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患者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2-03-02李冬华彭长英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周径淋巴患肢

李冬华 彭长英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龙岩,364000)

乳腺癌属于女性群体常见的恶性肿瘤,病变位置在乳腺上皮组织,患病后会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乳头溢液、乳头改变、乳腺疼痛等诸多症状,以外科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式[1]。手术治疗虽效果较佳,但手术过程中会对腋窝淋巴系统造成损伤,导致上肢淋巴水肿发生。该并发症发生后,会导致患者肢体不适,对患者的睡眠造成影响,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2]。因此,对于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患者,需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水肿以及睡眠质量的改善。针对性护理干预近年来深受临床专科疾病护理人员的喜爱,是针对某项病情给予专业、科学的护理干预,以快速促进该病症的病情改善[3]。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患者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手术治疗后发生患肢淋巴水肿的乳腺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0.03±3.82)岁;水肿程度:重度25例、中度54例、轻度21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4~66岁,平均年龄(49.98±3.89)岁;水肿程度:重度23例、中度57例、轻度20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经病理学等综合诊断确诊为该疾病;2)意识清楚;3)具有较佳的治疗依从性,能积极配合治疗;4)符合手术治疗标准[4]。

1.3 排除标准 1)合并肿瘤转移,病情加重者;2)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3)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者;4)身体状态较差无法接受相关治疗者[5]。

1.4 干预方法

1.4.1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护理以及生命体征护理。

1.4.2 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 1)加压包扎护理:对患肢通过弹性绷带给予加压包扎处理,从腕部开始将绷带进行环形缠绕到肩部,将套网状弹力绷带分别套在患者的上臂、手肘以及手腕处,对患处进行固定操作,每日包扎时间至少1 h。如患者水肿程度为中重度,应在加压包扎前为其佩戴棉质套袖,保护血管神经。2)手部皮肤护理:清洁患者的手部皮肤,从手指处开始,一直清洁到肩关节处,清洁过程应手法温柔、力度适中,保护患者的皮肤,2次/d。清洁结束后,拭去患者皮肤上的水分,并选用中性无刺激性质的润肤乳对皮肤进行涂抹,在皮肤上生成保护膜,使感染风险降低。3)患肢抬高护理:当患者卧床时,应取一软垫铺在患肢下方,确保患肢所处水平在胸壁水平以上,保障淋巴能够顺利地回流。4)患肢按摩护理:按摩患者水肿附近的淋巴管道,按摩顺序为从远心端至近心端,促进皮肤淋巴回流。

1.5 观察指标 1)比较不同肿胀程度患肢护理前后双上肢周径差。其中重度水肿患者是指患侧上肢周径与健侧上肢周径差6 cm以上,严重影响患肢上臂关节活动度;中度水肿患者是指患侧上肢周径与健侧上肢周径差3 cm以上,影响患肢上臂关节活动度;轻度水肿患者是指患侧上肢周径与健侧上肢周径差3 cm以下,对患肢上臂关节活动度无影响[6]。2)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评定依据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量表包括日间功能、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7项内容,每项均为0~3分评分。量表满分21分,分值与患者睡眠质量成反比[7]。3)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定依据为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十分满意为量表评分90分以上(包括90分);满意为评分60分以上(包括60分);不满意为评分不足60分[8]。

2 结果

2.1 不同肿胀程度患肢护理前后双上肢周径差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重度水肿、中度水肿、轻度水肿患者双上肢周径差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不同肿胀程度患肢护理前后双上肢周径差比较

2.2 2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日间功能、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比较分)

2.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乳腺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的生命安全以及生命质量造成极大威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显著改变,该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9-10]。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主要根治方案为手术切除肿瘤治疗,手术治疗虽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手术部位特殊性的影响,术后极易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等并发症,患者的术后生命质量以及睡眠质量均受到影响,不利于其恢复[11]。因此,对此类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本研究表明,护理后,组间重度水肿、中度水肿、轻度水肿患者双上肢周径差比较,观察组更低(均P<0.05),这提示针对性护理对该疾病患者术后上肢周径的改善取得了显著效果。这与单太华[12]在《中华养生保健》中发表的《针对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一文中相应观点一致,证实了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对其分析,肢淋巴水肿症状是乳腺癌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展过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淋巴液堆积、脂肪组织增生、纤维化形成[13]。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施,使护理措施更适合该并发症,且内容更细致,通过淋巴按摩、肢体活动干预、患肢抬高等一系列举措,能够起到疏通患者淋巴管道的作用[14]。再通过强化对手部皮肤的清洁护理,能够使手部皮肤处于干燥、清洁的状态,降低皮肤感染发生风险。再配合对患肢的加压包扎护理,提高患肢受力均匀度,能够使患肢水肿症状有效缓解[15]。本研究还得出,2组患者的日间功能、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更低(均P<0.05);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这提示该护理方案的实施对患者的睡眠质量也有改善效果,患者对护理方案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对其分析,患者肢体肿胀度得以缓解,加之细致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照护,患者治疗舒适度提高,进而会使其睡眠质量得以改善,睡眠效率增加,减少安眠药物的应用,保障了患者的术后恢复[16-17]。术后恢复佳,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自然提高,为改善医护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患肢水肿程度有效缓解,睡眠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显著提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周径淋巴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