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教育中PBL联合LBL教学法的尝试与成效分析

2022-03-04王瑞牧丹王佳琪张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教学法教学模式

王瑞 牧丹 王佳琪 张晶

当前我国医疗行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优质医疗活动的需求,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健康意识,这使得医院内所接收的患者数量持续增加,给医院运行带来的压力。医学院校务必需要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能够积极培养优质的医疗人才,为医疗行业发展提供新的人力资源支持。医学知识过于枯燥,并且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兴趣下降的现象,教师需要认识到医学知识的特点,能够重视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1]。LBL 教学法属于常见的教学模式,由教师对学生讲授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要点,会根据课程进度要求设置相应的实践模拟课程。该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出现了被动化的问题,学生缺乏较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效果下降,不利于优质人才的培养[2]。PBL 教学是一种将问题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通过不同的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性,以此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基于此,本文选择2018 年9 月—2019 年9月期间于医学专业学习的学生共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评估LBL 教学法+PBL 教学法的联合应用效果,现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9 月—2019 年9 月期间于医学专业学习的学生共100 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LBL教学法,50 名)和观察组(LBL 教学法+PBL 教学法,50 名)。对照组男生25 名,女生25 名,年龄19~23 岁,平均(21.67±1.12)岁;观察组男生24 名,女生26 名,年龄19~ 22 岁,平均(21.51±1.22)岁,学生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LBL 教学法:为传统的理论化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实施知识教学和讲授,讲解的内容包括疾病症状、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式等。结合教学任务要求帮助学生安排具体的实践课程,并在实践之前以理论化的方式讲解操作要点。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则需要解答学生的问题。

1.2.2 观察组

LBL 教学法联合PBL 教学法,LBL 教学法问题同对照组。PBL 教学模式:(1)教师需要以病例为核心展开教学,在选择病例时需要保证病例内容和教学内容相匹配。在进行病例挑选的过程中,应当按照医学教育大纲要求以及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合理评估案例的难易程度,避免案例太难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尽量挑选典型病例,一般典型病例均有充足的研究理论支持,确保案例符合教学要求,在挑选完毕病例后需要让学生自主查找相应的资料,使学生可以对该疾病有初步的理解和认知。(2)按照班级内的具体学生数量进行分组,每组保证6 人或者8 人为最佳状态,向学生提出“针对该案例应当如何治疗”的问题,组内自主挑选一名组长,由组长分配学生承担的任务,总结资料查询情况,汇报问题研究成果。(3)在进入讨论阶段后在小组内大家分享资料和心得,明确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具体的治疗方式,并对本次的研究活动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的收获以及问题,可以为后续学习活动开展提供帮助。(4)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整理出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汇报,对每组的案例包括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并给予适当的教学评价。

1.3 观察指标

在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进行测评,对比理论、实践、以及综合成绩,各项成绩评分均为100 分。理论知识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实践能力考核方式为向学生提出实践类题目,让学生按照实践要求进行操作,对学生操作情况进行评分;综合能力考核方式为为学生创建合理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基础选择相应的 处理方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各项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对比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成绩评分(分,)

表1 两组学生成绩评分(分,)

3 讨论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人才培养成为了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点内容,而医疗行业所培养的人才属于特殊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则会影响到后续医疗活动安全性以及质量水平。当前在医疗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升其实践技能水平,强化人才的思想道德意识,确保人才能够在工作过程中遵守职业道德,可以承担起自身的责任[3]。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只有不断强化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才能够让人才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吸收各类知识,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能够结合自身已有的经验对医疗技术进行创新,从而提升医疗水平[4]。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通过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大量的患者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能够了解到某项医学技术的应用效果,从而科学的对医学技术进行改进。面对不断改变的行业环境,教师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让学生能够形成主观意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强化教学效果。

3.1 医学教育存在问题

3.1.1 缺乏统一的教学质量标准

医学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没有针对教学质量制定合理的把控制度,缺乏统一的教学质量衡量标准,一般情况下均是将考试分数当做评估质量的唯一指标。这种教学理念影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估效果,也难以从多个角度出发对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会影响到教育改革的进度[5]。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针对教学质量进行合理把控,确定具体的评价标准,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引导。

