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错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的运用

2022-03-07邓晓燕

理财·市场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模块

邓晓燕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是会计学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财经类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课程旨在让学生理解并应用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了解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间的数据传递关系和业务处理流程,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与系统维护知识。

设错教学法运用的基本情况

1.以OBE为导向确立教学目标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充分动手、动脑进行操作才能掌握软件的整个业务流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演示教学法,由教师演示操作步骤,然后由学生进行软件操作。其主要特点是整个课堂以教师为主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通过记住一些实操案例的操作步骤完成任务,实验效率高、效果好。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一旦遇到问题,便会手足无措停滞不前。由此可见,这样的“无错化”被动受教并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运用设错教学法,以OBE理念为导向,以目标设计ABCD法为手段,以用友ERP-U8V10.1财务软件作为实施载体,将课程细分为系统管理、凭证日常业务处理、工资业务、固定资产业务、凭证期末业务处理和UFO报表编制等模块,对每个模块的常见疑难问题及重要知识点进行错误环节设置,在可控范围内让学生尝试错误,激励学生了解出现错误的条件和前后关联,从经历错误中学到知识或操作,最终达到学生深入掌握知识或操作的目的。

2.教师设错制作教学资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精细化的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是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课程组将《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细分为系统管理、凭证日常业务处理、工资业务、固定资产业务、凭证期末业务处理和UFO报表编制等模块,针对学生在用友U8V10.1软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知识点和常见疑难问题,进行错误环节设置,撰写相应的模块设错教学法方案,同时根据相应设错设置提前预设知识节点模块包,上课时要求学生将模块包引入后再进行课程实验,在经过课堂检验不断修正完善后,将相关内容录制成课程小视频上传到超星《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平台。

3.学生试错完成实验过程

课程组选择了会计学专业70名学生作为设错教学法运用的对象。选择标准为前期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考核合格,且承诺教学过程中不变更组别者。教学过程中将上述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人,一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下简称“传统组”),另一组则采取设错教学法(以下简称“运用组”),两组均由同一名教师进行授课。

课程以王新玲主编的《用友U8(V10.1)会计信息化应用教程》作为实践教材,以用友ERP-U8V10.1财务软件为操作平台,选取系统管理、凭证日常业务处理、工资业务、固定资产业务、凭证期末业务处理和UFO报表编制知识章节作为设错教学法运用项目。传统组由授课教师进行现场演示,学生在观摩之后进行实验,最后由授课教师进行流程总结及疑难问题解析;运用组则采取设错教学法,教师首先下发相关知识点的业务流程图和逻辑关系图等相关教辅资料,由学生自行学习,对不明白、不理解之处展开讨论,确保对知识点有充分的认识之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答疑,然后学生开始实验。实验过程中引入教师提前预设的知识节点模块包,整个实验环节自行完成,教师在旁边观摩并指出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不断练习,集中思维,加强记忆,由熟生巧,最后完成知识节点的总结。

设错教学法运用的效果分析

1.考核方式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整个实践环节为32学时,实验结束后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其中理论知识的检测主要采取纸质试卷形式,从系统管理、总账系统、薪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等子系统及报表系统等方面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实践能力考核则细分为上机操作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2.考核结果

课程结束后一周内,课程组同一时间内对两个组别进行了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是纸质试卷、上机操作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通过对纸质试卷的批改和成绩汇总,课程组发现,运用组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更为扎实,运用更为灵活,试卷平均分为82.63分,而传统组的试卷平均分则为75.41分。从试卷分数的分布状况来看,运用组高分人数更多,优良率达到80%,远高于传统组的优良率54.28%。两组试卷成绩人数分布及所占百分比情况见表1所示。

从学生上机操作的完成情况来看,对于基础性的实验内容,传统组和运用组的绝大部分学生均能够迅速上手进行操作;对于较高难度的实验内容,运用组过半数学生经过思考之后能够操作,而传统组仅少数学生能够操作;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性实验内容,运用组少数学生经过反复考虑之后能够答出,传统组的学生则表示放弃。

从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的质量来看,相比于传统组,运用组的学生预习方案更加完整详细,实验流程更加清晰顺畅,实验方案更为合理和完整,实验体会更为深刻。

综上所述,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与不断改进,《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运用设错教学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但是,由于部分知识点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教师错误设置难度较大,运用组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受到挫折,从而导致对后续实验信心不足,这些都是值得斟酌和改进的地方。

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资源建设的启示

1.课程思政按模块融入教学目标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可以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在设错教学法思路下的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按知识模块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樹立正确的“三观”,不惧困难、勇往直前,承担起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

2.“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在进行错误环节设置前,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有充分的预见性,知道哪些知识点容易出错,可能出现哪些类型的错误,出现上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其次,教师在设置错误环节时不要过偏过难,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统筹兼顾,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一步步培养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学习的信心。

3.量身打造特色化课程资源库

首先,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过于繁杂且不能和教学内容准确对接,知识井喷的情况下,学生自身精力有限,学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教师需要成为“引路人”,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具体情况,筛选并精简网络资源,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其次,虽然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丰富,但是大多数是重点本科院校或者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课程资源,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资源并不多。笔者认为,量身打造属于武昌工学院的特色课程资源库,同步在微信公众号推送课程相关的最新时政要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打磨修正,弯道超车,力争打造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信息系统》金牌课程。

另外,合理利用资源完善的名师课堂,将教学名师、省级精品在线课程作为辅助教学资源共享给学生,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习效果。

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运用设错教学法,以OBE理念为导向确立教学目标,教师设错制作教学资源,学生试错完成实验过程,以多元为手段实施教学考核,运用效果良好,笔者认为,其待改进完善之处能为《会计信息系统》线上课程资源的建设提供实质性的意见,助力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基金项目:武昌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金编号:2020JY24。作者单位:武昌工学院会计学院)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模块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ERP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AIS课程探讨
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探讨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独立学院《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