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不同人群手机日常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2022-03-07杨茗涵

智库时代 2022年7期
关键词:时间段智能手机人群

杨茗涵

(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020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正式发布了第 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9.89亿,比2020年3月增加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比2020年3月提高5.9个百分点。在9.89亿互联网用户中,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9.86亿,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比例分别为40.3%和20.6%;小学及以下网民比例从2020年3月的17.2%上升至19.3%[1]。可见,学生群体是手机网络的主力军。手机这一媒体最大程度地融入了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种类繁多的 APP从多方面满足着学生的需求,但与此同时,“手机病”也随之而来,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辽宁省学生手机日常使用的基本情况,其次研究其他人群手机日常使用的基本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得出人们手机日常使用情况以及其对学习工作、身心健康的影响结论,并针对结论给出相关建议。

一、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数据

我们在辽宁省各地区不同人群中随机选取了150人作为样本,进行不记名的问卷抽样调查。本次研究发放160份问卷,收回157份,回收率达98.1%。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为95.5%。问卷调查学生总人数102人,占总数的68%,企事业单位职工有20人,占总数的13.3%,工人在总体中所占比例为6%,教师在总体中所占比例为6%,军人在总体中所占比例为2%,自由职业在总体中所占比例为4.7%。我们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归纳,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需要分析关于不同群体使用手机情况的各种文献来了解有关方面的当前情况、前沿趋势和未来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本研究,使本研究科学有效。我们利用此方法收集有关智能手机的相关知识以及使用智能手机的优缺点的相关数据,为设计问卷和开展调查提供思路。

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研究的问题集中于不同群体之间使用手机的现状和影响,为了得到各类详细数据,进而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不同人群手机使用的基本情况,我们采取问卷调查法。

3.方差分析法

运用方差分析法,进行如下研究:职业对使用时长是否有影响;职业对使用时间段是否有影响。

(三)问卷设计

在收集大量与主题相关资料基础上之后,自行设计手机使用调查问卷,于2021年7~8月用“问卷星”在线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段、职业、学历、每天手机使用时间、手机主要用途及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手机使用情况带来的影响(容易焦虑和焦躁/影响健康/现实生活中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减少/手机不能离身,否则会感到不适/耽误学习/浪费时间/会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和干扰/增加开销/愉悦心情,缓解压力,劳逸结合/与家人朋友等交流便捷/便于了解实事信息/便于自主学习/购物等使生活更加舒适/开阔视野)。问卷中主要包括所要调查上述两大方面的信息,具体设计了11个问题。

二、结果分析

(一)智能手机使用普遍不分性别、职业和年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手机正变得越来越智能,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上班族还是学生党、年轻人、中年人再或是老年人,使用手机已然成为常态,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我们对不同人群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根据表1、表2、表3 可知,由于性别、职业、年龄三者的P值分别为0.23、0.76、0.74,均大于0.05,可见对手机的使用没有影响。基样本的基本统计内容进行分析,回答者中,女性比例占50.7%,男性比例占49.3%,女性样本的数量与男性样本的数量大致相同。其中,年龄段在18岁以下的有28人,年龄段在18-45岁的有96人,年龄段在46-69岁的有19人,年龄段在69岁以上的有7人。因此,可以得出智能手机使用普遍不分性别、职业和年龄。

表1 性别对手机使用的方差分析表

表2 职业对手机使用的方差分析表

表3 年龄段对手机使用的方差分析表

(二)不同人群智能手机使用时长、时间段有所差异

根据对不同人群使用手机时间的调查可知:学生为所有人群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人群,其平均每天使用6.81小时智能手机,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平均每天使用4.86小时智能手机,教师平均每天使用4.99小时智能手机,而军人、工人和其他职业人员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长较短,均不超过两个小时(见图1)。

图1 不同人群平均每天使用智能手机时长情况

根据一周内不同人群使用手机的时间段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除在0:00至6:00时间段睡觉以外,其他时间段使用手机的频率都非常高,而且每个时间段都有大部分学生在使用手机,其高峰期主要在由中午休息时间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22:00这个时间段内,该部分每个时间段都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使用手机。其他人群使用手机相比学生较少,甚至军人有4个时间段是根本无法使用手机的,分别为00:00-6:00、6:00-8:00、10:00-12:00、14:00-16:00(见图2)。