除此之外,由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往往需要进行多门课程的学习,表面上看这些科目的课程相互独立,但事实上,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课程评价则是学生评价自己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虽然学校方面针对课程的评价方式以及评价标准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管理体系,但是,不同学科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却普遍存在差异性。教师往往会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量,在学校标准的基础之上,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管理标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校在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由于评价的标准缺乏统一性,最终的评价结果客观性不足的情况,致使教学中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发现,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3.1.2 课程整合不到位

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受教育阶段,他们需要通过不同科目知识的学习来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并非相互独立的,本质上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做好课程整合工作十分有必要。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很多医学专业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课程整合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对课程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操作过于简单,没有考虑到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医学院校已经认识到了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已经着手进入到整合阶段,但是在整合时只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分析,剔除其中重复的教学内容,只改变了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从本质角度出发,对课程资源进行优化利用。在整合时所选择的整合内容也存在范围局限性,只是针对临床医学知识进行整合,针对非临床的专业知识没有进行深入研究[6]。而医学院在通过此种方式进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其他方面的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由于重复项的删除,导致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被人为切断,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往往不会自己挖掘这种联系,进而严重限制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

3.1.3 人文教学有所缺失

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极其重视强化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让人才能够适应具体的医院工作环境,满足不同患者提出的治疗需求。在这种理念下所培养出的人才虽然技能专业,但是缺少人文意识,难以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关怀。人文教学已经成为了医学院校教学改革所关注的重点内容,通过人文教学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自身所承担的责任,有利于强化学生人文素养。但是现阶段医学院校人文教育教学体系并不完善,缺少充足的资金支持,使人文教育活动的开展出现了形式化的问题,缺少充足的教学课时[7]。当前医患纠纷是医疗行业所关注的一大要素,如果没有重视对学生实施人文素养渗透会让其不能认同自身的职业,责任意识有所缺失,会增加后续医患纠纷出现几率。因此必须要重视加强人文教学,渗透人文素养。

3.2 LBL 教学法

LBL 教学法是以往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模式,将教师自主授课作为教学基础,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资源向学生讲解理论化的知识。LBL 教学法虽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有着一定的优势,教师可以制定完备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提升课堂知识教学的全面性和深刻性[8]。LBL 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抓住学习过程中的重点,由教师辅导学生理解教学难点,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疾病的发展规律。然而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发现LBL 教学法将教师作为主要角色,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其实LBL 教学法在我国各个教育阶段均有所应用,仍然是一种不能被替代的 教学方式,因此在今后的医学教育过程中应当将LBL 教学法作为基础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联合其他教学手段或者而教学方法,弥补LBL 教学法存在的局限性,发挥LBL 教学法所具备的优势。

3.3 PBL 教学法

PBL 在当前医学教学活动中应用广泛打破了传统教学体系的局限性,能够改变师生互动模式[9-10]。在该种教学模式下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合作教学模式的功能和优势,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寻找和研究任务相关的资料,在完成组内讨论后需要向班级内其他小组进行信息汇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汇报了解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例如分工是否明确、研究效率高低等,可以为教学评价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持。在这种模式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核心,打破以往理论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教师应分析新型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将其合理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以此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和效果[11-12]。

LBL 教学法和PBL 教学法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和劣势,作为开展医学教育的教师,应当正确分辨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项教学方法[13-14]。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观察组理论成绩为(98.45±14.56)分,实践成绩(91.12±9.02)分,综合成绩(90.56±7.13)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之后学生学习成绩显著增加,教学效果优于单一教学模式,然而仍然存在理论成绩过高、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素养低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实践教学,促使学生全面发展[15-16]。

综上所述,在医学教育中可以积极应用LBL 教学法+PBL 教学法进行联合教学,可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加强医学教育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值得推广和借鉴。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教学法教学模式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