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2022-03-09车文会

收藏与投资 2022年2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桦树皮制品对鄂伦春族人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是内蒙古鄂伦春族独特的民间技艺。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一技艺丧失了其原有的功能属性,技艺沿革也渐趋停滞。针对这一现象,桦树皮制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须得到保护与传承。保护这一技艺,就要保护其根植的民族土壤,同时掌握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依据本民族发展特点,推动桦树皮制作技艺得到良好的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

桦树皮具有防水、抗腐蚀等性能特点,能制作成各种器具,这些器具不仅便于使用,携带起来也比较轻盈,是最受狩猎民族欢迎的生产工具之一。另外,这一手工技艺展现了独特的地域和民族特点,在多个地域广泛流传,尤其是在内蒙古鄂伦春族中得到广泛应用。桦树皮制作技艺不仅体现了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的特有文化,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森林狩猎民族的民俗特性。

一、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桦树皮制品原有功能属性的缺失

传统的桦树皮技艺加工过程主要有四个步骤:剥取树皮、浸软或者煮软树皮、剪裁缝合、图案装饰。在这四个步骤中,装饰手法贯穿始终,有时会用压杂,有时会用剪贴,注重使用吉祥和喜庆的元素,使桦树皮制品的图案装饰异常丰富。但是通过对桦树皮制品实际生产状况的调查发现,其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功能被取代的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鄂伦春族人民生活环境的变迁。千百年来,鄂伦春族人民都以游猎为主要的采集方式,族人在狩猎中,用桦树皮做号角,吸引野物,然后将其射杀,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生活状态,并在这种生活状态中自给自足,学会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甚至有在特定时节向大自然跪拜请求恩赐的习俗。20世纪50年代起,为了更好地改善这一少数民族的生存条件,使其享受正常公民所拥有的居住、医疗和受教育的权利,政府号召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的人们走出山林,改变野外游猎的生活方式,集体定居。虽然这一政策为内蒙古鄂伦春民族人民生活提供了较多帮助,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但也使桦树皮制品越来越少,甚至很多鄂伦春族人的家中已经看不到桦树皮制品的踪影。

(二)桦树皮制作技艺缺乏传承人

任何文化都需要代际传承,桦树皮制作工艺蕴含着鄂伦春族的独特文化气息,它的传承需要引入专业人员。20世纪以前,鄂伦春族的每一位族人都会接触桦树皮制品的制作,这一制作技艺不仅是鄂伦春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更是老一辈族人精神情感的寄托。但是随着时代变迁、现代文化的渗透,鄂伦春族生活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青年一代逐渐抛弃了这一制作技艺,研究桦树皮制作的技术人员也相对匮乏,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得到传承与发展。

(三)桦树皮原材料难以收集

内蒙古鄂伦春族活动的地域是桦树皮的重要产区,这一区域内有着适合桦树生长的温度、湿度等地理环境要素,因此桦树的生长速度较快。该地区五月中旬降雨较多,这时桦树生长最快,桦树皮的剥离也较为简單,所以每年这个时候鄂伦春人就会进入山林,选择长势较好的桦树,取其表皮用来制作。在取表皮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技巧,不能伤及树木内部影响来年的生长。鄂伦春人在收集好桦树皮后,就会根据需求制作一些物品,鄂伦春人的各种日用品,几乎都取材于自然。但是近年来我国倡导保护山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封山育林,遏制树木的随意开采,使得鄂伦春人无法再自由进山取材,也导致桦树皮制品制作原材料的缺失,影响了这一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二、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保护观

国家一直强调,社会各界要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保护观。对包括桦树皮制作技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以保护为主,使桦树皮制作技艺能得到更好的传承。首先,有关部门可以建立桦树皮制品收藏博物馆,供人们参观,并向观众展示桦树皮制作技艺。其次,当地政府可以组织拍摄桦树皮制作技艺的纪录片、技艺教学视频等,使制作技艺得以保留和传承。最后,当地政府还应积极挑选、培养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人。这一技艺单靠博物馆和纪录片是无法得到活态化传承的,必须有专业的传承人来跟随老一辈人学习技艺,接续代际传承。

(二)提高桦树皮制品制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桦树皮的制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要想使桦树皮制品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地方政府还应注重当前桦树皮制品制作艺人的专业素养提升,积极对桦树皮制品的制作艺人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使其能更好地为桦树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圈

鄂伦春民族生活于桦树生长的适宜地区,是传承桦树皮制作技艺的重要民族,为了更好地保证桦树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有关部门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圈,在政策的指导下,对鄂伦春民族长期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从生活资源、生活环境、文化传播、生产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使各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圈之间相互协作,良性运转,使桦树皮制作技艺能得到持久传承。

(四)稳定文化传播维度

保证桦树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还要在文化传播维度下功夫。有关部门要利用好网络技术,搭建文化传播平台,对包括桦树皮制作技艺在内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使网民意识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当地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选择该项非遗技艺的网络代言人,展示鄂伦春族的文化服饰、饮食信仰、手工技艺,使人们设身处地地领悟鄂伦春人对山林的情感、对自然的敬畏,从而积极参与桦树皮制作技艺的传承。

三、结束语

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以狩猎为主的鄂伦春族走向现代定居生活,也使桦树皮制作技艺走向衰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应保护其特有的功能属性,为其增添新的活力。对于内蒙古鄂伦春民族而言,在传承和发展桦树皮制作技艺的过程中,也要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对这一制作技艺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研究、解决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桦树皮制作技艺能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

车文会,1970年12月生,女,汉族,黑龙江肇源人,馆员,研究方向为鄂伦春民族文化、博物馆展陈。

参考文献

[1]杨静.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0(3):146-149.

[2]李杰,邓琬雯,黄国彬.桦树皮制作工艺保护传承的可行性分析[J].对外经贸,2019(9):57-59.

[3]黄茜.从器具到文创—桦树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J].艺术评论,2019(9):97-105.

[4]杨雅迪,王振鹏,乐亿,等.传统桦树皮制作技艺发展问题之浅见[J].经济师,2020(6):157,159.

1716500783373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浅淡德宏瑞丽傣族传统舞蹈迦楼罗舞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杜尔伯特蒙古族短调民歌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