图2 不同人群手机使用时间段统计

(三)使用的手机功能存在差异

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不仅是一种可以收发短信的通信工具,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移动多媒体终端。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且在对各种手机功能的使用方面也存在不同。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沟通联络仍然是人们首选的手机功能,但学生使用手机时的首要功能不再是基本的通讯功能(1.70%),即打电话和发短信,因为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信、QQ等新的联络方式的出现使得利用手机进行沟通联系的方式更为丰富和多样,社交网络工具(31.61%)也因此占有较大比重。除此之外,其他功能也得到发展;27.73%的学生经常通过手机看小说,13.52%的学生用手机玩游戏,手机娱乐功能对学生的吸引较大,通过手机学习的学生比例较少,使用其他功能的学生比例基本相等。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社交网络类功能在所有人群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在调查“一般使用手机来做什么”这个问题时,有76.67%的人选择QQ、微信等社交聊天,从这方面看,它反映了人们与外界沟通的愿望,扩大了人际交往;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恰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缺乏交流,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由于工作原因,军人、工人以及其他职业很多功能没有涉及,军人、工人使用通讯、社交、生活类功能较多,他们没有学习、玩游戏、阅读小说的时间;其他职业如退休在家、无业人员更多地关注新闻资讯、了解时事政治,也是所调查人群中使用该功能所占比例最大的人群,为28.74%。由此可以看出,不同人群使用的功能不同(见表4)。

表4 不同人群手机功能使用情况

(四)不同人群手机依赖程度差异显著

在现代社会,说每个人都有手机并不过分。手机在人们的社交网络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其开放性、交互性、新异性如尼古丁一样吸引人们沉迷其中,人们也不能离开手机。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不同人群中,绝大多数人面对手机带来的巨大诱惑时仍能保持理智,不让手机浪费自己的时间;而有18.67%的人却有在不应该使用手机的时候使用手机的习惯,当然,也有19.33%的人觉得手机对自己没啥用,可有可无,而这部分人群大部分为居家老人以及没有时间使用手机的军人、工人(见图3)。

图3 人们对手机依赖程度情况

三、影响分析

麦克卢汉曾说,“机器的有机性与操作者速度匹配,而且操作者也获得了机器那种僵化的没有思想的行为方式[3]”,他认为,人们发明了机器,而机器也在改造着人们自身。从辩证角度来讲,使用手机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正面的影响,当人们过度使用手机时,还会对人们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使用手机对学习、工作方面的影响

国外许多研究表明,手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移动学习终端,它能够实现教与学的丰富交互,随时随地提供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互动范围,让学生体验学习的高度情境化[2]。在本次调查中,有13.88%的调查对象认为使用智能手机能够便于自主学习,4.85%的调查对象认为手机可以开阔视野,11.67%的调查对象认为手机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时事(见图4),由此可见,有超过一半的手机使用者在使用手机的同时能够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然而,手机的使用对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如10.13%的调查对象认为手机耽误学习,良好的学习行为应该是一个持续和专注的过程,当手机加入这个过程后,学习行为逐渐变成一种一心二意的状态,就像玩手机时学习一样,甚至变成不学习、只玩手机的状态[3]。

图4 手机带来的影响

(二)使用手机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150份有效问卷中有11.67%的调查对象认为使用智能手机会影响与他人交流,导致现实生活中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减少,有8.59%的调查对象认为使用手机可以使自己与家人朋友等交流便捷(见图4)。由此可见,手机在方便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同时,也会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离,这表明智能手机的使用已经慢慢开始影响人们的社交互动。

