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师,我也会爬树了!”

2022-03-09张红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爬树小熊孩子

张红

故事缘起

在我们幼儿园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湖泊叫作花神湖。每逢春夏之际,湖中野鸭嬉戏,湖边柳树成行,还有百草花香和形似手掌、枝如大伞的百岁香樟树,前来欣赏和游玩的人们络绎不绝。一个与城市相融的花神湖,不仅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是孩子们学习与发展的体验场。在一个鸟语花香的周末,中一班的孩子们如约来到花神湖公园,开启了一次自然探访之旅。孩子们奔跑在草地上,行走在湖边的石墩间,穿梭在绿植花丛中,他们感受、发现、记录……等大家分享交流时,我发现他们谈论最多、最兴奋、最想玩的却是爬树。

天天:我想爬树,我和乐乐抱住大树的样子就像蜥蜴一样,特别好玩。

媛媛:我也想爬到树枝上,这样就可以看到对面的科技馆了。

多多:爬到树上的时候,我应该能看到我们小区,还有马路上的汽车。

君君:我也想學爬树,就像小鸟一样,我们可以在树上建一个小木屋,在里面玩游戏。

……

爬树前要做哪些准备?

孩子们最想玩的竟然是爬树,这是我们原先没有预料到的。可以让他们爬树吗?如果可以,该怎么带领他们去爬?如何保证他们的安全?家长会支持吗?带着这些疑问,我和搭班老师对爬树活动进行了梳理与判断,一方面,该活动满足了孩子们的兴趣,能有效锻炼他们的肌肉,促进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发展;另一方面,爬树过程可以培养他们勇敢、坚持以及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之后我们又与家长做了沟通,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于是这段时间,我先让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自主爬树,初步体验爬树的过程和感受。我也没有急着在全班推进这项活动,而是采用“钓鱼”策略,每天利用餐前故事时间有意识地请几个孩子分享自己爬树的经验。从“想爬树”到“学爬树”再到“要爬树”,这件事慢慢地在班级“发酵”,最终变成全班孩子共同的兴趣和话题。

于是,每天放学后,孩子们经常结伴在幼儿园外和小区里找各种树爬。很快就有孩子兴奋地跟同伴分享自己爬上树的成功经历,还有的在爬树过程中知道了一些不让身体受伤的方法,总结出爬树前需要做的准备。琪琪说:“我们要穿长衣服、长裤子,这样就不会受伤了。”小熊说:“我试过了,要穿有钉子的鞋,这样爬树的时候就不会滑下来。”豆宝说:“要穿运动鞋才能爬。”多多说:“树皮戳得手疼,奶奶给我戴上手套就不疼了。”……  有的孩子兴奋地表示自己已经可以成功爬上树,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家人的帮助下站在了树丫上,还没有真正掌握爬树的方法和技巧。不过我们并不着急,让孩子们对爬树产生兴趣并在练习中积累爬树经验更为重要。

什么样的树才适合爬?

几天后,有三四个孩子陆陆续续拿着自己爬上树的照片向大家报喜:“我爬上树啦!我会爬树啦!”这样的讯息总会引来其他人的羡慕和围观,但也有一些孩子默不作声,似乎已经失去了爬树的兴致。昔日高涨的热情这么快就消退,多半是因为爬树对孩子来说挑战太大。为了深入了解原因,我们结合日常观察走访调查,发现有的孩子在一次次尝试中摸索出哪些树容易爬,有的孩子则因为手部肌肉力量弱或四肢不协调等原因没尝试几次便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此外,还有个别孩子对爬树的兴趣没有被燃起。

了解到不同孩子对待爬树的态度及原因后,我们便组织了一场分享会,帮助成功的孩子梳理爬树经验,同时让还没成功的孩子有所启发,再燃起他们对爬树的热情。于是,我们一方面在班级中播放孩子们爬树成功的照片和视频,另一方面请他们说一说自己爬的哪种树,这些树都有哪些特点,是怎么爬上去的。小熊第一个站起来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我爬的是幼儿园门口的桃树,只要手抓紧树枝,脚用力蹬就爬上去了,很简单的。”乐乐说:“我不知道是什么树,它很矮,但是有很多树杈。”多多说:“大的树不能爬,我们抱不起来。 ”小雨听完多多的话,也说:“对!太小的树也不能爬,它们还是树宝宝,爬上去会把它们压坏的。”

低矮的树怎么爬?

