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全日制社会招生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以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为例

2022-03-08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生源学分班级

吴 伟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0

0 引言

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2019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2020—2021年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1]。高职百万扩招的核心需求是解决就业难题,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高职院校通过百万扩招,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其他社会人员进行学历教育,是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缓解当前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

百万扩招对高职院校来说是新的机遇和挑战。百万扩招政策的实施,开放了高职院校招生空间,增加了高职教育的受众范围,高职院校应以此为职教改革的契机,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体系[2]。同时,由于百万扩招学生生源的报考意愿、知识技能水平和学习诉求的差异较大,导致传统的招生、教学和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高职院校如何对接社会需求,精准设置招生专业,优化培养方案,创新管理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成为高职院校在全日制社会招生在招生及培养上的难题。本文以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为例,探讨全日制社会招生在招生及培养上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1 对接社会需求,开创招生模式

针对如何能够“招得来”问题,在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招生工作之前,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通过开展深入调研,制定了招生方案。

1.1 精准发力,聚焦量大面广专业

根据社会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策略,精准发力深入调查,了解各企业的实际需求,政府的相关政策和社会考生的问题。为实现招生目标,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先后向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20余家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的企业走访调研和座谈研讨会,最终确定了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

1.2 精准宣传,聚焦重点人群

通过与相关政府部门共建“淮安乡村振兴学院”,对乡村基层干部和新型农民宣传和培训,提升全日制社会招生学生的电商技能,培养学生在当地农村的带富能力。同时,还与淮安市及周边的退役士兵管理部门合作成立“退役军人学院”,有1200多名退役军人报考,在提高学历的同时培养了实践技能,同时也减轻了退役士兵的就业压力。

1.3 精准推送,建立联动机制

建立了“校级领导对接党政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对接龙头企业、专业带头人对接骨干企业、教师对接小微企业”的工作任务分配层级。为扩大招生规模,广泛宣传招生政策,整合资源,深入挖掘招生渠道,实现招生渠道的全面覆盖,使社会各界全面了解相关专业的优势,打消报考顾虑,对学校产生足够的信任,使学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2 优化培养方案,分层分类培养

为了满足专业培养目标,做到人才培养有的放矢,在招生之前,组织相关专业对生源可能存在的情况进行预分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录取结束后,针对社会生源开展问卷调查,及时分析生源结构,了解其生源地、职业类型、岗位类型等信息,为学生科学分班、人才培养方案精准化调整以及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准确的生源分析,找准专业人才培养的“靶心”,有针对性地组织具体教学工作。

此外,根据社会招生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就全日制社会招生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研讨,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和组织形式,制定具体的解决策略,以确保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人才培养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2.1 针对文化层次与职业背景,开展分类培养

由于学生来源、文化基础、原有职业背景等的差异性,为学生编班、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具体教学安排带来了困难。

结合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以专业分类的形式划分班级,并以此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分类教学计划并加强分类管理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政府主管部门、合作企业共同制定标准和方案、共同开设课程、共同训练技能,建立学分银行和学分置换实施办法。主要教学内容侧重于技术操作能力与技术思维能力的同步培养,课程结构体系为“文化课+公共专业课+企业实践课”。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实施“一类型一方案”“一企业一方案”“一人一规划”,从而提高学生素质。

2.1.1 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特点,实施“一类型一方案”

由于学生来源不同,既有乡村基层干部、新型农民,也有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和待业人员,他们文化基础和职业背景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各专业通过对实际生源情况具体分析,将学生分类,实施分类编班,“一类型一方案”培养计划。按照“标准不降低、模式多元化、学制灵活性”原则,结合学生实际,按照企业教学点、外地集中教学点、校内集中教学点等学生类型,分类分层组建班级;对于相同专业的不同班级,编制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分层分类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2.1.2 适应不同岗位需求,实施 “一企业一方案”培养计划

由于不同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存在差异性,而学生来自不同的企业,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不能够适应所有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基于这种情况,应认真分析企业生源情况,针对学生比较集中的企业,结合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企业产品工艺需求,按照不同岗位方向,考虑专业知识和能力体系,一个企业编制一份人才培养方案。以进一步提升能力为目标,开设对应课程,形成灵活、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按照“文化课+公共专业课+企业实践课”制定课程体系,其中企业实践课程采用模块化设计,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和不同岗位类型学生对于不同课程模块的学习需求。