(三)使用手机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青少年习惯将手机视为释放压力、交流情感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次调查结果中,有9.69%的人认为使用手机可以愉悦身心、缓解压力,不过周挥辉(2011)等研究者则提出手机并不能有效化解人们的不良情绪。人们会通过手机和朋友分享喜悦,但只有五分之一不到的人在不开心的时候会通过手机宣泄情绪,而大部分人都选择默默忍受。正如调查中所显示的,有8.59%使用手机后会变得焦虑,可见其不但不能改善人们的心情,反而可能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手机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手机辐射,严重时会导致意识不清、头脑发昏、失眠、记忆力衰退等。此外,长期使用手机会导致眼睛损伤、视力丧失甚至眼部疾病[3],调查中就有1.54%的人在视力、睡眠方面出现问题,由此可见,手机辐射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目前人们手机使用总体情况尚可,不同人群每天平均使用时长均不超过7个小时,使用的手机软件以社交类、小说阅读类居多,在新闻资讯、学习方面也有分布,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提高了交往能力、工作与学习效率;但也有不少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身心健康,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不容忽视。作为高科技的产物,手机对人们的影响是复杂的,其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是混合的。我们不能简单判断它具有的优点和缺点,但我们需要正视它给人们带来的实际影响。

(二)建议

一般来说,现代社会的符号化导致了手机号码的符号化。其强烈的象征性影响要求人们佩戴手机,这是人们依赖手机的根本原因,而要摆脱手机依赖、正确地使用手机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1.对手机用户的建议

对智能手机使用者的建议:(1)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优势,合理使用。智能手机为手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手机用户在享受智能手机通信、购物、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带来的快乐时,也应该合理对待和使用这些软件,加强自我控制,了解手机辐射影响,强化自我保护意识[4]。(2)控制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长。对于大多数手机用户来说,手机是缓解烦恼和无聊的工具,但这种想法会导致他们缺乏时间观念,从而耽误他们的工作、学习和正常休息。手机用户可以合理安排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段,利用平时使用手机的时间开展其他业余活动,丰富日常生活,从而减少手机使用时长。(3)加强人际沟通,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注重人际交往,多交朋友,培养开朗的个性,应加强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而不是过度依靠手机交流,不要被手机束缚。

2.对手机生产商的建议

(1)开展手机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手机制造商应开展手机材料的研发,开发低辐射、健康、环保的材料,以减少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它不仅能满足人们对手机的需求,还能提高手机的销量。(2)在手机的说明书或包装中强调手机有辐射,不恰当、合理的使用会对人造成伤害,提醒用户正确、合理地使用手机。

3.对相关部门的建议

(1)有关部门应当通过媒体宣传手机使用中有害方面的知识。应让人们了解手机各种不良影响不仅是简单的视力问题,还有各种疾病和精神疾病,甚至危害生命安全。(2)相关企业可以合理地设置时长。相关企业可以将人们使用手机时长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如学生玩游戏超过一定的时间就可以迫使其停止使用,从而减少手机使用者使用时长。

五、不足与展望

在本研究中,因为时间不足和缺少经验,本次调查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问卷编制及施测中的问题

本次问卷主要研究“不同人群手机的日常使用情况”和“手机使用情况带来的影响”,研究方面较少,而且在研究过程中存在重叠部分。此外,受时间、精力、问卷搜集截图的复杂性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样本数量不够多,地区差异不明显。

(二)问卷填写的过程不可控

本次问卷采用随机发放的形式,不能排除中小学生出现乱填的现象,缺乏严谨性。

(三)问卷的样本群体职业分散

本次问卷的调查问卷样本主要集中在学生,其他职业人群较少,缺少说服力。

因此,在下一步工作中,首先要从问卷的内容编制上开始严格设计制作,使得逻辑清晰、富有条理,严格按照查阅资料、确定选题、拟定提纲、形成初稿、反复修改、定稿等过程设计问卷。确定问卷调查主题之前,应反复斟酌论文的主题, 明确研究方向。其次,在发放问卷前进行试测,整理修改,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最后再发放问卷[5]。发放问卷应扩大人群范围,增加样本数量,将群体集中起来。

猜你喜欢

时间段智能手机人群
智能手机是座矿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使用智能手机增大肥胖风险?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三天后”是啥时候?
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