通过这次分享,孩子们相互交流了很多爬树小技巧,一部分人又开始对爬树跃跃欲试。这段时间,孩子们经常利用放学时间在家人的陪伴下尝试爬树,几乎每天都有孩子向我们报喜:“老师,我也会爬树啦!”为了保持孩子们对爬树的兴趣,我们每天在餐前的分享环节,邀请不同孩子上来分享自己的爬树体会。有一天,天天苦恼地提出了疑问:“我爬的就是低低的、矮矮的树,可为什么就是爬不上去呢?”小熊听到后,热情地说:“天天,要抓紧树才能爬上去。”天天说:“我是抓紧了呀,就是没有成功。”花生听完天天的疑惑,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爬树的时候感觉自己手没有劲,手好疼。”

看来,这是很多孩子都会遇到的难题。尽管最近他们对爬树经验的交流很频繁,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有一些难题需要在实践中解决。于是,我带孩子们走到幼儿园门口的桃树下,请小熊给大家做现场示范。动作灵活的小熊抱着树干轻轻一跃,两三下就轻轻松松爬上去了,他的成功也迎来了现场孩子们热烈的掌声。然而其他孩子尝试的时候还是出现了困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请小熊再做一次示范,并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他的每个动作,还将动作分解并用语言给孩子们提示:“手要先抓紧树枝,接着双脚再钩住旁边的树杈,然后肚子、屁股要用力向上挺,最后翻一下身爬上树。”带着小熊的爬树秘籍,孩子们按捺不住纷纷再去尝试,半个多小时以后,有4个孩子成功爬上了小树。

怎样才能爬上更高一些的树?

几天的练习下来,班上大部分孩子对于爬低矮开杈的树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他们对爬树的信心也大大加强,有的已经开始挑战难度更大的树了。很快我们发现,遇到稍微有一定高度或开杈处超过自己身高的树,孩子们爬起来就有些困难,因为这需要动用手臂力量和手脚的相互配合完成,而且十分考验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班上目前只有媛媛、小宇和小熊能够做到,大部分孩子由于手部力量不足且缺少锻炼,很难完成这个挑战。在又一次的经验分享活动中,爬树高手媛媛跟大家分享了她爬得又快又稳又高的经验,原来她经常放学后在小区的游乐区玩耍并抓握单杠,这些游戏锻炼了她的手臂力量。可是幼儿园里没有单杠,只有攀登架、平衡杆以及一些大型玩具,那怎么办呢?

媛媛结合自己的经验最先想到了办法:“攀登架那里有一个一个的杆子,我们可以抓住它,脚抬起来。”受她的启发,其他孩子也开始寻找合适的器材。小胖说:“我记得滑滑梯上也有一个杆子,我们也可以抓住它锻炼。”乐乐环顾了教室四周,说:“这里有一个柱子,我们可以抱住它,就像小猴子一样。”……孩子们很开心能找到练习爬树技巧的好方法,可新问题伴随而来:在晨间锻炼时间,其他班的小朋友也经常跑来玩这些运动器械或玩具,有些人由于来得晚没有玩几次就到结束时间了。面对这个情况,孩子们纷纷思索着如何解决。乐乐说:“我要早一点来幼儿园,这样就可以第一个玩攀登架了。”飞飞说:“下午起床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去玩滑滑梯。”小宝说:“我们可以和大二班小朋友商量,大家轮流玩。”媛媛想到曾经看过的绘本《国王生病了》,想了想说:“我们可以定一个运动计划,就像国王一样,每天练习。”制订运动计划?媛媛的提议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大家商量一番后决定,邀请好朋友组成晨间运动小组,根据兴趣和喜欢玩的游戏商定出一周的运动计划,每组錯开时间使用运动器械和玩具。

孩子们还通过询问家长、查阅资料,了解到多种锻炼臂力的方法,比如跳绳、拍球、掰手腕、抱膝跳,还有举哑铃(孩子们自己想办法用小油壶、饮料瓶做的)、俯卧撑、爬单杠等。看到孩子们对爬树的决心和热情,我一方面发自内心地感叹他们对爬树的毅力,另一方面也积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下合理锻炼。

集体“爬树日”  带来的新问题

随着爬树的成功体验越来越多,孩子们由最初的自主体验爬树逐渐变成相约好朋友一起爬树,并相互交流各自的爬树经验。有一天,孩子们萌生了想要集体去爬树的想法,经过讨论,每周四便成了我们约定的“集体爬树日”。孩子们吸取之前的爬树经验,提前准备好了长衣长裤和运动鞋等,在爬树前更换。就在孩子们迫不及待地从柜子里取出衣物开始更换时,他们发现新的挑战来了:有的孩子上衣脱不下来,有的不会扣纽扣,有的把脱下的衣服扔得到处都是,还有的找不到刚刚脱下的鞋子……教室里也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喊声:“老师,我不会穿上衣。”“老师,我不会叠衣服。”“老师,╳ ╳ ╳ 坐了我椅子。”……各种状况频出,让我们应接不暇。由于这是孩子们第一次独立换全部的服装,他们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换衣服、找衣服和收拾衣服上,爬树活动不得已只能延迟。这次意外的经历让孩子们对自理能力有了进一步认识,他们开始积极商讨解决办法,最终达成了共识:不会穿脱衣服的人要自己多多练习,在换衣服的时候好朋友可以相互帮助,最后记得将换下来的衣服和鞋子叠整齐摆好在自己的椅子上,从而为爬树活动赢得更多的时间。

我们还要继续爬树吗?

