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VC的铁路供电管理系统设计

2022-03-05吴佳旭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2期
关键词:接触网视图管理系统

吴佳旭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

1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铁路供电段在网络应用以及信息共享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就当下的现状而言,部分信息管理系统由于使用时间已经较长,同时,铁路电力方面的需求也在持续变化,因此,原本的管理系统已经难以完全满足现实需求,部分管理系统在兼容性方面存在较大的漏洞,不仅移植难度较大,而且系统更新、升级以及维护方面也已到达瓶颈。此外,部分铁路供电段采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只能满足部分业务需求,在处理实际业务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无法实现信息高效共享与利用。考虑供电管理单位具体业务的需求,基于MVC 模式设计一套新的铁路供电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相关数据信息,实现管理决策的自动化、智能化,推动铁路供电管理单位业务活动规范化、集成化以及信息化发展。

2 MVC模式概述

MVC 模式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由3 部分构成:Model(模型)、View(视图)以及Controller(控制器),该模式采用一种业务逻辑和数据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将业务逻辑聚集到一个部件里面,在界面和用户围绕数据的交互功能被改进和个性化定制的同时,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被广泛应用于网页设计中。MVC 模式的运行过程如下:由控制器负责接收用户请求,并根据请求类型调用对应的模型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由模型将结果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则将结果反馈至对应的视图,最终,用户可以在客户端看到相应的信息。模型对应的是软件程序中的数据逻辑部分,主要负责从数据库中存取数据;视图对应的是软件程序中的数据显示部分,其主要根据模型数据进行创建;控制器对应的是软件程序当中的数据交互部分,主要负责向模型发送请求、用户输入以及从视图当中读取数据信息。

MVC 模式的优点表现在以下4 个方面:

1)低耦合性。业务层与视图层相分离,可以在不改变模型与控制器代码的情况下改变视图层,这就意味着当铁路电力业务发展变化时,只需要改变模型层即可。

2)高适用性与重用性。MVC 模式可以允许用户使用多种不同视图访问同一个服务器代码,包括无线浏览器与Web 浏览器,适用性较广[1]。

3)可维护性好、开发周期短。MVC 模式降低了用户接口开发以及维护的技术难度,整体开发周期较短,而且维护性较好,同时,由于业务层与视图层相分离,使得修改以及维护更加便捷、容易。

4)部署更为合理。由于采用MVC 模式可有效缩短开发时间,因此,程序员就可以将工作重心集中在业务逻辑部分,而界面程序员则可以集中精力在软件表现形式方面。

3 铁路供电段业务活动以及供电管理系统设计目标

3.1 供电段业务活动

铁路供电管理由各供电段负责。供电段在整个铁路系统内属于基层单位,主要负责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建设以及维修管理,配电所、变电所以及分区接触网供电工作,以及铁路电力设备计划性检修以及事故抢修活动的指挥。供电段通常处于铁路的核心枢纽位置,作业区靠近大型车站周围,以便及时开展铁路电力设备维护管理以及接触网检修等工作。供电段的主要业务活动就是负责供电段管辖范围内电力系统的管理,包括分区所、开闭所、牵引变电所、接触网以及AT(自耦变压器)所等。具体工作内容是日常运行管理、计划性检修、日常维护保养以及设备测试等。此外,当辖区范围内发生供电识别故障时,需要及时确定故障源并组织作业人员参与抢修,快速恢复正常供电,确保铁路电力系统正常发挥作用。

3.2 供电管理系统设计目标

铁路供电管理系统主要是服务于铁路供电段的日常工作,因此,在设计上必须体现良好的适用性,高度契合铁路供电段的业务活动需求,同时,也要创造较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基于铁路供电段电力业务活动的需求,在供电管理系统设计中制定如下目标:

1)技术先进,即设计开发本系统应采用当前先进的技术手段,系统应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需要注意的是,技术手段的选择应以系统实际需求为准,避免因过分强调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延长开发周期。

2)权限管理精确,即根据供电管理系统用户进行权限分配,不同用户群体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这样不仅便于各种业务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能有效避免违规操作以及信息泄漏的问题。

3)融入以人为本理念,即在系统设计中应以用户满意为最高追求,切实满足用户的需求,让用户用得安心、舒心。这就要求系统设计开发人员需要与用户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和分析用户的需求。

4)开发设计的供电管理系统不仅要满足当下铁路电力业务的需求,同时,系统还需要扩展性需求,以便根据后续业务需求变化更新和升级系统,提高系统的适应性[2]。

5)实用性目标,即基于MVC 的铁路供电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要从铁路行业的实际业务需求、人员情况、技术资源等众多因素考虑。软件设计时,一方面要使所开发的系统人机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另一方面要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4 基于MVC的铁路供电管理系统设计

4.1 系统结构

以软件工程设计思想为指导,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构建安全、高效的供电管理系统平台,开发出一个实用性好、可靠性高的铁路供电管理系统。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3 方面原则:

1)可靠性原则,这是供电管理系统的基础性要求,也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要求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系统故障率[3]。

