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特色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22-03-06隋雯

医疗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神阙穴恶心穴位

隋雯

九江市中医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晚期,以代谢产物潴留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严重时可累及全身脏器,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由于CRF 需限制钠的摄入,加之受酸碱平衡紊乱等因素影响,患者多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此外,CRF 患者受疾病影响,长期情绪低沉,而负面情绪会造成机体内环境失调,促使体内刺激阈下降和应激性增高,导致交感神经紧张,晚间入睡困难,诱发睡眠障碍[2]。因此,治疗期间有必要向患者提供护理干预,以减轻恶心呕吐症状,缓解负面情绪。中医特色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与中医技术为指导,突出中医特色为主的整体化护理措施[3]。本研究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CRF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CRF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37~66岁,平均(49.68±4.25)岁;病程2~11年,平均(7.13±1.14)年。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34~67岁,平均(50.17±4.33)岁;病程3~13年,平均(7.28±1.4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4]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患者均伴有倦怠乏力、口干咽燥、大便异常等症状;合并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和睡眠质量不佳。排除标准:有抑郁、焦虑史;精神、行为异常;合并恶性肿瘤;合并严重感染、营养不良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向患者提供疾病健康宣教与饮食指导,嘱患者遵医嘱饮食、用药;准确记录患者24 h 出入量,定期测量血压、体重,合并腹水的患者需定期测量腹围;配合情绪疏导、环境等基础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具体如下。(1)穴位按摩:要求患者端坐,取其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穴位,以揉、按、推等手法按摩上述穴位,每个穴位1~2 min,以患者出现酸胀、热麻感觉为宜,3次/d(早、中、晚)。(2)耳穴压豆:患者取坐位,选耳部皮质下、交感、神门、心、肝、肾穴位,配合脾、胃穴,首先用乙醇消毒耳廓及穴位周围皮肤,然后将王不留行籽粘贴在敷贴中间,再用医用胶带固定至上述穴位,缓慢揉搓耳穴贴,以患者出现酸麻胀痛感为宜,单侧耳朵每次按压3 min,双耳共6 min,6 min/次,隔天更换1次王不留行籽。(3)中药洗浴:药方组成包括当归(6 g)、苦参(6 g)、鸡血藤(10 g)、银花藤(10 g)、川芎(5 g)、地肤子(10 g)、黄芪(15 g)、大黄(10 g)、鲜皮(5 g),将上述中药煎煮后取药液备用,每次药浴时木桶中倒入250 ml 药液,然后添加温水至50 L,控制水温在40 ℃左右;指导患者药浴10~30 min,1次/d。(4)穴位敷贴与艾灸:每次中药洗浴后用玄明粉制成的中药贴贴在患者神阙穴,晨起揭下;选择中脘、神阙、关元、气海穴,用艾灸条温和悬灸,艾灸条距离患者皮肤2~3 cm,20 min/次,1次/d。

两组均持续干预10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0 d 后的恶心呕吐症状评分、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1)恶心呕吐症状评分:无恶心呕吐症状,计0分;每日出现1~2次轻微恶心呕吐,不影响进食,计1分;每日出现3次或以上恶心呕吐感觉,影响进食,可耐受,计2分;每日恶心呕吐出现5次以上,影响进食,需鼻饲、静脉营养支持或药物治疗,计3分;恶心呕吐发生频率高,患者不能进食,控制难度大,甚至无法控制,计4分。(2)心理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价,两个量表均包含20个条目,总分均为100分,评分越低提示负面情绪越轻。(3)睡眠质量: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PSQI)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频率等7个条目,分别计0~3分(很好计0分,较好计1分,较差计2分,很差计3分),总分21分,评分越低提示睡眠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恶心呕吐症状评分

干预前,两组恶心呕吐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 d 后,观察组恶心呕吐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恶心呕吐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恶心呕吐症状评分比较(分,±s)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10 d 后tP观察组 443.05±0.181.20±0.1158.1730.000对照组 443.10±0.191.59±0.2829.6010.000 t 1.2678.599 P 0.2080.000

