我国私营企业涉及到的业务领域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吃穿住行。私营企业经营运行过程中的道德行为对社会影响巨大,从我国私营企业道德状况入手,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是研究私营企业道德教育的基础。

一、我国私营企业道德现状

1.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道德状况来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较于国有企业而言,由于国有企业直接由国家来管理,其思想政治工作易于实施,发展方向有着坚实的保障。并且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国有企业的道德建设,国有企业员工道德素质的培训强度更大,在员工的道德素质培养方面投入的资源更多,而道德教育在私营企业的重视程度相较之下就微乎其微了。第二,以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基本道德观念方面来衡量,私营企业的道德意识水平略逊于国有企业。较于社会利益,大部分的私营企业主和员工认为个人利益凌驾于其之上。

2.我国私营企业中不同职能层次的员工的道德状况。企业人员的职能不同,其道德选择的侧重点也因有所不同。可以将企业员工大致分为三类,高级管理者、普通管理者(包括中层、基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包括一般员工、技术人员、临时工、其他人员等)。对于一些基本的道德内容,例如艰苦奋斗、忠诚、诚信,他们在选择上都是一致的。但当真正面临利益冲突时,不同层次的员工在行为上又有一定的差异。

3.我国私营企业与员工及内部员工之间的伦理关系的状况。就企业和员工的关系而言,企业人员具有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但具体到行为却非时时处处遵循忠实、诚实等原则;从企业人际关系来看,大多数企业的人际关系良好,公司事务的知情权和决定权由“少数人”掌握,使得事务性工作缺少透明度少;凝聚力偏低;企业内部管理紊乱,领导者作风出现腐败、消极怠工等问题。

4.我国私营企业的组织结构状况。由于家族式管理是私营企业管理采取的通行做法,所以在私营企业制度层面也能体现其道德状况。虽然我国现在大力提倡采取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但由于私营企业投资方式以及资金来源与国有企业有者较大的不同,这一制度变革在私营企业中变得尤为困难,尽管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也已经建立,但只仅仅停留于形式,不具备实际的职能。并且在尝试引入的过程中,由于道德素养的不足,也会出现职业经理人欺骗行为的问题,于是仍然采取家族式的管理,企业管理人员的任用采取“任人唯亲”的方式。

5.我国私营企业道德建设状况。当前,我国私营企业道德建设尚不完备,还无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相应的道德体系也尚未构成。我国私营企业道德缺失事件的频发,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社会影响迅速扩大,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稳定:许多私营企业的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损害了消费者的财产还危及健康,甚至丧失性命。私营企业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只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可持续发展,这种只重视量和速度的低水平发展不仅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也在社会稳定上造成极大的危害。

二、我国私营企业道德教育的特殊性

针对我国私营企业所存在的问题,想要把握这些问题的成因,就要理解私营企业道德教育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教育对象、教育环境,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研究企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首先就要弄清楚区别于其他德育的方方面面。

1.私营企业道德教育特殊的研究对象。道德教育是个体获得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领域。在道德教育中,存在三对矛盾关系,即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矛盾、生活与心灵之间的矛盾、责任与自由之间的矛盾。其中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矛盾是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根本矛盾,道德教育的作用对象是人,这里的“人”不是复数,因而用“个体”来表述。在我国,道德教育中社会与个体的关系十分复杂,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关系,从而可能为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提供切入点。就广义的道德教育研究对象而言,私营企业道德教育研究的领域是私营企业人员的思想,并且是偏重于其职业道德方面的研究,因此私营企业思想政治的特殊研究对象是私营企业管理者,以及工人的职业道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对私营企业进行道德教育的规律。

2.私营企业道德教育的对象。私营企业道德教育的对象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私营企业主、企员员工,这两个教育对象,由于其在企业中的地位、职能不同,对其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私营企业主即私营企业的投资者和所有者。私营企业主阶层是私营经济的人格化,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应地也得到了快速的成长。私营企业主普遍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组织对其的约束程度也不高,获得思想教育的机会很少。私营企业主是私营企业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这是由其在企业经营运行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特殊职能所决定的。企业主是企业行为的最终决策者,并且对于企业员工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企业主崇尚什么,整个企业也就表现着崇尚什么;企业主注重道德教育,整个企业的道德素养都会有所提高。

私营企业員工是私营企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对象,占其教育对象的绝大多数。私营企业员工可以划分为高级管理者、普通管理者和普通员工,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私营企业员工在企业主的价值引导下,也难以避免产生价值观上的偏差,认为企业只要经济效益好,能够赚钱就行。对于其在企业经营运行参与的权利漠不关心,主人翁意识薄弱,这也就直接造成了企业主在经营过程中的绝对权威,员工只是一味地服从利益的驱使,对企业未来发展无动于衷,在社会上也掀起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风气。

三、私营企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

通过以上私营企业道德教育特殊的研究对象、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的论述,可以清晰地了解私营企业出现德育问题的责任主体以及客体。对于分析其成因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1.私营企业道德教育环境不充分。对于私营企业而言,德育环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由政府管控下的社会环境与企业营造的具体环境,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两方面都存在着不充分的问题。从政府管控的社会环境而言,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建设尚不完善,给了私营企业在经营运行的过程中不合乎道德行为的可乘之机,事实上私营企业在发展进程中本来就享受着国家有关政策的补贴与扶持,但为了谋取更大利润,各种不道德的企业行为屡见不鲜。由于我国关于私营企业经营运行的法律法规尚不明确,政府没有权利对企业直接进行处罚,并且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私营企业道德素质的提高,滋生了不良企业。就私营企业营造的具体环境来说,私营企业管理者过分关注经济效益,对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执行力度不到位。企业文化准则的设定不完备,对于准则的建设的态度也过于松散,只是将其看作是一个空壳,仅仅是应付上级检查建设的形式。在私营企业,较国有企业来说,很难设置专门的监督人员和管理部门来负责监管企业文化的建设,其文化建设更容易流于形式。

2.私营企业道德教育对象“无心无力”。企业主以及企业员工都属于私营企业道德教育的对象,但无论从企业主还是员工来看都缺乏某类必要的道德品质,他们既“无心”也“无力”实现社会所需的道德水准,使得企业主的价值取向功利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滞后。改革开放以后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政策支持,宽松的发展环境,由此也产生了许多通过不规范操作或是投机行为致富的企业主。而他们所关注的仅仅是钱而非事业,忽视企业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这些缺乏道德的理念同样也束缚了他们的发展。私营企业较之国企,在其日常工作中虽然都是包含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但由于这项工作也相应地需要人力、资金去完成,往往在实际工作中严重“缩水”,很容易造成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脱轨于社会要求。对其特殊的责任主体,即私营企业员工而言无法获得有益的道德信息。目前,我国私营企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建设和队伍建设还未形成系统性的体系,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职责不明,监察不严,效果不良。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私营企业道德建设由国家领头开展,为人民服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等都在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私营企业的经营。但私营企业道德教育缺乏完善的机制体制监管,私营企业的道德教育完全依赖于私营企业主的文化素养,在私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出现违背道德、违反法律的事件。就现状而言其道德缺失问题存在于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以及企业组织结构上,针对其特殊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分析,掌握私营企业道德教育的缺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规避私营企业做出损害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才能充分发挥私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企业主私营企业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印染企业主私设暗管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移送行政拘留案
法学院哪家最强
私营企业漏缴工会经费现象应引起重视
十八大以来新生代民营企业主统战工作的思考
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渠道的选择偏好及效用分析
我国目前有多少“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