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下的听力课

2022-03-07陈慧敏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聚会礼仪注意事项

陈慧敏

听力很难!听力无趣!听力无用!这些信息是我们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在上听力课时学生给出最多的反馈,本文将基于听力课Lesson 2 Special Occasions 分析在新课标背景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如何上一堂有趣、能懂、有效的听力课。

在文章的开端,我先来介绍本节课的背景知识。Lesson 2 Special Occasions包括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通过介绍西方聚会这样一个特殊的场景,来向我们介绍出席这种场景时应该注意的礼仪规范,实现由西方文化向中国文化的迁移与应用;第二课时主要介绍了三个不同的场景,毕业晚会、演讲以及毕业典礼,通过这三个场景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景下如何表达祝贺与感谢。本节课主要聚焦于第一课时,通过介绍西方聚会的礼仪,实现由西方文化向中方文化的迁移。本课时的这篇听力材料是关于聚会话题的访谈,介绍在国外不同场合的派对的注意事项,从而能够说出中国聚会的礼仪。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调动学生兴趣,有效利用材料,提高学生参与度,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首先,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兴趣和已知为基点。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们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始终视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本节课的讲授过程中,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提问Special Occasions 的定义以及事例,激起学生对这一新概念的已知和兴趣。在学生给到Graduation ceremony 和 Wedding时,顺势询问学生我们作为中国人,在参加这些中方的特殊场合聚会时,我们是否有注意事项。通过这样简单的提问,学生很快进入本节课主题,即探究聚会礼仪。在已知中方聚会礼仪的前提下,教师又顺势询问西方的聚会礼仪,从而成功将话题导向本节课所讲西方聚会礼仪。这样通过中方引向西方再由西方回归中方,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聚会礼仪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思考。同样,在课堂落实环节,教师给出两个话题供学生选择并讨论,teacher’s wedding 和 best friend’s birthday, 这两个话题不仅仅是他们所感兴趣且熟悉的,更因为这两个话题分别从正式聚会与非正式聚会呼应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能够有效落实学生课堂所学,而且能够完成学生从中方向西方再向中方的闭环上升学习过程。

其次,教师讲解分步骤由抽象到具体。新课改要求教师进行“探究式地教学”,提倡教师不是简单明了的教案,而是引发、引导学生思考的主导者。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才是,要求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不能讲授式、命令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应当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本节课是一节听力课,听力材料较长,且涉及的方面较广,如果在学生毫无准备、毫无目的地情况下听此材料,有可能会有较差的体验。于是,教师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对听力材料的处理,采用了总分的结构,由泛听到精听。本节听力材料,主要分为听主旨、听主要方面以及听具体信息三大层次,在对每一个层次处理时,教师会将音频播放一次。看似学生听同样的音频三次,但是因为每次都带有不同的任务,所以他们会更专注。因此,教师在这三个活动中,带领着学生一步一步探究聚会的不同方面,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更好地诠释了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最后,学生活动分层次,由小我到大我(self-pair-group),由口头到书面(oral-written)。新课标所提倡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仅体现在教师讲授环节,更多地体现在学生活动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内化、实践与应用,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身份的转变。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中要更多地发挥作用,尤其在听说课上,不仅仅是听的角色,更是说的角色。只有经过这样输入输出的过程,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才能够得以提高。因此,在本节课中,学生的互动一方面体现在小我到大我的转换。小我即学生自己活动。在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去参加一个聚会,因此特来求助学生,给出一些注意事项。教师处于弱势地位时,学生更乐于尽己所能,帮助教师解决困难。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基于思维导图,与自己对话,给出教师相应的建议。另外,同伴交流有助于学生在小范圍内分享双方观点,更好地补充与拓展。于是,在探究中西方聚会差异过程中,学生以同伴交流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活动,很好地发挥了同桌之间的互助作用。最后,在教师给出两个不同场合的聚会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小组内进行分工,基于本节课所学以及学生课外已知,为参加聚会的一方提出合理有用的建议。通过小组活动,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内进行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梳理与内化,也可以借此机会与班级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从而深化认识。因此,本节课的课堂活动由小我到大我的转变,也意味着学生从独立学习到合作学习的成长。另一方面,学生的互动还体现在课堂任务由口头向书面的转变,真正实现课堂听说读写的全面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结合自己所学给出参加聚会注意事项,在课后作业环节,教师即要求学生将课堂所提出的聚会注意事项落实到笔头,真正实现了口头到笔头的转变。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有步骤,有层次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也提升课堂效率,这也正好呼应了我国的新课改提倡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以学生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关注学生已知,探究学生所得的新理念。

猜你喜欢

聚会礼仪注意事项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下雨天的注意事项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生日聚会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