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点解决模式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2022-03-04崔海燕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雪宫中学2554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后进生解决问题群体

崔海燕(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雪宫中学 255400)

升入初中以后,学生的学业压力逐渐增大,加上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自身性格的影响,使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亮起了红灯,最为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情绪低落、脾气暴躁、失眠抑郁等,这些症状的出现不仅使学习成绩大幅下滑,同时也给学生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基于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考虑,心理健康教师应当采用焦点解决模式,改变这一群体的现状,使这一学生群体能够主动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一系列自愈方法构建一道强大的心理防线,进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积极努力前行。

一、连续反问,正向反馈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得越加复杂,“情绪化”表现得越加明显,于是,多数学生开始进入青春叛逆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性格、心理、行为都发生了本质变化,最为明显的变化是部分学生的性格变得偏激,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持有一种消极态度,甚至有的学生变得内向、抑郁、不善与人交流,久而久之,便患上了心理疾病。一旦学生出现上述症状,不仅影响学习成绩,并且个人未来发展也将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健康教师应当采用焦点解决模式,将学生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然后通过面对面交流、心对心沟通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多数学生不善言谈、不善表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获取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进而严重影响师生间的沟通效果。因此,在开始交流之前,教师可以释放一些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信息,刺激学生的语言支配神经,让学生将此时此刻的想法和盘托出。教师作为倾听者,应当充分理解学生的切身感受,耐心倾听学生所表达的内容,最后通过一针见血的点评与反馈,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解决问题的契机。

以性格内向、行事偏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为例,针对这一群体,教师首先应当创设一个适合双方沟通和交流的环境,这样既顾及了学生的尊严,又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然后,教师应当从解决问题角度出发,利用反问的形式促使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师:“班级的每一名同学共同组成一个集体,如果与这个集体脱离,其他同学会怎么想?有很多科学家性格比较内向,多数时间他们都沉默不语,而你沉默的动机是什么?”通过这种反问的形式,学生能够意识到再继续沉默下去,只会让教师产生误解,因此,学生将有90%以上的概率向教师“澄清”事实。比如,学生给出的理由是“我不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我喜欢自己一个人”,这种回答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包含的信息量较少,对问题的解决也没有丝毫帮助,于是教师可以继续反问:“难道有人欺负你?”学生:“没有,我不喜欢热闹,我喜欢安静。”教师:“其实,你可以想一想,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离不开团队合作的力量,科学家成功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技术团队,文学家成功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读者团队,奥运健儿成功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教练团队与陪练团队。如果你想取得成功,背后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强大的学生团队的支持?”教师通过连续反问的方式,学生将快速进入“自我反思”状态。在反思过程中,学生能意识到教师的问话所诠释出来的道理,然后慢慢适应集体生活,感受集体生活所带来的温暖和乐趣。

可见,利用一系列的反问句式与学生沟通,能够快速攻破学生的心理防线,使学生能够将心里积蓄的主观想法释放出来。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表述的内容组织接下来的反问语言。当师生间的沟通过程告一段落,教师可以利用3~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心理状态、个人情绪的转变做出评价,并将评价结论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评价内容应当以正向激励为主,保证评价语言能够激发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达到自主解决问题的目的,也能够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二、捕捉例外,树立榜样

学生的成长与外界环境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如果学生所处的环境充满积极向上的要素,那么学生也会受到熏陶和感染而变得开朗、阳光,如果学生所处的环境充满消极萎靡的要素,那么学生自然会堕落消极。基于这一思想,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师应当善于捕捉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学生个例,然后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引领和带动其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通过个人潜能与强大的内心,一步步走出阴暗面,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智能手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虽然各学校规定中学生不允许携带手机进校园,但很多学生几乎将全部的业余休息时间花费在手机网游上面。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脾气变得暴躁,甚至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完全将教师的话当成耳边风,脑子里装的、心里想的都是手机网游的画面。为了帮助学生戒掉“网瘾”,摆脱“网游”的束缚,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师可以利用焦点解决模式,在班级内部寻找正向“典型”与“例外”,然后将其作为全班同学效仿与学习的榜样,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将正能量传递给其他同学。比如,教师可以将平时学习成绩优异、课堂表现积极、精神状态好、克制力强的学生作为优秀典型,并给学生创造一个讲述自己亲身经历,传授学习经验的机会,同时,针对如何远离网络游戏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与观点。

从学生的表述内容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意识到网络游戏的危害性。这种直白的表述,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是对学生的内心也产生了一种鞭策作用,而这根“鞭子”恰恰是榜样力量所带来的一种正向的鼓舞力与感召力,在这种力量的激发和带动下,那些对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学生自然可以将更加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因此,这种没有伪装、没有掩饰的真实表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在能量,使学生的自制力与自控力得到充分展现,进而主动解决因为沉溺网络游戏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另外,由于焦点解决模式所对应的解决问题的对象是“当事人”本身,只有“当事人”能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能不依赖别人的劝导与开解而自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则需要借助一种中间介质给“当事人”输送“催化剂与正能量”,而榜样的力量正是这种中间介质。“当事人”通过这种正向引导、刺激与鼓舞,内心将慢慢变得强大,意志将慢慢变得坚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身的克制力与自我约束力也将逐步增强,久而久之,也会寻找到一条正确与快速解决问题的路径。

三、精诚协作,危机干预

焦点解决模式依靠的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师与当事人的力量,同时也需要班级全体同学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依靠集体协作方式所产生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教育家陶行知的《新教育》论著中也得到印证:“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筑在互助的友谊上,凡是同志,都是朋友,便当互助,倘不互助,就不是朋友,便不是同志。在学校中不能共同做事,一到社会也是不能的。所以要国民有共和的精神,先要学生有共和的精神,先要使他有共同的生活,有互助的力量。”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这一资源,通过设置协作讨论小组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形成一种默契的交流氛围,然后使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能够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后进生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为例,一般情况下,后进生所占的比例在10%左右,这一群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习成绩差、课堂表现差、精神状态差,并且少数后进生在家长与教师施加的双重压力下,慢慢变得抑郁和烦躁。如果不及时对学生心理进行干预,心理疾病的症状也将越来越严重,进而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诸多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3~4个讨论小组,然后由小组成员对小组当中的后进生这一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干预,为了增强干预效果,教师应当事先设置一些“干预性问题”,比如“学习不一定有出路,但是不学习就一定没有出路,这句话所诠释的道理是什么?如果学习能够给自己带来一个美好的前程,那么学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现如今,社会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如果学习成绩优秀,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果学习成绩差,个人就业形势也将变得更加严峻,你认可这样的理论吗?你的想法和看法是什么?”通过这些“干预性问题”的提出,能够深刻洞察后进生这一学生群体的内心,并且在小组成员的精诚协作下,这一群体将毫无避讳地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然后小组成员可以齐心协力帮助后进生摆脱心理阴影,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发挥小组成员的合力,心理存在问题的后进生能够主动陈述自己的想法,当这种想法被分享出来以后,小组成员将利用一些带有激励口吻的话语,感染和打动后进生这一学生群体。在这种激励效能充分发挥正向的、积极引领与带动作用时,后进生也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四、结语

焦点解决模式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运用,一方面给中学生创造了释放自身正能量、自我调节、自我疗伤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解决问题的主体对象转向“当事人”,而心理健康教师则扮演辅助引导与帮扶的角色。因此,这种聚焦“当事人”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是培养积极健康心态、促进正确价值观形成的一条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后进生解决问题群体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