2.2 心理状态、睡眠质量

干预前,两组SAS、SDS、PSQ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 d 后,观察组SAS、SDS、PS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比较(分,±s)

表2 两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比较(分,±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SAS 为焦虑自评量表,SDS 为抑郁自评量表,PSQI 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组别例数SAS 评分干预前干预10 d 后观察组 4459.68±6.1137.58±5.81a对照组4458.76±7.4346.55±6.34a t 0.6346.919 P 0.5280.000组别例数SDS 评分干预前干预10 d 后观察组4457.06±6.1740.88±6.49a对照组4458.44±6.3448.22±5.92a t 1.0355.543 P 0.3040.000组别例数PSQI 评分干预前干预10 d 后观察组4415.32±1.107.38±1.09a对照组4415.78±1.499.15±1.14a t 1.6487.444 P 0.1030.000

3 讨论

CRF 患者体内毒性产物长期潴留及长时间负面情绪,导致机体肝气郁结、疏泄失司,以致气机升降失常,进而诱发恶心呕吐、睡眠障碍等症状[6]。疾病症状会进一步加剧患者的心理、精神困扰,以此形成恶性循环,对疾病预后尤为不利[7]。现代医学对于CRF 的恶心呕吐、睡眠障碍等症状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但效果欠佳。

中医学将CRF 归为“水肿”“消渴”“尿血”等范畴,主要由脏腑功能虚损、情志失调、劳累过度、外邪入侵所致[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10 d 后恶心呕吐症状、SAS、SDS、PS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中医特色护理能够缓解CRF 患者的恶心呕吐、睡眠障碍等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促进疾病转归。穴位按摩通过按压穴位,调节阴阳平衡,促进大脑皮质层功能恢复,进而改善睡眠障碍。《内经》云:“胃不安则卧不眠”。脾胃居中焦,为气机升降枢纽,足三里、三阴交为脾胃经络穴位,以揉、按、推等方式按摩上述穴位,能够有效调理脾胃,恢复气机升降如常,并可通过降逆和胃,以消除或减轻恶心呕吐症状;配合揉按内关与合谷穴位,可进一步缓解呕吐、呃逆等胃疾症状,使得阳入阴而寐[9]。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患病时,可在耳廓上的相应穴区出现反应,采取中医手段刺激这些反应穴区,能够起到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耳穴压豆通过刺激耳穴,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节脏腑功能之功效,从而促进脑部皮质层正常神经调节作用,提升睡眠质量[10]。中药洗浴是用含有药液的水洗浴全身的方式,能够利用水温对人体皮肤及经络穴位的刺激,发挥通行气血、祛风散寒、濡养全身的功效。本研究选取的中药洗浴方中的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苦参、地肤子清热解毒,黄芪补气固表,药力配合热力协同作用,可进一步调整全身阴阳气血,调节脏腑功能,从而缓解恶心呕吐症状,促进患者入眠。神阙穴在脐中央,有固本培元、和胃理肠等功效;玄明粉性寒、味辛、咸,归胃与大肠经,有清热消肿、泻下攻击、润燥软坚、通便之功效,通过玄明粉贴敷神阙穴,能够缓解便秘、消积和胃、宽肠通气,通过调理胃肠功能,减轻消化道不适症状,从而缓解恶心呕吐症状。中脘与神阙穴有调理脾胃、理中焦作用,关元穴有补气回阳、培肾固本作用,气海穴则为气之海;艾叶属温性,有理气血、温经等作用;运用艾叶灸中脘、神阙、关元、气海4穴,可有效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肠道黏膜损伤,从而减轻恶心呕吐症状。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在CRF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利于减轻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缓解其负面情绪,提升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

神阙穴恶心穴位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影响穴位埋线减肥效应的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夏季穴位养心
题出的太恶心
做题做恶心
九蜣两虫散熨贴神阙穴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胃肠胀气的理论探讨
长寿名穴保健康——神阙穴:揭开“命蒂”的奥秘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