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公众环保意识与环保参与行为调研

2022-03-09巨雅欣

现代企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众重要性

巨雅欣

时至今日,改革开放水平深化,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等问题随即产生,与此同时,公众对于环境意识关注逐步提高,环保开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因其独特的宣传策略和干预方式,环保组织脱颖而出。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对环境机构本身管理机制的分析,对公众参与环保组织活动的相关行为缺乏研究。本研究基于以上认识,通过问卷形式并以陕西省市民为研究对象,对居民的环境知识,环境意识以及环保活动参与进行调查,借此了解陕西省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活动关联,为环保行为策略的制定提供借鉴,对调动群众对于环保参与积极性,落实保护环境政策,实现环境问题的有效改善有促进意义。

一、相关概念

环境行为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说法,但其基本内涵一致,即公众采取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行动,其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环境行为分类不同,但国内学者对此关注较少。王凤提出了个人环保习惯和公共环保行为;黄粹将法律和政治行动合为公民行为。国外学者研究较成熟。斯特恩等人将环保行为分为“私人领域环保行为”和“公共领域环保行为”。 Hunter把环境行为分为私人、公共两个维度。

二、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国内学者的研究多从以下角度展开。包括政府投入、环境知识水平、公共意识以及其他人口统计因素。在政府层开始重视对公众参与环保作用,《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等文件中完善了相关制度规定。陈文娴认为政府干预过多,民间组织的民间性不足。门丹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发现政府投入感知对公众环保知识和意识形成有显著作用。就意识中环保态度有提升但不足,吴上进认为个人的参与行为积极,但在制止他人的环境污染行为并能使用法律维权的人更少。就性别而言,目前研究多为女性意识高于男性,少部分结果相反。王凤发现环保知识、环保意识、性别、受教育程度对公众环保行为有显著影响。时立荣通过GASS数据分析发现居民环保行为受阶层影响。受教育程度方面,我们发现学者们普遍认为受教育程度会对公民环保行为意愿或行为产生显著作用。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样本及变量说明。本研究通过研究公民的环境关注、环保意识和环保参与意愿三个指标来考察。本研究参考了环境部发布的陕西省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调查情况,保留部分量表进行研究。此次的研究,以环境知识与环保重要性意识为自变量,以被调查对象的行为要素为因变量,以人口学变量为预测变量,对数据使用STATA进行分析,建立相关模型。探讨公众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环境认知度等对居民行为所造成的影响。使用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其他学者研究、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综合研究。

2.变量选取及研究假设。第一,人口特征。本次测量中选取了居民性别、年龄层次、居民受教育水平的程度以及居民居住地对人口特征变量进行测量分析。

假设1:居民的环保行为受人口特征影响显著。

假设1a:年龄越小的居民,环保行为参与水平越高

假设1b:不同性别对环保行动的执行程度不同

假设1c:受教育程度正向影响居民环保行为

假设1d:城市居民对环保行为的参与度高

第二,环境知识。指居民对于目前环境问题的认知。通过Hines的研究表明,居民的环境知识与环保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居民的环保知识均对其环保行为有积极影响。

第三,经济地位。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公众在物质生活水平需求上已经不满足于低级需求。由此可得,经济水平提高时,会促进居民对于非物质的追求,相对的会更容易在环保行为上付出行动。并提出下列假设:

假设3:经济地位对居民环境意识具有正向影响。

第四,环保重要性意识,该假设已有众多学者验证成立,其认为环保意识的提高能够带来环保活动的增加,故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居民环保意识对其环保行为有积极影响。

(二)实证分析

据陕西省行政区划,笔者在每个区随机抽取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600份,有效回收491份。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比57.4%,女性占比42.6%,61%为23岁以上,其平均年龄为27.9岁,文化程度上本科占比为57.1%,居住地属于乡镇和城市的分别占23.1%和76.9%,调研对象平均年收入高于陕西省平均水平,其分布较为合理,因此笔者认为本次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研发现,其对于环保方面知识了解较多,在调查中对于“气候变化影响”、“臭氧污染”、“空气质量指数”等问题时参与人数的正确率超过了50%,学历分析发现,高学历参与者正确率高于低学历人群。在核心问题“在您认为个人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重要吗” 这道题,“非常重要”选项中参与者比例为51%,“比较重要”的比例为35%。但在“过去一年中您参加过几次环保志愿活动”一题上,仅有16%的人每年参加三次以上的环保活动,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这与环保重要程度的认知不符。从学历方面,学历越高的人群对于环保知识拥有更加广泛的了解。在环保重要性的认知上,居民也表现出较高的层次,且对环保的认知与意识相匹配和展现出环保意愿的滞后。居民关注环境问题是以自身利益为重心,而公共整体更倾向于将环境问题归于政府,表明公领域组织或许存在问题。

