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课有感:《问题的解决》能解决很多问题

2022-03-07朱瑞霞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讲题解决问题思维

朱瑞霞

本学期,学校根据上级精神着力打造“五会课堂”。 即:培养学生课堂上会看、会听、会想、会说、会问的好习惯。于是,我们学校教研室组织了全体数学老师进行学习,观摩了名师课堂教学。

此次观摩听课给我最深刻的要属于萍老师执教的《问题的解决》这一节课。早就耳闻于老师在教育界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专家型的数学教师。我很庆幸能听到于老师的课,她对“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对“五会课堂”有自己独到的深刻的认知和见解。于是,我怀着十分敬佩的心情,非常认真的听完了这节课。

于老师的教学向来以轻松幽默而出名,在这节《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中,这个优点被继续发扬。在整节课中,教师教学的语言和语气都非常风趣、诙谐、轻松、幽默,一下子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气氛显得活跃而有序。

本节课的亮点如下:

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张弛有度。在新课导入部分,教师采用了师生比赛的方法引入新课的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水池里,根据需要挖一块菜地。菜地的长是20米,宽10米。将这块菜地平均分成两份,分别种植西红柿和黄瓜,问种黄瓜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几乎所有的数学问题都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要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和艺术化,故要寻求多样化的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点体现在一个过程中。于老师先是出示一个长方形图片,进行平均分,让学生感知平均分一个长方形是有多种方法的。这是为学生创设的第一个情景。就是想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知问题,这样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得迫切性,老师并不急于让学生得出答案,目的在于以情景为主线,诱导启发了学生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欲望,并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注重了三维空间目标的凸显。

学生从情境图中的信息出发,用一双“会看”的眼睛寻找隐藏的数学信息,从而学会解决问题。

本节课教师的讲解设计,由浅人深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注意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提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矛盾。把握了一条线,以生为本,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整理信息,使学生能合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探究新知。此环节的设计注重的了学生的“会看”,让学生整理出解决问题是有法可循的。在学习完例题1后,适时的加以总结,点明了本课的重、难点,明确了学习目标,使学生及时掌握了解题要点,更利于下面课程中进一步的学习。

本節课于师始终注意让学生自己思考。通过精细的设比如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找一找"、“做一做”、和“填一填”等小环节,让学生的学习得了充分的锻炼并及时的巩固,注意发挥小组互动的作用。

老师的语言准确到位,非常简洁,有思考性,有启发和激励性,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对学生人文知识的教育非常好。要求学生“会说”,首先要求老师“会说”,比如老师说“我先一步,不能顾此失彼啊,有点儿困难,但不能纸上谈兵,没关系勇敢些吧,要付诸现实,试着画一画”,这些有趣味的语言时时刻刻地激励鼓励这孩子们,最后告诉学生,不要是看眼前这一点,善于给自己提问题。把“会问”的教学目标于潜移默化中渗透着。告诉学生只有自己心里始终着有问题要解决,这样才能多方位发散自己的思维。这是我,也是很多老师在设计教学时容易忽视的环节。

化繁为简,分步来解决问题,循序渐进的渗透新知。解决问题的策略里重点的是变化过程这一项,这个课比较有研究价值,很新颖,课题比较好,产生了数学思维魅力,直击问题的本质,数学思维和数学魅力、课堂的设计,到困难的所在,数学研究的方向,联系生活实际,再将整理的复杂方法简单化,将新知和旧知联系起来使教学更加的清晰,学生在严格要自己的同时更容易接受。

众所周知,课堂上还有一个最大的忌讳就是“老师满堂灌”,这样会让学生感到疲劳和厌烦。真正的课堂精彩是学生的精彩,我们培养孩子的思维品质,让孩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于老师在这几方面做的很到位。她不时地让孩子们勇敢地站起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会说”的好习惯的养成,又及时纠正讲题者存在的问题、引导讲题的孩子作适当补充或言语的表达,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于老师时刻注意观察其他孩子的动态,及时关注所有的孩子,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所有到会听课的老师都认为让学生讲题的方式,更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真正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会说”,看似只是说,实则是“五会的结晶”。要会说,首先会看,会想、会听、会问,最后才能表达出来。

于老师致力于课堂评价,课堂上每个学习任务都有活动要求及评级标准,都是针对“五会”能力提升精心设计的。基于综合评价,创新现实情况,借助观察,从学生的视角滋生出目标点和生长点。从教研的视觉抓住本质的特性,让教师的理解,有效的转化为学生的理解,使得《问题的解决》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解决了很多问题。

综上所述,于老师的“五会”课堂通过形象的图形结合,注重打通阻断墙,找到连接点做到了教师聪明的教学,学生智慧的学习,处处彰显了老师教得美丽和学生学得愉悦,值得我们学习。

猜你喜欢

讲题解决问题思维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我的夏天在哪里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讲题”能力的培育
小学生为同学直播讲题
两只想打架的熊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公开课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