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03-06周新华

医疗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三维重建供血肝癌

周新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 (福建厦门 361000)

肝癌是一种发病率高且危害性大的临床外科常见疾病,该病的发生机制较复杂,与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酗酒等因素相关,可使患者出现肝区疼痛与腹胀等临床症状[1]。目前,介入手术是治疗肝癌患者的首选手段,可取得良好的短期疗效,但治疗时应用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难以清晰显示子病灶,可能导致病灶未完全清除,进而降低远期疗效,影响患者预后。旋转DSA 三维重建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能够呈现患者肿瘤供血动脉走行,提供清晰影像,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清晰显示病灶大小、数目、染色程度、分布范围及明确靶病灶供血动脉,尤其是乏血供、隐匿性及较小病灶显影,从而有效避免病灶重叠造成的漏诊,达到精准治疗、改善预后的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探析旋转DSA 三维重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8例; 年龄35~70岁, 平均(52.14±3.04) 岁;Ⅱa 期37例,Ⅱb 期15例,Ⅲb 期8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3]中肝癌的诊断标准;具备肝癌介入治疗指征;认知与意识良好,精神无异常;其他重要器官功能良好;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障碍、传染性疾病;处于肝硬化终末期;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本研究。

1.2 方法

1.2.1 仪器设备

DSA 系统(PHILIPS,UNIQ Clarity FD20/15)、3DRA 工作站(PHILIPS,型号Haswell)、高压注射器(美国LF,型号Illumena)、碘普罗胺注射液[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国药准字H10970165,50 ml:15 g(I)]、探测器(PHILIPS,型号UNIQ Clarity FD20/15)。

1.2.2 操作方法

常规DSA:使用Seldinger 技术对患者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患者以正位为主,必要情况下可增加摄斜位,先实施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再实施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将碘普罗胺注射液作为对比剂,流速为5~6 ml/s,每次剂量为15~18 ml,压限为150~300 PSI,摄影帧数为3~6 fps,成像方式为IADSA,延迟方式为注射延迟,曝光延时为1 s。

旋转DSA 三维重建:首先,在DSA 系统Xper 模块上选择需要做的程序,一般情况下选择Abdomen 3D roll 位,同时清除周围可能对机架运动造成影响的障碍物;其次,升高探测器至最大位置,即SID 最大,并移动床面,确保感兴趣区域位于显示图像的正中央,机架在Store 1按钮闪烁后开始运动,持续按住Recall 1按键,机架自动运动直至结束位置,在Store 1按钮不再闪烁或机架停止运动后,松开Recall 1按键;在Store 2按钮闪烁后,持续按住Recall 2按键,机架自动运动直至开始时的位置,在Store 2按钮不再闪烁或是机架停止运动后,松开Recall 2按键;最后,设定高压注射器的相关参数,将碘普罗胺注射液作为造影剂,分两段注射,第一段流速为12 ml/s,第二段流速为6 ml/s,两段注射总量均为24 ml,曝光延时为1 s,按下手闸或脚闸做曝光旋转处理,完成图像采集,在图像采集结束后,图像自动传输到3DRA 工作站,由3DRA 工作站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包括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与表面阴影遮盖等,对不同后处理工具、阈值进行合理调整,并在任意角度下三维空间内观察患者血管图像。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并比较两种检查的图像质量:图像质量评估标准,不存在异物影或伪影;胶片、检查部位与中心线三者关系明确;可清楚观察组织层次,且组织的清晰度、对比度良好;不存在摄取部位丢失的现象;满足以上4项为甲级片,满足前两项为乙级片,满足后两项为丙级片。(2)记录并比较两种检查的动脉与病灶显示情况:动脉与病灶显示情况包括小病灶侧支循环、小病灶供血动脉、小病灶、侧支循环血管及肿瘤供血动脉显示情况。(3)记录并比较两种检查的肝动脉分级检测情况:1级指肝动脉左右支,2级指肝动脉属支/分支,3/4级指较小区域内肝动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图像质量

旋转DSA 三维重建甲级片多于常规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图像质量比较(例,60例)

2.2 动脉与病灶显示情况

旋转DSA 三维重建小病灶侧支循环、小病灶供血动脉、小病灶与侧支循环血管显示率均高于常规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肿瘤供血动脉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动脉与病灶显示情况比较[例(%),60例]

2.3 肝动脉分级检测情况

旋转DSA 三维重建3/4级肝动脉检出率高于常规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肝动脉分级检测情况比较[例(%),60例]

3 讨论

肝癌介入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利于改善患者症状与病情,但医务人员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全面观察患者癌块周围供血状况,易影响癌细胞的消除,不利于患者预后[4]。以往,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常规DSA 解决上述问题,主要通过X 线投照患者体位,显示出患者供血血管的各项情况,但经过长期实践后发现,肿瘤供血动脉的影像易重叠,且血管图像清晰度低,临床效果欠佳[5]。

旋转DSA 三维重建的优势在于能够获得多角度、多维空间的血管造影图像,有助于医务人员基于最佳位置对血管正常解剖、异常改变情况进行观察,且可观测到隐蔽小病灶的供血及循环情况,进而提升病变血管的显示率[6-7]。本研究结果显示,旋转DSA 三维重建甲级片多于常规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DSA 三维重建小病灶侧支循环、小病灶供血动脉、小病灶与侧支循环血管显示率均高于常规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肿瘤供血动脉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为,旋转DSA 三维重建是通过二次旋转化DSA 采集图像,向工作站传送图像后再做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与表面阴影遮盖等处理,可提供丰富、准确的影像学信息,保证图像的清晰度[8]。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旋转DSA 三维重建3/4级肝动脉检出率高于常规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为,旋转DSA 三维重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C 形臂环绕患者机体进行旋转,这一操作可以获得病灶充盈像、减影像,清晰显示出患者供血血管、肿瘤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呈现出患者肿瘤病灶的微细结构[9-10]。此外,常规DSA 还存在插管困难的不足之处,而旋转DSA 三维重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有效提升患者舒适度,促进后续治疗的顺利开展[11-12]。

综上所述,应用旋转DSA 三维重建于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可提升图像质量,帮助医务人员精确显示患者肿瘤供血动脉等情况,为下一步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三维重建供血肝癌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三维重建的飞机机动动作库设计与可视化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辣语
互联网全息位置地图迭加协议与建模制图技术
光编码技术在犯罪现场重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