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光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07徐德芹李晓刚游子宸付林冲

智库时代 2022年5期
关键词:光学思政思想

徐德芹 李晓刚 游子宸 付林冲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一、引言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在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牢牢地把握科技进步的大方向,抢抓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依靠科技创新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和科技大国。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全国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全面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方法,尤其注重非思政课堂如何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堂环节中,努力做到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既要坚持自身专业课程知识的独有特色,又要与思想政治理论有效结合,保持高度统一[2]。

高校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较为活跃,可塑性强。作为高校教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抱负,投身到知识学习和科技创新的行列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铺路架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教师在专业授课过程中将专业课程知识的传授与思想政治的引导有机结合,深挖课程思政的内涵,找到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点以及不断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努力实现专业知识学习、素质培养的全面发展与价值追求的有机统一。

二、信息光学课程思政分析与实施

(一)信息光学课程的思政特点

“信息光学”是应用物理专业、光电信息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它是在光学、高等数学等有关课程的基础上,将光学和通信理论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其中线性系统理论和傅里叶分析架起了光学与通信理论之间的桥梁。信息光学课程内容包括光的衍射理论、傅里叶变换、成像系统以及光信息处理等,其课程内容蕴含深刻的哲学含义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科学规律,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其应用成果为创新科技、改善生活提供了原理和模型。教学团队的教师们在课程思政教学中不断探索,比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评价制度等,挖掘思政元素,不断地实践和创新。因此在课程教学传授知识过程中,乘势开展思政教育,融入人生哲理引导、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思政元素的讲解,树立科学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创新思维能力,严谨求实的学习及科学研究态度,使学生具备获得知识、多角度分析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信息光学课程的思政素材

信息光学课程是一门自然科学课程,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和哲学思想。教师们深入挖掘该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以及课程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并将课程内容的具体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融入点制作成思政案例表[3],如表1。

表1 信息光学课程思政案例表[3]

三、信息光学课程的思政特色

信息光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将信息处理中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如线性系统、压缩感知、傅里叶分析、小波等迁移到光学领域,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革命,形成的一种新型交叉技术,给传统光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因此课程内容中蕴含着一些人生哲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以及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广泛应用。遵循课程专业要求,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巧妙融合,“润物细无声”地进行课程思政教育[4-7]。本课程的主要思政特色有三方面:

信息光学蕴含大量爱国主义情怀的素材。在传播科学知识、讲授科学技术的同时,融入中国科学家们的真实事迹,比如王大珩院士、南仁东院士、蒋筑英先生、潘建伟院士等,以及科学家们提出的创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建设的大国重器,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科学家的忘我研究精神,增强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社会使命感,充分发掘信息光学中的人文内涵,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的科学理想,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信息光学蕴含大量科学精神。以信息光学的基础原理,比如衍射理论、成像系统、全息术、滤波原理等,在人工智能AI技术、5G+全息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的运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相信科学,体会国家科技的进步,担起科技强国的责任,引领学生努力学习技术,不断开拓进取和追求新知,大胆创新,增强“四个自信”,在国家的快速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科技强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信息光学蕴含大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比如实现傅里叶变换的两种光学手段:夫琅禾夫衍射、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标量衍射理论的两种衍射等,延伸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多角度看待问题,进而讲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论。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讲授信息光学就是讲授唯物辩证法。

信息光学教学蕴含着职业道德教育。在信息光学实验环节中,通过平行光的调节,马赫-曾德干涉仪的搭建,到联合变换相关器图像识别的实现,让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理论到实践,螺旋式上升的辩证认识过程。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规矩意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严格规范的职业素养、大胆创新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促使学生们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社会的需求。

四、信息光学思政课程的实施

在教学中将思政教育融于课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开展思政教育,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思想道德素养同步提升。

(1)精选教学内容,注重教学质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课程的专业知识,不断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坚持知识的讲解、综合能力的培养、正确的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以专业技能知识为传输载体,将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巧妙衔接,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

(2)教学方法改革。信息光学课程注重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开展启发性、探究性、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根据知识难度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简单的知识利用线上资源自学即可,难度较大部分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和板书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将繁琐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应用结合,让学生真正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同时例题习题都要经过精心挑选,选取应用性强的,采用研讨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课后指导学生录制讲解习题视频,实现师生共建课堂。

(3)丰富教学过程。信息光学课堂增设随堂实验环节,使学生加深对本课程各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实验平台进课堂,仿真实验动手做,让学生对课程中抽象问题有了更直观清晰的认识。由学生讲解习题,挖掘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每一章节习题讲解让学生自己做自己讲,并将讲解的视频分享给同学们一起学习,既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产教研结合。在信息光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将科研课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比如关联算法与图像识别结合,带领学生们研究探索新知识,开发新实验,撰写论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

(5)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参加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思政教育和教学创新等培训活动,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结对,积极做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申请、交流。组建多学科背景、多层次、高素质的思维课程教学师资团队,通过课题申请、课题研究等方式凝聚教师力量,打造课程思政“主力军”。

(6)多维度的评价机制。将思政教育考核引入评价中,对学生评价除了成绩以外,注重过程考核,比如实验操作及报告成果、参与讲解习题视频、作业等,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考核,优化考核方式,形成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

五、总结

信息光学的课程思政是以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融合为前提,以课程内容为设计基础,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借助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通过理论知识结合科研案例打通实践内容,运用“教·育·研”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课前线上预习、课上研讨交流、课后录制讲解习题视频、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等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学到知识,悟到思想精神,达到育人的目标。用正确、积极、科学、创新的思想与“信息光学基础”课程专业知识共同武装学生,使之在身心素质、职业规划、团队协作等方面全方位发展。通过信息光学课程的课程思政,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建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科学精神,培养出德才兼备、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光学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滑轮组的装配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光学常见考题逐个击破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