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对胃肠减压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影响

2022-03-02朱梅芳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针对性胃肠发生率

朱梅芳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一科,莆田,351100)

胃肠减压是将胃管从口腔或鼻腔插入,连接一次性胃肠减压器,在负压和虹吸原理的作用下将胃内容物引出患者体外的一种方法[1]。此方法可将胃肠道内的气体或液体吸出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减少胃肠膨胀程度,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胃部伤口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2]。但是,胃管插入必然会导致患者舒适度下降,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和睡眠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全方位做好胃肠减压患者的心理疏导、导管护理、并发症预防、健康宣教等工作,确保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这样才能通过实施各项护理措施改善患者胃肠减压舒适度,进而提高其生命质量[3]。本研究选取我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针对性护理对胃肠减压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胃肠减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9.72±3.64)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9.30±3.82)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标准 1)符合采用胃肠减压治疗的患者;2)年龄25~70岁的患者;3)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胃肠减压禁忌证的患者;2)精神疾病的患者;3)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4)护理依从性过低的患者。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疼痛护理。健康宣教主要让胃肠减压患者了解胃肠减压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并且通过病情介绍让其了解胃肠减压的必要性,进而提高患者依从性[4]。心理疏导则应该分别在胃肠减压前、中、后3个阶段开展心理疏导,提前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若其感到不适则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安抚和劝慰,拔管后护理人员应该做好饮食干预工作,打消患者疑虑[5];疼痛护理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患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样患者即可短暂忘记插管带来的不适。

针对性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胃肠减压采用导管固定护理和口腔护理,导管固定的目的是防止插管脱出,避免患者遭受二次插管痛苦;口腔护理主要采用棉签蘸水帮助患者对口腔进行清洁,提高其舒适度,避免口腔异物影响其心理情绪或睡眠质量。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指标、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评分、不良心理情绪评分、舒适度评分、生命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1)观察2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拔管时间、正常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恢复指标[6]。2)采用医院自制的胃肠减压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直接得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的最终调查结果,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7]。3)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分别评估护理前、护理后3 d、护理后7 d的PSQI评分,该量表总分21分,评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8]。4)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2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分别统计护理前、护理后2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评分,满分均为80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或抑郁症状越严重[9]。5)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对2组患者的舒适状况进行评价,分别统计护理前、护理后3 d、护理后7 d的GCQ评分,该量表满分112分,分数越高表示舒适度越好。6)采用生命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QOL)对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等项目,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高。7)观察2组患者恶心呕吐、吞咽障碍、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恢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拔管时间、正常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恢复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2.3 2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 d、护理后7 d,2组患者PSQI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2.4 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分)

2.5 2组患者护理前后GCQ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GC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 d、护理后7 d,2组患者GCQ评分均提高,观察组患者GC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舒适状况评分比较分)

2.6 2组患者QOL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QOL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6。

表6 2组患者QOL评分比较分)

2.7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拔管时间、正常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均比对照组短,可见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胃肠减压患者临床恢复指标。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可见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胃肠减压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SQI评分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可见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胃肠减压患者睡眠质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可见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减少胃肠减压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GC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可见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升高趋势,可见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胃肠减压患者生命质量。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恶心呕吐1例,未见吞咽障碍、呼吸困难)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可见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胃肠减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胃肠减压患者具有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针对性胃肠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