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花鼓戏艺术特色探析

2022-03-03刘紫微

大观 2022年1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生活化

刘紫微

摘 要:湖南花鼓戏是流行于湖南各地小戏的总称,剧目大多来源于群众生活,剧情简洁明快,贴近群众生活,主要用地方语言进行演唱,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编排的《刘海砍樵》《补锅》等剧目深受大众的喜爱。2008年,湖南花鼓戏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传统的湖南花鼓戏逐渐淡出年轻人的视野,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因此,梳理湖南省花鼓戏的发展脉络,分析湖南省花鼓戏的艺术特色,对促进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湖南花鼓戏;艺术特色;生活化

注: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课题“湘北花鼓戏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19YBQ061)中期研究成果。

湖南花鼓戏是一种湖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是湖南省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按照流行区域可以分为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六个流派,且各个流派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湖南花鼓戏的音乐风格主要分为四类,即川调类、洞腔类、打锣腔类和小调类。湖南花鼓戏是在湖南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一旦一丑演唱逐渐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演唱,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了各地的民间艺术文化。湖南花鼓戏曲调优美,表现形式丰富,语言通俗易懂,是湖南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因此,分析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特征,有助于传承与发展地方戏剧,同时也有助于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湖南花鼓戏的发展历史

(一)初步发展阶段

花鼓戏源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曾经记载:“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嚣,自初旬起至夜止。”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就已经形成。这个时期的花鼓戏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为主,如《打鸟》《送表妹》等剧目,而且演员大多是地方群众,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并没有形成专职的花鼓戏演员[1]。

(二)快速发展阶段

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了故事性较强的民间传说题材的剧目。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八百里洞庭》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张光达上寿》等,这样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花鼓戏借鉴了丝竹等伴奏乐器,表演剧目的题材逐渐从生活小戏转向故事性比较强的民间传说剧目。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进行季节性演出。清朝光绪年间以来,这种班社发展较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200人。训练演员主要采取随班跟师方式,也有收徒传艺的,称为“教场”或“教馆”,每场数十天,教三四出戏。

(三)成熟阶段

过去,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所以对外公开演出的机会比较少,并且各地花鼓戏班往往以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为掩护,这种戏班被当地人称为“半台班”或“阴阳班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成立了专业的剧团,并逐渐进入城市进行公开演出,花鼓戏艺术有了较大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还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并且《打铜锣》《补锅》等已被拍摄成影片。1957年,湖南省戏曲学校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专门培养湖南花鼓戏演员,为促进湖南花鼓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在1981年,湖南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2]。

二、湖南花鼓戏的流派

湖南花鼓戏是地方剧种,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地域声腔和语言的影响,形成了湖南省不同区域的花鼓戏流派,主要包括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和零陵花鼓戏等流派。

(一)长沙花鼓戏

长沙花鼓戏是一种汉族戏曲剧种,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力较大的一种,主要流行于原长沙府一带十二属县——长沙、益阳、湘阴、浏阳、湘乡、宁乡、安化、茶陵、攸县等地。长沙花鼓戏以长沙官话为表演语言,脱胎于湘中各地的山歌、民歌和民间歌舞,是在丑、旦歌舞演唱的对子花鼓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长沙花鼓戏的腔调可以分为川调、打锣腔、小调三大类,其中川调、打锣腔被称为正调,在表演时一般采用固定的声腔格式、旋律;而在表演小调的时候,可以在原来民歌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剧目内容來转变旋律、节奏、调式,灵活性比较强,而且小调被用于大部分的长沙花鼓戏剧目演出,伴奏采用一些乐器,又被称为弦子腔。长沙花鼓戏的过场音乐、曲调是由民间歌曲、古典词牌改编而成的。长沙花鼓戏的人物角色最开始只有小丑、小旦、小生(俗称“三小”),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发展生、旦、净、丑等行当角色,但是“三小”依然是长沙花鼓戏独有的艺术风格。长沙花鼓戏的伴奏乐队包括文场和武场。文场以大筒、唢呐为主,大筒是主要乐器,类似于二胡,一般用竹筒、蛇皮制作而成,音色清亮浑厚;唢呐分为大唢呐和小唢呐,一般用于吹奏过门。武场主要有堂鼓、大锣、大钞、小锣等,主要代表剧目有《刘海砍樵》《阴阳扇》《芦林会》等。