三、居民关注环境及参与活动相关性分析

1.環保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首先数据分析可得p=0.212,即成显著正相关,即环保意识越高环保行为次数会越多。假设4成立。P=0.019环保知识和环保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次数据分析p=0.015、p=0.017,表明越年轻、受教育程度越高,主动参与环保活动的次数越多。

2.参与环保活动的回归性分析。首先,分析可得p<0.01,即居民环境知识水平与环保重要性的认知对环保行为具有显著正影响。具体描述为,环保知识每增加一分会对其经常参与的环保行为概率增加5%,说明居民对于环保知识方面了解越多,对环保方面的主观意愿会更积极。假设2与假设4成立。其次,笔者发现人口特征要素中存在多个分级要素对环保行为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分别为居民受教育程度p=0.049、居民性别p=0.065、居民年龄层次p=0.065、居民常住地p=0.082。假设1成立。

3.参与环保活动次数的异质性分析。首先,数据分析可得p=0.124,即认为参与环保活动重要的人,会参与更多的环保活动。同时,环保知识水平对环保重要性的认知影响强烈。首先,同比环保知识水平较低和较高的两类人群,后者参与次数更多。假设2成立。其次,同比受教育水平较低和较高的两类人群,后者参与次数更多。假设1c成立。

四、参与环保活动次数相关因素分析的稳健性检验

本检验将参与环保活动改为三分变量,即分别为1次、2次、3次及以上,p=0.131结果依旧显著。说明无论如何定义结果变量,都会得到稳健的结果。假设4成立。

问题及建议:

第一,公众参与环保层次、能力较低。环保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对环境知识的缺乏影响了参与能力且环境行为有局限性,内容多是宣传环保等口号活动,实际参与环境决策不多。一些民间环保组织开展环保活动的组织率低且实际参与人数少,其真正意义发挥作用的活动较少。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能够促进环保行动且能够提升公众环境素养。相关部门可通过不同渠道向公众普及污染的严重性,综合运用电视、网络等传播渠道宣传环保理念,增强公众意愿。同时建立完善评价体系,保障环境教育实施效果。

第二,公众参与环保过程机制不健全,参与途径不完善。公众参与环保除了传统政治渠道,参与方式多样化才能提高环保行为。截至2021年,陕西省环保单位有3286家,其主营业务为环保产品的销售、环境咨询等,小微环保企业占比较多。同时缺乏民间环保组织,且现有组织登记人数少,难以形成真正的影响力。

个体需要依靠组织形式才能在公民参与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我国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环保团体少且规模小、实力弱,限制了我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所以需要加大扶持环保组织社团发展,从社团的准入门槛的降低等方面着手,积极支持环保组织活动,让更多的群众借助其参加环保活动。

第三,法律制度的缺乏和保障的不完善。法律是公民参与环保活动最根本的保障。我国在《环境保护法》中强调了其重要性。但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且环保组织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确,缺乏基本保障。没有建立公众参与决策的机制,将使公众参与环保活动面临更多困难。

以法律形式确立公民环境权利,并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一是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强化公众监督作用。二是提前进行信息公开传播,召开群众听证会,调动公众积极性,并完善传播的责任追究机制。

五、结论

本文基于陕西省公众环保意识与环保参与行为问卷调查,通过构建西安居民环保活动行为参与意愿实证模型,整理数据并通过STATA对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通过分析可知,知识水平层次、主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一些统计特征共同影响着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同时公众环保行为可以被环境保护知识水平间接的影响公众环保重要性和环境保护意识这两个要素改变,可以證明环保知识与环保重要性两项因素也具有相关性关系。

结果表明,公众对环保的主观感知对环保行为的影响路径系数最高,环保知识水平以及其他人口因素都会影响公众环保行为。因此要鼓励市民积极投入参与环保活动,应先从提高公众对环保重要性认知入手,因城乡区域间的差异,故要做好环保投入和推广宣传方面工作,最后还需提高普及环保知识和其重要性,从而让公众自发的进行环保行为。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公众重要性
环境保护
“0”的重要性
公众号3月热榜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