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英语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2022-03-07何来定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英语教育教师

何来定

一、高中英语教师人格魅力的含义

美国著名诗人普拉斯曾说过:“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而具有这样一种品质的人,一定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具有这种品质的教师,必然是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学记》)。

所谓教师的人格,是指教师作为教育职业活动的总体,在其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优良的情感意志、合理的智能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行为的倾向性,它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英语专业文化素质及与之相关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所谓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对学生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站在讲台上能说着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给学生带来一种不同于其它学科的风味,学生能不沉浸其中,享受一种文化大餐,而其乐无穷吗?教师的学问越高,人格魅力就越大,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越强,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越好。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英语教学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也给了教师一个展现其人格魅力的大舞台。因为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的过程,其中包括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等心理活动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情感、教师的性格和意志都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学生。英语教师的人格力量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 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德的魅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高度概括。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他们往往把教师言行举止作为自己仿效的榜样。因此,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健全的人格素养,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友善关爱,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

“爱”是师德最本质的内涵,是师德的灵魂。肖川先生说过:“爱心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关爱孩子,就远离了责问,点亮了心灯;关爱孩子,就远离了抱怨,多了份宽容。所以说,教师必须是多情的,即使很严肃、很严厉时也应使心中有热度。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爱是蕴含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一种博大而深沉的爱,它是教师高尚情感的结晶,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平时我能真诚待人,关爱学生,严于律己,始终让自己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以愉快、乐观、奋发向上的状态,去感染、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这样我不仅从学习上还从生活上去关爱学生,从而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喜爱,因此学生也很喜欢我所教的学科——英语。

教师要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还必须要为人师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必须言行一致。言传身教,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献身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因此,在生活中我注重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追求真、善、美,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在日常的教学和工作中努力做到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表里如一,诚实正直,团结协作,谦虚谨慎。有一次,课堂中不小心写错了一个单词在黑板上,其中一个学生提醒了我,我便马上纠正并做了自我批评,解释说老师也不是神,也有犯错的时候,所以引导学生对待知识要用批判态度,以提高辨别能力,这样才能学好;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要去指责别人,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地把自己的事做到尽善尽美。平时我总是以这样的态度和处事方式去影响我的学生。

2.情感的魅力

英语教育家罗素曾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地或自由的发展。”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喜欢窗口是当代教师的神圣职责。美好的人生是由爱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职业的使命感。有了这份爱,教师才不会对学生产生居高临下的厌烦,不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和放弃;有了这份爱,教师才能对全体学生满怀美好而殷切的希望,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让每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享受到教师的雨露,用自己的信任﹑关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创造欲。教学中的情感魅力是是教师素质不朽的精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之一。在现代社会,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不仅仅需要学生尊重教师,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重,使師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

当前,我们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是学生难教,教师难做,师生之间缺乏亲密合作的和谐关系,教学活动得不到有效的开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尤为重要。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唯我独尊”。应当建立朋友式的关系,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可以互相交换意见,互相探讨问题,教学相长。首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并消除防御机制。人都有自尊心和自觉能动性,只有受到尊重信任,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苏联教育学家马卡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尊重学生意味着应当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歧视、不讽刺挖苦,更不训斥体罚学生。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平等对待学生,象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灵。有些时候碰到调皮捣蛋的学生确实令人气恼,但要注意处理的方式,不能一味粗暴责骂。我每遇到在课堂上开小差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不是严厉批评,而是以眼神制止或走到其身边,轻敲其课桌表示无言警告,这比当众喝斥批评更有效多了。所以,教师对学生应当尊重信任,才能以情营情、以情促知,有利于师生情感互动,心灵沟通。

3.知识的魅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高度概括。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他们往往把教师言行举止作为自己仿效的榜样。因此,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健全的人格素养,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友善关爱,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

一般来说,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中长大的,他们也就不可避免的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英语作为一种人文科学,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渗透西方文化,而这两种文化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内心感受、个人情操、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而西方文化则注重客观世界、讲究逻辑分析、尊重人本身、追求客观真理等。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这些文化差异,形成或闭关自守、夜郎自大;或一味崇洋媚外,丧失民族自尊等,都会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带来不良影响。而英语教师如果对这两种文化的差异胸中有数,做到为我所用,对学生引导得当,则可避害趋利,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开放的、现代化的文化价值观,而且大大增加了教学素材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学效果更好。