(二)岳阳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主要流行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毗邻的地区,在湖南省境内主要流行于湖南岳阳地区,并由此得名。岳阳花鼓戏的声腔包括琴腔和锣腔等,琴腔曲调包括单句子、梦调、阴调、夹句子等,还有其他相思调、回门调等穿插其中;锣腔也称为打锣腔,表演的时候需要配合锣鼓伴奏,不需要人声帮腔。岳阳花鼓戏根植于岳阳地区的本土剧种,所以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蕴含了当地的文化、艺术、历史等,拥有《恩夫》《十送》《雪梅教子》等优秀剧目。

(三)永州花鼓戏

永州花鼓戏又称零陵花鼓戏,是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类,旧称花灯或名调子,是由祁阳花鼓灯和道州调子合并而成,在表演的时候往往采用旦舞手帕、走矮步、挥纸扇等形式进行相互对唱,表演形式比较活泼,从一种歌舞性的演唱形式,逐渐发展到唱、做、念、打等艺术手段综合运用的戏曲形式。随着永州花鼓戏的不断发展,其反映生活的内容也日渐丰富,并从原来的纺纱织布、穿针引线、耕地犁田、开门扫地、挑水砍柴等家务操作和田间劳动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了一批表演内容更为广阔且与手、眼、身、法、步相配合的艺术功法。永州花鼓戏的音乐主要包括声乐曲和器乐曲两大部分,唱腔音乐则来自山歌、民歌、小调、说唱音乐等,伴奏音乐以文场和武场为主,文场以管弦乐等乐器为主,武场以打击乐为主,形成了曲调多变、旋律优美的演奏风格。目前永州花鼓戏的代表性剧目有《云南寻夫》《萝卜劝夫》《红娃》等作品。

(四)衡州花鼓戏

衡州花鼓戏是一种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其形成年代现在已经找不到确切的记载。衡州花鼓戏是由衡州方言提炼发展而成的地方花鼓戏流派之一,音乐具有高亢豪放、旋律欢快、音域宽广、热情奔放等特点。衡州花鼓戏主要有川子调、小调、呐子牌三种声腔。其中,川子调使用比较灵活,戏曲化程度比较高,喜剧冲突性比较强,更加适合表现各种情绪的变化。衡州花鼓戏剧目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了地方乡土俚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衡州花鼓戏保留下来的传统剧目有165出,其中中型剧目有35出。

三、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特色

(一)表演生活化

湖南花鼓戏源于地方民歌,民歌大多起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湖南花鼓戏的很多舞台动作也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过程,将日常生活的开门、进门、撩门帘、整理妆容、掸灰、端茶等动作延伸到了舞台表演的推磨、打铁、划船、打鱼、摸泥鳅、砍柴、捉蝴蝶、补鞋、绣花、缝衣服等动作。在发展过程中,演员通过对动作进行提炼,逐渐形成了湖南花鼓戏表演的程式工作,为湖南花鼓戏的规范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期,花鼓戏剧目逐渐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毯子功和把子功,进一步丰富了武术表演形式。花鼓戏大部分传统剧目来源于生活,反映了当地群众的劳动生活、男欢女爱和家庭矛盾,反映了普通劳动人民的审美气质,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湖南花鼓戏的经典剧目《刘海砍樵》来源于当地的神话故事,刘海父亲早亡,母亲双目失眠,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刘海忠厚勤快,在上山砍柴时巧遇狐仙胡秀英。胡秀英爱慕刘海,愿成婚配,而刘海以家贫、母老婉拒。胡秀英则甘守清贫,并愿侍奉婆婆,两人遂以“柳树为媒山作证”结为夫妻。整个戏剧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仅仅通过两人的对白、唱词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第一场戏中,胡秀英出场唱道:“来到山前用目望,远见一人走得忙,不是别人是刘海,每日砍樵在此山,见过多少年轻汉,哪有刘海这般强。”交代出了人物背景,表达了女主胡秀英对刘海的爱慕之情。面对胡秀英的询问,刘海对唱道:“家不幸老爹爹早年丧命,丢下了母子们苦度光阴,实指望讨房妻把娘侍奉……”交代出了刘海的个人情况。整个戏剧的唱词非常简单,是对老百姓生活语言的加工与提炼,通俗易懂,非常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3]。在表演过程中,扮演刘海的演员需要整理衣服和工具,用镰刀砍树、拉藤条、捆柴等,砍完樵后大汗淋漓,扛着柴离开。在表演过程中,演员通过闪、躲、腾、挪等技巧表现了砍柴的场景和生活的艰辛,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表演形式丰富,产生了戏曲化的艺术舞蹈

