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视角下好教师的标准

2022-03-04王文超

教育观察 2022年6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语言

王文超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10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1]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者和示范者,这充分说明幼儿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而获得幼儿喜欢的教师更有利于对幼儿实施教育,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研究幼儿视角下好教师的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幼儿作为教育主体对教师的评价和需要,也可以反映出生活中幼儿教师角色的现状和幼儿对幼儿教师角色的期待,对幼儿教师今后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教师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提出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教育和能力建立及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同时,幼儿在幼儿园里与幼儿教师接触时间最长也最频繁,因此,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但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评价大多以成人的视角和幼儿的发展水平展开,很少有研究站在幼儿的视角去评价幼儿教师。幼儿是幼儿园主要活动的承受者,他们会基于自己的观察和亲身经历对幼儿教师产生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而幼儿眼中的好教师更有利于教育效果的发挥。本研究主要通过访谈法来研究幼儿对好教师的认知和期望。在访谈过程中,通过较为简单的访谈问题能够让幼儿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幼儿对幼儿教师的需求,这对幼儿教师今后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教师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过程

(一)被试选取

本研究随机选取山东省聊城市X幼儿园内的90名幼儿作为被试,通过访谈法对其进行研究。小班(平均年龄3.5岁)、中班(平均年龄4.7岁)和大班(平均年龄5.5岁)各年龄阶段随机抽取幼儿30名,每班男女各15名,共90名幼儿。

(二)研究过程

1.自由谈话

首先与幼儿相处一段时间,来增进与幼儿的亲密感,消除彼此间的隔阂。采用访谈法对幼儿进行访谈。“老师一天在幼儿园做好多事情,你还记得都有哪些事情吗?”“你喜欢男老师多一点还是女老师多一点呢?为什么?”

2.创设情境

采用如下引导语:“小朋友,有没有看过动画片《猪猪侠》?里面你最喜欢谁?最近猪猪侠和迷糊博士发明了一种‘老师机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定制一名好老师,可是猪猪侠不知道什么样的老师是一名好老师,你愿不愿意帮帮猪猪侠?可不可以给猪猪侠分享一下你想象的好老师是什么样子的?”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访谈。

3.正式访谈

本访谈采取每名幼儿单独进行的方式,分别针对教师外在形象、教师行为举止、教师语言、教师的教育能力设计访谈问题。在访谈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加以主观意识的干扰,要在情境中为幼儿提供必要的语言引导,使语言表达尽量清晰简单,方便幼儿的理解和作答。遇到幼儿有积极表达欲望的,要在恰当的时候对幼儿进行适时的追问和对问题进行调整,并及时记录幼儿的回答和幼儿的分析。

4.资料整理分析

多次反复阅读研究调查中所获得的原始资料,对幼儿的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幼儿视角下的教师外在形象

1.幼儿更偏爱女教师

通过对幼儿的访谈发现,幼儿在幼儿教师的性别上更偏爱女教师:有63.7%的幼儿喜欢女教师,有32.4%的幼儿偏爱男教师,有3.9%的幼儿既喜欢男教师也喜欢女教师。

笔者询问幼儿更偏爱女教师的原因,在幼儿的回答中可以得出幼儿偏爱女教师的原因有:女教师美丽漂亮,女教师温柔细心,女教师掌握较多的教育技能,幼儿教师大多为女性。而幼儿喜欢男教师的原因有:男教师英俊帅气,男教师有优秀的体育技能,男教师风趣幽默。当追问幼儿为什么既喜欢男教师也喜欢女教师时,他们的回答基本上可以归入以上的原因之中,也有少部分幼儿回答不上具体的原因。

2.幼儿更偏爱外在形象好的教师

幼儿更喜欢长头发、高个子、瘦瘦的、戴眼镜、穿着鲜艳的教师。

笔者发现有68.8%的幼儿更喜欢教师有长长的头发,有63.2%的幼儿偏爱高个子的教师,52.2%的幼儿更喜欢偏瘦的教师,56.3%的幼儿更偏爱戴眼镜的教师,72.3%的幼儿更喜欢教师穿着鲜艳的衣服。另有13%的幼儿对教师的头发长短没有具体要求,15.5%的幼儿对教师的身高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期待,10.4%的幼儿偏爱不胖不瘦的教师,18.9%的幼儿对教师是否佩戴眼镜没有具体要求,4.1%的幼儿对教师的穿着没有明确要求。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幼儿心目中理想的教师是长发、高个子、瘦瘦的、戴眼镜、穿衣鲜艳的样子。