因此,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必须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荡漾在中西文化的海洋之中,尽情汲收中西文化的精华和养分,引导他们逐步形成现代化的文化价值观。站在这样的高度处理教学素材,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尽量“学贯中西”,才能在处理教学素材时做到举重若轻,旁征博引而不偏离主题,让学生于兴趣盎然之中既学习了英语知识又丰富了文化底蕴。

4.语言的魅力

英语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同时,相应的“Body Language”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和感召力。通过语言的表达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与你产生共鸣。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有一口流利的英语,为自己赢来钦慕和渴求的目光。教师的语言还要宽厚、幽默,决不能带有讽刺和挖苦,要批评中有激励、鼓励中有希望,让学生感到教师永远对他们充满了希望。

5.教学的魅力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在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教师不但要拥有一桶水,更要成为一眼清泉!作为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有宽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还要有流畅地道的口语、瞬间即成的简笔绘画能力、精通几个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终身学习,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同时要注重文理渗透,文理补充,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展现教师的博学精深,多才多能,让你的教学象磁铁一样对学生永远都有吸引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永远处于兴奋状态。

三、教师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方法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无穷的,作为教师应重视自己的人格魅力的修养,懂得怎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从情感体验上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认为,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影响学生:

首先,以真挚的爱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

“师爱”是教师必备的人格内容,是教师最基本的心理品质,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凡是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孔子有“君子学道则爱人”之语。孟子以 “仁爱”治天下,对学生何尝又不是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他一生中最可贵的东西就是热爱儿童。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曹铁云、张玉仁等,在他们的成功经验中无不谈及对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民主和人道的时代,教师只有理性地分析不同的学生的心理,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也只有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学生,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以高尚的品质去陶冶学生的情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教会学生做人,这就需要教师“身正为范”,教师的高尚品质会对学生的情操起到熏陶的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大公无私、诚实守信、和蔼谦逊、勤奋敬业、团结协作等品质,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接触中,受到感染和启示。“温、良、恭、俭、让”是孔子所提倡的,今天辩证地看也不失为传统美德,教师的身上若具有这些品质,对学生和谐地与人相处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当今独生子女社会,在一个班集体中,大多数学生个性都特别突出,而这种突出的个性,多是自我意识太强、专横独断的表现,需要教师以成熟的道德品质去平和、去中和、去协调、去感染。这种影响产生的效果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能代替的,它會让学生心中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价值判断。

再次,以优雅的行为去潜化学生的习惯。

优雅的言谈举止是一个人气质美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内在美的外化,作为教师应在这方面努力严格要求和完善自己,“身教重于言传”。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道,学生们连老师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这表现出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许多学生在日常行为方面做得很差,老师天天强调,但不见效果,究其原因是有些教师自己在这些方面不检点,乱扔粉笔头,随地吐痰,写字潦草,上课两手叉腰、接打手机,言语不文明等不良习惯,对学生造成负面的消极影响。其实,教师优雅的行为之美也是其美好心灵的外化。一个着装大方优雅、言谈风趣、表情丰富、举止得体的教师往往给学生美感受,使不少学生产生“偶像感”,不自觉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和教育,改变着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最后,以渊博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会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但当教师的“道”不“精” 、不“深” 时,学生势必会产生怀疑,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人格修养,达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渊博的知识不仅是书本知识,还应包含能引导学生轻松愉悦地接受新知识,在学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方法。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遨游知识的海洋时,他们会感到浩瀚无比、缤纷绚丽,定会激起他们刻苦奋进、扬帆前行的豪情壮志。

总而言之,英语课堂教学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课堂是展现当代教师风采的最好的舞台。美好的心灵,得体的仪表,可贵的敬业精神和精深的学识素养,幽默风趣的语言共同铸成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也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教育,就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延续。因此,我们要在每个学生心中撒下爱,并播下诚实、正直、善良的种子,将整个师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让这份爱感染他们、激励他们、教育他们、造就他们。同时,教师正是凭借这种人格魅力,利用有效的方法去吸引学生、打动学生、塑造学生,使那些幼稚无知的孩子一步步走向知识的殿堂。

猜你喜欢

英语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