舞蹈是通过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人物情感变化和展示戏剧主题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戏剧表演过程中,演员往往需要将对生命的感悟、个人思想情感等融入舞蹈,利用舞蹈来体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对未来的憧憬。湖南花鼓戏源于民歌,在发展过程中传承了民歌载歌载舞的特点,将民间的扇子舞、手巾舞、打花棍等民间舞蹈融入其中,具有浓厚的歌舞色彩。同时,演员从日常生活中的犁地、绣花、纺纱等动作中提炼了舞蹈动作,并且部分情节还需要利用舞蹈动作来推动,从而使整个戏剧表现形式变得非常丰富[4]。比如《刘海砍樵》《采莲》《补锅》等剧目中的砍柴、采莲、划船、拉风箱等动作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而来的。此外,湖南花鼓戏的表演非常细腻,为了体现人物性格,演员甚至还会使用夸张的方式来进行表演。比如传统剧目《蓝桥会》,女旦蓝瑞莲在蓝桥汲水时河边遇到书生魏奎元,一见倾心,二人相爱。女旦面露羞怯,抖开手巾,含羞地露出半边脸,张开指缝偷偷地去看魏奎元,两人分开时还流露出了一种恋恋不舍、难舍难分的情感,十分感人,将小儿女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湖南花鼓戏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地方舞蹈,使剧目集戏剧、舞蹈、音乐等为一体,使得戏剧歌舞化,歌曲戏剧化,更加符合观众的审美。

(三)喜剧性

喜剧性是湖南花鼓戏最大的特点,在塑造人物时擅长运用夸张、对比的方式,并结合地方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符合群众的审美。在表演过程中,演员要擅长运用喜剧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利用故事情节展现人物矛盾,揭示剧目的主题思想。喜剧效果已经成为湖南花鼓戏的重要元素,喜剧特色有助于演员塑造人物形象,传达人物内心的情感,能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湖南花鼓戏的喜剧风格不仅保留了剧种的特色,而且还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湖南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美学原则[5]。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湖南花鼓戏往往以正面的戏剧形象为主。以经典剧目《补锅》为例,这个剧目取材于普通人的婚恋生活和家庭矛盾,表现了新时代年轻人对自由恋爱和思想进步的追求。该剧目通过刘大娘、兰英和李小聪三个人的对话、唱词和动作,将自由恋爱的主题展现了出来,使作品变得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符合人物个性,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喜剧效果。演员在表演时,运用了湖南花鼓大筒、唢呐、琵琶、锣鼓等地方民族乐器进行伴奏,整个伴奏曲调轻快活泼,旋律自然流畅,充分体现出人物的个性。

四、结语

湖南花鼓戏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了地方戏剧的音乐、曲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融合,并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既是相对比较成熟的地方戏剧,也是戏剧艺术的瑰宝。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加快了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交织。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现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擊,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境,导致部分传统艺术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花鼓戏作为湖南地方戏曲艺术,是湖南省的文化名片。因此,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地方戏曲艺术的保护工作,加快传统戏曲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使传统戏曲艺术更好地融入现代文明,从而焕发出生机,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

参考文献:

[1]易弋雯.湖南花鼓戏艺术特色探析[J].戏剧之家,2015(8):29-30.

[2]陈慧.浅析花鼓戏艺术特色:以湖南花鼓戏《阿妹出嫁》为例[J].戏剧之家,2015(21):43.

[3]刘佳蓉.湖南花鼓戏衬词衬腔的艺术审美与文化传承[J].艺海,2020(7):5-7.

[4]宋和明.花鼓戏的发展演变和舞蹈艺术特色分析[J].大观(论坛),2020(9):63-64.

[5]黄丽君.浅谈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特征[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5):152-153.

作者单位:

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基于女性主义批评视域看《啼笑姻缘》的艺术特色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