这段时间,班级中关于爬树的话题总是此起彼伏。小熊和媛媛等爬树水平高的孩子,时常在放学后去花神湖公园找各种各样的树爬,但也有一些没有掌握爬树技巧的孩子开始对爬树敬而远之,还有一部分女孩子每到“爬树日”便找各种理由推脱,比如害怕碰到树上的蚂蚁,担心自己的衣服脏掉等。孩子面对一项比较有挑战的事情时出现退缩、畏难情绪是意料之中的,那么集体爬树日活动还能顺利进展下去吗?我决定围绕“要不要继续学爬树”开展一次班级辩论会,听一听孩子们的真实想法。

糖果首先发表了自己的着法,认真地说:“我们要继续学爬树,因为我们已经会爬很多小树了,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瓜瓜听到后,认为:“我不想学爬树了,很累,有时候手还会划破。”天天:“你可以像我一样戴上手套,再坚持一下。”帆帆也说:“我不想爬树了,树上有很多虫子,还有黑黑的脏东西。”糖果不想让大家放弃,说:“小虫子也是在练习爬树呢,这样它就不会在下雨天被水冲走淹死。黑黑的是树皮,爬完树洗手就可以了,你要勇敢一点。”媛媛也附和道:“我就是每天练习啊,我每天还要弹钢琴呢,你看我现在都能爬很高很高的树了,就是要多练习,不能怕累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辩论着,纷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有退缩意愿的孩子分享自己克服困难的办法。渐渐地,继续挑战爬树的观点占了上风,几位原先不愿意爬树的女孩子也决定再给自己一些尝试的机会。

爬树,还可以怎么玩?

就这样,在我们不断支持和帮助孩子们总结爬树经验的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勇于挑战,爬上更高一些的树。然而还是会有小部分孩子几经尝试,仍然进展不大。到了集体爬树日,他们会悄然选择放弃,有的徘徊在树边,有的会主动向我们求助:“老师,我爬不上去很难过,你能帮帮我吗?”感受到这些孩子想爬上树但又没办法做到的急切心情,我们想了多种办法,希望他们也能体会爬上树干的成就感。于是,我们请保安叔叔编了几条辅助上树的手拉绳,还在枝杈较高的树上绑上粗粗的蹬脚绳,在旁边放置了高椅、梯子、攀登架等辅助工具。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给树枝悬挂各式礼物、在树干画上一条线等方式鼓励孩子们爬过线、摘取礼物,用多种方式激励他们挑战自己,并在爬树过程中找到更多乐趣,从而获得由爬树带来的成功与愉悦体验。

分享我的爬树故事

爬树带给孩子们很多美好的故事和回忆,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本记录册,请他们将自己在爬树过程中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发现的好玩、有趣的事情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并请家长帮忙用文字写下孩子们当下的感受和想法。有的记录了自己和同伴爬树的瞬间,小宇说:“我和乐乐、琦琦、果果一起爬树的时候,乐乐爬不上去,我就在下面用手推他,他抓住了一根小树杈,使劲地往上爬,琦琦、飞飞还有果果都在为我们加油。”媛媛说:“我和乐乐、天天一起在幼儿园旁边的那棵玉兰树上爬树,乐乐爬树的时候就像小猴子一样,我和天天都要笑晕啦!”有的记录了在爬树过程中对自然的发现,花花说:“我们爬树的时候发现了三只蚂蚁也在爬,它们应该是蚂蚁的一家,它们爬得很快。 ”糖豆说:“我爬树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小蜗牛,我们还发现每棵树的树皮是不一样的。”

经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有了更多机会去接触大自然,也在与同伴的互动交往中收获了友谊和快乐,更在一次次艰难尝试和不懈努力、不断调整,从而一点点获得进步的爬树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就感和对自我能力的确信。

教师的话

我们前期在对花神湖这一自然资源进行调研时,预设了“各种各样的植物”“保护水资源”等活动主题,但当孩子们真正进入大自然展开自由探索,他们的关注点和兴趣似乎已经完全脱离了我们“预设”的轨道。当我们了解到孩子们最想玩的是爬树时,内心难免有些惊讶,随即便静下心来再次对“花神湖”的课程资源和爬树活动隐含的教育价值进行梳理与判断。在孩子们一次次爬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爬树不仅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帮助他们锻炼大肌肉、小肌肉的力量,促进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发展;还十分考验孩子们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学会发现和建立自己与外界风险的安全边界,培养对危险的预判和控制能力。

在爬树活动中,我们不仅赢得了家长在家园共育观念上的认同及对活动的支持,也看到了孩子的力量。他们从萌生爬树的想法,到真正去体验实践,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和成功,但也收获了努力和坚持,在不断想要放弃以及在同伴的鼓励和帮助下进步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坚持和不放弃的意义,最终大多数孩子都实现了爬树的愿望。我相信,当孩子们爬上树的那一刻,内心的力量也同时被唤起,他们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而这段经历也成为他们不可磨灭的童年记忆。

猜你喜欢

爬树小熊孩子
牵牛花爬树
小熊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一只不会爬树的小猴子
可爱的小熊
狗为什么不会爬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