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2022-03-09盖洪波

现代企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生产管理企业

盖洪波

安全生产管理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生命财产安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国家对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也愈发重视,但是企业在实际运行中,不安全因素也在随着企业规模变得多样化、边际化,如剧毒、高热、易爆等。本文对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能够帮助企业发现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对丰富安全生產管理理论知识和安全管理实践操作都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一、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概述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管理科学,其管理对象是生产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及控制,也是一种动态管理,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

1.生产、安全兼顾原则。在生产中兼顾安全效益,虽然安全和生产可能会出现矛盾,但是从企业整体的目标出发来看,必须表现出高度的统一。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中也明确强调,“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企业中备专职机构,都应该在备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2.预防为主原则。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出发,主要在生产范围内,而“预防为主”则是在生产之前就端正对不安全因素的认识,端正态度,对其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险预防,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3.“四全”动态管理原则。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并非单一个人、部门的工作,而是一切从事生产的人共同的工作,如果没有全员的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必然会失去应有的效果。因此,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必须坚持全员性、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模式。

4.管理中发展原则。安全生产管理是在变化的生产活动中进行的管理,属于动态管理,意味着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地摸索新规律,总结办法,指导变化后的规律,从而提升整体安全生产管理质量。

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1.法人及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通过对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因素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缺少安全管理意识。一方面是心存侥幸,对生产活动中的危险缺少预判,同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意味着一定程度上要增加生产成本,对于企业的主要管理者来说,安全和更多的利润往往存在矛盾,为了节省这部分支出,提高企业盈利空间,部分企业会将安全相关的资金投入最小化;另一方面对于企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正是由于企业高层、中层管理人对安全生产的漠视或管理不到位,导致从业人员对自身的安全不负责,为了检查而佩戴劳保护具,为省事、省力,不按操作规程操作等违章作业行为十分普遍。另外,为了获得更多的薪酬和绩效,很多员工会选择在疲惫状态下超负荷工作,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获得了更多的回报,但是这极大的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几率,尤其体现在化工这类特殊企业中,稍不注意不仅会影响生产进度,甚至会影响到生命安全。

2.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落后。企业为了保证自身能够持续运营,会定期(一般为三年一次)接受第三方安全评价机构的安全生产现状评价,确保企业处于安全运营状态,有很多企业通过了部门检查,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理论上应该有十分成熟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但是通过实际考察,发现这部分看似没有问题的企业,其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也存在问题。其一,缺少标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在长期的经营中,企业基本上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管理模式,即使成立了安全管理机构、建设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推动导致这部分建设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实际作用。其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相关政府监管部门的硬性要求,为了确保企业能够顺利通过检查,企业准备的文件材料也十分齐全,但是切切实实执行的企业很少,这成为了每年固有的流程,而在实际的运用操作中,安全设施、物资等的保质期或使用期限已到,但为了节省生产成本,企业还在“将就”使用,极不利于作业的安全。

3.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弱。在企业运行中,一般都会设置专门针对安全问题的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监督企业作业安全,它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日常的安检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督促企业整改,尽可能的消除安全隐患,但是实际上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其监督力度较弱。第一,除了基本的安全管理常识外,还需对企业的主营业务有深度的了解,如化工企业,如果不了解生产原理、工艺、流程等,即使存在安全隐患也不能及时排查、整改、消除,而实际上很多企业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的专业知识并不过硬,导致最终出现监管不力,酿成严重后果甚至重大安全事故;第二,除了企业自身的监督管理以外,外部相关管理部门也会对企业安全管理进行审查,如果发现违规行为,会进行口头警告,并责令整改,进行处罚,但是对于一些资金雄厚、规模较大的企业,其处罚力度不过是“九牛一毛”,“应付”完检查之后依旧我行我素,无法起到消除隐患,保障全员人身安全的作用。

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1.推行企业安全教育。安全生产管理意识的提升,必须从企业整体的文化建设入手,而安全意识的渗透,需要潜移默化的进行,不断塑造运功的安全行为。首先,提炼安全文化理念,总结创新安全文化建设,不断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可开展安全文化主题活动、印发安全生产管理手册、举办安全生产管理讲座等。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宣讲内容:一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专业安全知识,使其具备生产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能力;二是不断提升其减少和控制事故发生所造成危害的能力;三是提升其监管检查的能力;四是提升其对不安全工作习惯的预防与管理能力。其次,不断推进企业安全教育工作,从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中高级管理层入手,提升其法律意识,实现基本的依法经营、安全操作,同时加强对一线员工安全操作培训指导,创新教育形式,拓宽安全生产管理范围,以身作则,讲解安全知识以及事故案例,创建基本的安全管理氛围,使之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科学制定规章制度。科学的规章制度是保障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道防线,虽然部分企业的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较为健全,但是一来约束力度不够,二来执行力度不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做好“三违”管理,一是违规违章行为,必须及时整改;二是违规操作人员,必须及时处理;三是违规部门,必须及时处罚,从制度上强调后,再加大实际执行力度,使全员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第二,不断更新制度,提高制度与企业自身的适配度,由企业职代会、工会代表讨论审议通过,最后通过公司安全管理机构,全员认证后执行,能够提高安全管理制度的信服度,促使员工自发遵循规则。第三,成立安委会或安全工作小组等,发挥其实际作用,自上而下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着重生产经营的管理,如日常检查、定期例会、月度调度等,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并进行复查,总结分析,进而形成闭环管理。

3.强化部门安全监管。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内部自查部门必须发挥实际作用,强化辖区内的企业检查工作,对违反安全生产行为零容忍,不断加深部门安全监管,基于独立、公开、超前、重专业、重日常等原则,发挥安全生产监管的强制性、参与性、预防性、反馈性以及保障性等功能。其一,建立健全安全体系,以二级安全标准化验收为准,实行PDCA循环管理,规范工种工艺,形成合纵连横的全范围覆盖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系数;其二,强化部门安全监管,一是外部政府监管部门,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分季度、月度或不定期突击检查,可进行十分扣分制,如果分值扣完,就必须责令停业整改,提高出力度,使企业认识到违反安全生产管理的后果,起警醒作用,二是内部企业自查,必须保证自查的客观性、准确性,能够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提高这部分监察人员的专业技能,如化工企业,对各种特殊材料的使用和保管,监察人员必须有基本的认识,掌握基础化工知识,才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或是在发生安全隐患后能够实施自救。

四、结束语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安全问题,还关系到社会经济、人员稳定等问题,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对全体人员的负责。笔者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人員意识、安全监管等方面入手,逐方面分析当下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结合实际给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给到企业一定启示,帮助企业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质量。

(作者单位:大连凯特利催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生产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用旧的生产新的!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