在追问幼儿原因时,大部分幼儿认为自己所选择的教师形象是漂亮的、好看的。可以看出幼儿喜欢好看、漂亮的教师,而幼儿回答中的“好看”“漂亮”是以幼儿个人主观的想法为判断依据的。访谈过程中发现,幼儿还指出好教师应该是长相漂亮而且干净整洁的教师。

(二)幼儿视角下的教师举止行为

1.幼儿更关注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通过整理访谈记录发现,在幼儿视角下,幼儿教师的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具体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行为和一日生活中教师的行为。幼儿关注一日生活中的教师行为的占比较大,为66.3%,关注教师在具体教育活动中的行为的占比为33.7%,表明幼儿更关注一日生活中的教师行为。

通过幼儿的表述,无论是在具体教育活动中还是在一日生活中,幼儿更关注与自己兴趣爱好和喜爱偏好相关的教师行为。幼儿大多喜欢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进行的娱乐游戏的行为,而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幼儿更喜欢教师有趣、生动、活泼的传授方式。

2.幼儿更喜欢教师做出喜爱和亲昵的行为

分析幼儿访谈后发现,幼儿喜欢教师向自己表达喜爱和亲昵的行为。当幼儿被问到“在受到表扬或批评时,希望教师怎么做”,有45.7%的幼儿希望教师做出微笑、竖大拇指、拥抱等表示出亲昵的行为,有31.3%的幼儿希望教师做出具体的奖励和惩罚行为,如发小贴画和扣除小星星等,有17.7%的幼儿希望教师在口头上进行表扬和批评,有5.3%的幼儿希望教师不进行批评和惩罚。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幼儿在面对教师奖励和批评时,更偏向于教师做出喜爱、亲昵、温柔、宽容的行为。这就给了幼儿教师一定的启示,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奖励和惩罚时要注意态度和行为举止。

(三)幼儿视角下的教师语言表达

1.幼儿更偏好教师使用温柔性语气

笔者整理和分析幼儿在教师语气上的回答后发现,幼儿视角下教师语言的语气大致可分成四类:指令性语气、提问性语气、陈述性语气和温柔性语气。有56.4%的幼儿偏爱教师用活泼、多变、轻轻的温柔性语气进行沟通,有33.5%的幼儿希望教师使用严肃的指令性语气,有10.1%的幼儿对教师语言的语调没有具体的期望。在询问幼儿选择温柔性语气的原因时,幼儿的大部分回答是“老师温柔说话时的声音好听”,有少部分幼儿可以回答出“温柔地说话可以感受到老师的爱”。不难发现,有不少幼儿希望教师使用严肃的指令性语气,当追问幼儿原因时,幼儿认为:幼儿教师应该有教师的样子,教师应该是严肃的、具有权威的。

2.幼儿喜欢教师更多地使用积极情绪的表情

对教师说话时的表情,幼儿也有一定的看法。在选择教师的表情中,有68.5%的幼儿喜欢教师在说话时使用积极情绪的表情,有5.3%的幼儿选择教师在说话时使用消极情绪的表情。可以总结和发现,幼儿希望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和尊重、爱护的表情和他们进行交流。

(四)幼儿视角下的教师教育能力

对幼儿视角下的教师教育能力进行访谈后,笔者发现幼儿更偏爱知识丰富和技能优秀的幼儿教师。其中,56.6%的幼儿谈到教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要求幼儿教师懂得丰富的知识的占比为37.2%,24.3%的幼儿表达了希望幼儿教师应该同时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和高标准的专业技能。

由于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喜欢唱歌、跳舞、绘画等充满趣味性的活动,为了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幼儿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与此同时,幼儿的知识水平有限,又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幼儿也需要知识丰富的教师。同时,教师还要用幼儿听得懂的形式进行讲解说明,这就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教育建议

