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合作助推新生入园适应

2022-03-07丁立君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入园新生家园

丁立君

摘要:新生入园是学前儿童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集体生活的开始,习惯于原生家庭生活模式的他们,在初入园的适应过程中难免产生诸多问题。但新生入园适应问题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问题,它需要家长与幼儿园的通力合作,故本文将从家园合作入手,为新生入园适应困难的儿童提供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

关键词:家园合作  新生入园适应

从家庭生活迈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无论对幼儿还是家长而言,都是一次巨大的心理挑战。这种挑战更多表现在入园焦虑和幼儿入园适应两个方面,这是自身周围环境骤变和已有习惯性生活进程被迫打断所带来的发展性危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当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如果家园配合默契,彼此支持, 幼儿便可以稳步度过入园危机并逐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所以,根植于理解认同的基础上,家园携手形成教育合力,对于新生入园的适应性是至关重要的。

一、前瞻性接触,获得家长认可

家长与幼儿园初次接触的状态会关系到家长对幼儿园的认可程度,关系到后期家园合作的质量,所以作为幼儿园来讲,除了做好常规的入园准备工作之外,还需要用新生家长见面会这样一个形式,充分做好迎接新生入园的心理准备。此外,在家园接触之初,幼儿园需要用专业理念赢得家长的认可,用专业能力赢得家长的信任。新生入园的前瞻性引领工作主要包括幼儿园的准备工作和家园初次见面。

1.园所准备工作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要取得家长的认可,赢得家长的信任,就必须注重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充分借助可感知的环境,让抽象的办园理念具体化,形象化。因此,幼儿园可以利用园所对外宣传栏、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以此来彰显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特色以及科学的的家庭教育观念等等,让新生家长对幼儿园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另外,也可以听过发放《新生入园手册》,让新生家长对幼儿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且对新生入园后可能发生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积极应对。

2.新生家长见面会

新生家长见面会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解决家长的分离焦虑,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幼儿入园生活和教育,让家长明白幼儿园是幼儿从自然人进入到社会人转变的重要过程。幼儿将在园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通过系统的学习,获得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生活技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最终形成基本的规则意识及社会性交往能力。其次,要让家长明确认识到幼儿园生活是全方位打造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平台,是为幼儿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掌握与同伴和谐相处的引路人。

二、专业性引领,获得家长信任

1.新生家长座谈会

新生家长座谈会是将新生家长担忧的问题,用专业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式呈现给家长,让家长用理性、常态的眼光看待新生入园的这一平常现象。新生入园后,家长心理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其中包括担心孩子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不足,或者是对班级教师不信任,或者是缺乏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技巧等等。幼儿园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新生家长座谈会的形式,用专业知识引领家长思想,做到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

2.新生调查问卷

为了准确把握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家庭环境和特殊习惯等基本信息,教师可在幼儿入园前制作一份涵盖幼儿信息的调查表格,并要求家长根据问卷内容与幼儿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沟通交流,并将幼儿的想法记录下来,为下一步有的放矢的工作打好基础。这种工作方法不仅让家长对教师细致入微的工作,和对幼儿心理的关爱感到温馨,更重要的是加速了教师对不同成长环境下幼儿方方面面的全面掌控、了解的速度,在新生幼儿因分离焦虑而发生哭闹行为,使教师可以通过掌控了解的信息对幼儿进行准确的交流和安抚,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深受教师的喜爱与关注,让幼儿在浓浓的关爱之情中缓解分离焦虑和对新环境的诸多不适。

三、适应性增强,缓解入园焦虑

1.班级家长会

班级的新生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的第一次正式见面,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班级的教育目标,争取家园配合,共同帮助幼儿提升自理能力,促进家园之间互信互助的良好关系,教师还应该帮助家长成立家委会,促进家长与班级之间的联系。

2.多种交流平台

教师还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教师更为周全的了解照顾幼儿的一日生活提供了准确的导向目标,另外,教师也可充分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幼儿的时间与其进行密切交流,以便教师对幼儿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且有針对性的对幼儿的生活行为进行观察和督促。

四、结束语

新生入园是一份艰巨而细致的工作,其主要工作是幼儿提升家长教育观念,寻求家长支持,以实现一致有效的家园共育,最终达到帮助幼儿提升能力及信心,缓解焦虑,顺利入园的目的。关注新生入园这个环节是确保新生入园幼儿平稳过渡的重要节点,这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开动脑筋,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既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参与性,又要及时关注到每一个幼儿,将教师、家长和幼儿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助力新生入园适应。

参考文献:

1.孔凡云,刘捷.幼儿园新生入园“三部曲”[J].学前教育研究,2019,(2).

2.孙梦.从养成教育入手有效缓解小班新生的入园焦虑[J].儿童与健康,2017,(11).

猜你喜欢

入园新生家园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重获新生 庇佑
新生月赛优秀作品
枯蓬新生
梦中家园
新生
温馨家园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