2)先进性原则,设计开发铁路供电管理系统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铁路电力业务活动,因此,在系统设计上必须要具备先进性、前沿性,不仅要代表当下最高水平,同时,也要考虑到铁路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3)安全性原则,这是所有软件程序设计必须遵循的基础性原则,铁路供电管理系统设计也不例外,必须要有效保障系统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以及数据安全。根据国铁集团对于供电调度方面的标准规范,系统服务器以及数据服务器均选择放置在铁路供电段机房,并采用局域网实现路局、供电段用户的连接,最终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

4.2 系统功能设计

4.2.1 人事信息系统

人事信息系统主要管理人事基础信息,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对人事信息的修改、增删等,具体功能主要涵盖以下3个方面:

1)人事信息添加,系统支持单一以及批量添加人事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民族、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工种以及安全等级等。

2)人事信息修改、删除以及查询,系统支持具有相应权限的用户对人事信息进行修改、删除,同时也支持查询基础人事信息。

3)人员考核以及人事调动,系统支持供电段人事科对所属人员进行考核以及人事调动。

4.2.2 设备信息系统

设备信息系统主要是对供电段所属各项设备进行管理,根据设备类别、功能等实施分类管理,从而实现自动化设备管理,降低设备管理成本,提升设备管理水平。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范围包括接触网设备、变配电所设备,涵盖了供电段所有设备信息,可以为设备维护保养、维修更换提供数据支持。

4.2.3 地图信息系统

在本系统设计中,结合高德地图提供的地图服务设计了地图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反映接触网设备检修状态;可以帮助维修作业人员快速、精准地定位故障点,从而争取更多的抢修时间。根据实际要求,在基础信息配置对应的车间工区的经纬度在地图上进行显示。用户通过查询功能可以准确地定位到相关联的位置。该模块可以与接触网运行检修系统、问题库系统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比较直观地显示对接触网、变电设备进行检修,在检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直接纳入问题库中。

4.2.4 管理制度系统

管理制度系统主要是收录供电段业务活动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支持在不同工况下在线浏览、下载等服务。根据制度类别、级别进行分类管理,供电段职工可以根据上级要求以及自身需求进行查阅,从而明确岗位职责以及操作规范等。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4.3.1 设计原则

关于供电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系统数据库开发设计的时间不低于系统整体开发时间的40%。数据库的设计直观地反映了用户需求,要求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反复与用户进行沟通,明确各项需求并全部体现在数据库设计中;若需求暂时不明确,则必须存在不确定因素,并在设计中保留可更改的字段。

2)系统数据库设计要综合考虑系统运转、中专数据、表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模块交互等多方面因素,不能仅局限于页面演示版(demo)表面。设计开发人员必须认识到系统数据库设计并非单纯的基础数据存储,还涉及逻辑数据存储的问题。

3)系统数据库设计需要解决效率以及优化问题,系统数据库设计应实现以最少量的表、最简单的表关系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

4.3.2 概念模型设计

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需要将客观存在转化为计算机语言,这会使设计开发人员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细节限制上,很难将精力集中于信息处理结构方面,因此,考虑从数据观点出发,通过观察分析系统数据采集、存储以及传输等环节,构建1个逻辑结构即概念模型。概念模型通常以E-R(Eni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实体-联系)图表示,其涵盖3 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实体、属性以及联系,其中,实体通常以矩形表示,属性相同的实体在特征与性质方面也具备统一性,可以采用实体名称即属性特征集合抽象同类型实体。属性通常以椭圆表示,并采用无向边将其与对应实体连接,表现的是该实体的某一种特性,而一个实体可以由多个属性刻画,相互之间以无向边连接。联系通常以菱形表示,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关系,菱形内标注的是联系名称,其与实体之间以无向边联系。如图1所示为本系统部门、职工E-R 图。

图1 部门、职工E-R图

4.3.3 物理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属于数据库设计开发的后半部分,所谓物理结构设计就是将某个特定逻辑结构应用到具体环境当中,逻辑数据模型需要选择一个具体运行环境,这个运行环境提供了存储数据结构以及存储数据方法,此过程就是物理结构设计。

4.3.4 代码结构设计

编码是软件程序设计开发的关键性环节,是系统设计构想的具体实现过程,其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效果。系统设计构想不同,则代码量也会表现出较大差异,为确保系统设计开发进度以及质量,需要根据系统模块将设计开发人员进行分组,各自负责相应模块代码编写,但所有设计开发人员必须遵循统一的编码规范,这样便于系统后期的维护,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时间。

5 结语

通过对铁路供电段电力业务需求进行分析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MVC 模式的铁路供电管理系统,本系统兼容性、稳定性良好,部署较为便捷,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极大地便捷了铁路电力业务活动。

猜你喜欢

接触网视图管理系统
BIM技术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为开通打下基础!这条国际铁路完成接触网平推验收
浅述如何做好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监理工作
中老铁路两国同步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第一线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视图
Y—20重型运输机多视图
SA2型76毫米车载高炮多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