(一)教师要重视自己的外在形象

教师的外在形象容易成为幼儿对教师的首要印象,这会对幼儿是否喜爱一位教师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幼儿对理想教师的描述中可以发现,幼儿教师的外在形象是幼儿展开描述最详细的一部分,可以看出幼儿对教师的外在形象是十分关注的。因此,教师良好的外在形象能够帮助自己获得幼儿的喜爱,使幼儿可以以积极饱满的心情投入各种活动之中。所以,教师应该重视自己的个人形象,要考虑为人师表,给幼儿做出示范和树立榜样,还应该考虑尽量符合幼儿的审美。幼儿教师外貌上要做到干净整洁,体态上尽量做到匀称,注意穿着要得体大方、简单时尚、色彩丰富,具有青春活力。

(二)教师行为要做到合理、亲切

教师的行为会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的行为举止应该文明恰当,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充分重视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幼儿尤其关注与教师互动时教师的行为举止,因此,幼儿教师要注意多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在对幼儿进行奖励和批评时,教师应该注意奖励与批评的方式方法,教师行为要合理、亲切,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欣赏、爱与尊重。同时,幼儿希望教师能够用包容的态度对待幼儿所犯的错误,这又对幼儿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三)教师语言和表情要温柔恰当

幼儿与教师接触的过程绝大部分伴随着语言,而且幼儿教师的语言表达也是幼儿十分关注的一个方面,因此,幼儿教师要重视语言表达的作用和影响。幼儿是单纯和稚嫩的,幼儿教师在与幼儿进行交流和沟通时要注意语言表达,要使幼儿感受到平等与关怀,要多使用温柔性语气和幼儿沟通,降低指令性语言的使用频率。同时,幼儿教师要多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在与幼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幼儿听得懂的语言。教师可以根据教育活动和具体情况变换语调,使幼儿感受到语言的婉转和魅力。幼儿是天真向善的,因此,在与幼儿沟通相处时,教师要多微笑积极地面对幼儿,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爱意。幼儿教师做到语言表达平等关怀、表情温柔、语调恰当,会增强幼儿对教师的认同感,同时会促进师幼关系的和谐发展,帮助教师更好地达到教育效果,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四)教师要加强教育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可爱天真的幼儿群体,幼儿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于保育和教育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儿应该获得全面发展[2],因此,幼儿教师承担着对幼儿进行多方面的教育的重任。幼儿教师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和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给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帮助幼儿获得基本的生活经验和能力。幼儿是兴趣广泛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幼儿教师要具备满足幼儿兴趣发展的各种专业技能,只有在教师具备各种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幼儿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五、分析与讨论

(一)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好教师的认知程度不同

幼儿对教师职业的认知程度是依靠幼儿社会领域和生活经验知识的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因此,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教师职业的认知程度和理解的准确程度都会有很大的提升。小班幼儿对教师职业的认知程度最低,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对教师的期望都是处在教师外在形象上,并不能对教师的行为、语言等有自己的感悟;中班的幼儿已经对教师职业有了自己的初步认识,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对教师职业的认知依旧是外貌形象占据主要地位,但他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教师的表情、语言等具有一定的深层教育意义的行为,只是还不能完全理解;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经验知识的积累,大班幼儿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知程度最高也最深刻,这一阶段的幼儿对教师的期望开始从多角度进行,此时的幼儿已经可以较深度地理解教师的行为、语言等方面的含义,但仍然是以教师的外貌形象为主。

(二)幼儿更多关注的是好教师的外显特征

幼儿对好教师的认知中最感兴趣且提及频率最高的是幼儿教师的外在形象,其次是教师的行为和语言,但每个年龄阶段对教师能力的提及都是相对较少的。教师的外在形象、行为、语言都是教师职业活动中较为外显的特征,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内在素养。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能力也决定了幼儿会更多地注意到教师的外显特征。幼儿的评价也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这就导致了幼儿会更偏爱外在形象较好、行为亲昵、语言温柔的教师,而对拥有较强教育能力的教师关注和喜爱程度并不高。因此,教师在注重自己教育能力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外在形象、行为和语言等。

六、结语

本次研究发现幼儿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认识。本次研究使用访谈法考察幼儿对好教师的标准和期望,对幼儿访谈的资料进行整合和分析发现,幼儿更喜欢长发、漂亮、穿着亮丽、行为亲昵、语言温柔充满关怀且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标准的专业技能的教师。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幼儿教师应该做到热爱和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幼儿。幼儿教师要充分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并且努力向幼儿眼中的好教师靠拢,促进师幼关系向着良好和谐的方向发展,有效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效率,从而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幼儿语言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语言是刀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有趣的语言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