2.1.3 适应不同学习需求,实施“一人一规划”培养计划

由于企业生源已有一定的岗位实践经历,不同学生从事的岗位也有所不同,为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需求,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专业课程采取模块化设计,另外还开设系列化的专业任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对不同学习方向的需求。除此之外,各专业将结合专业自身特点以及学生个体差异,制定更加灵活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3]。

2.2 教学内容设计贴近岗位,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鉴于社会生源不同的职业背景和已掌握技能情况,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从“宽而泛”到“精而细”的变革,力求实现“技学互长”的教学目标。而各专业在具体的课程中紧扣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各岗位所涉及的工艺、设备、任务等信息分析提炼,引入课堂,形成项目化教学内容,切实提升企业生源的学习效率。针对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场地的选择上侧重于现场教学,将课堂移至实验室和企业车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取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力求因材施教,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通过课程精细化管理、分层分类教学,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3 完善考核方式,实施“学分认证”

为有效实施“一类一方案”“一企业一方案”“一人一规划”,考核评价方式设置也是多元的。重点突出过程考核,例如,部分专业课程可实施精细化、量化考核,学生达到考核标准,即可认定为课程合格,获得相应学分。同时,创新社会招生学生的考核评价,可在培养方案中渗透1+X证书制度,督促学生努力考取技能证书与资格证书获取行业的认证。

在完成基本学分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各专业应重点探索学分银行的考核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分的认定、积累以及转换,以此达到满足社会考生个性化需求的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创作并发表专业论文,获取研究成果发明专利,以此获取学分。此外也可通过参加各类科研项目座谈会、线上学习(如慕课等)等方式学习并转化为学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个人学习平台,通过平台完成学习任务,并积累学分。

3 加强学生服务,创新管理模式

3.1 创新管理模式,确保教学秩序

针对社会招生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了《面向社会招生学生管理办法》《面向社会招生教学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有效运行。

结合班级学生的党团组织临时活动、班级活动、座谈会、线上交流等方式,组建完备的班级班委会,加强班主任工作考核和教师教学督导,让学生了解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同时,方便班级日常管理。例如,建立班级QQ群,在班级群内及时发布各类通知信息,方便沟通与管理。同时,在班级群定期、按时提醒班级学生上课信息、上课地点,上课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各类信息的及时传达。

3.2 开展送教上门,提升管理效能

对于学生较为集中的企业或区域,利用“厂中校”资源,结合专业和区域的实际情况,在合作企业开办集中的教学点,送教到企业。针对乡村振兴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则选取学生较集中的地方实施送教上门,提升管理效能。“送教上门”的实施,不仅能够克服学生在学习时间上的困难,也方便学生就地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3 关注退役士兵类型生源,提高教学与管理的有效性

高度重视退役士兵的培养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做好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根据此类学生的典型特征,对现有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编班,优化管理,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退役士兵,学校根据其原服役岗位,可以免修部分相关专业课程、军事课程和公共体育课程等,直接给予学分认定。服役经历可作为相关岗位顶岗实习经历学分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同时,鼓励退役士兵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技能证书的考试,让他们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能获得各类从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托“退役军人学院”,积极引进各种就业、创业培训项目,努力为退役士兵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升他们职业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

4 深化产教融合,以就业为导向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用人才,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使所培养人才能够达到“学有所成”。与联想、苏宁、西子奥的斯等大型企业建立了6个校企联合学院,深入推进现代化学徒制度与企业学徒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中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工艺手段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在教学环节中渗透企业文化与企业工作流程,实施项目形式教学,促使学生在校内便可掌握一定的企业工作技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岗位适应力。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与相关部门建立了“政校联合学院”,为更加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应面向社会招生、吸纳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培养模式,全面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效衔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有效衔接的综合教育制度[4]。

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推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方案”、职业发展案例“进教材”和职业素养提升实践“进平台”的教育方案,帮助学生走出一条以优质企业为依托、以产教融合基地和平台为载体、以职业迁移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提升为重点的职业生涯发展之路,使职业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的“加油站”、人生发展的“助推器”、终身学习的人生驿站[5]。

猜你喜欢

生源学分班级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班级“四小怪”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学分美食
不称心的新班级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