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张性和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及睡眠情况分析

2022-03-02张旭兰巧芬朱颖郑莹莹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血钠白蛋白血症

张旭 兰巧芬 朱颖 郑莹莹

(1 霞浦县医院重症医学科,霞浦,355100; 2 宁德师范学院医学院,宁德,352106; 3 福鼎市医院检验科,福鼎,355299)

心力衰竭属于各类心脏病处于末期阶段的统称,多发于老年群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1]。心力衰竭的主要类型有2种,根据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将患者划分为舒张性心力衰竭与收缩性心力衰竭,其中EF评分在0.45分以上的为舒张性心力衰竭,EF评分在0.45分以下的为收缩性心力衰竭[2]。在病症上二者较为相近,但在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上存在差异。有研究显示,明确这2种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有助于疾病的最佳认识,从而保障治疗的针对性[3]。因此,清晰地分辨和认识舒张性心力衰竭与收缩性心力衰竭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对舒张性和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及睡眠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寻找最佳的治疗手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舒张性和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将50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59~80岁,平均年龄(65.80±5.02)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5.50±5.12)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符合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4];2)临床资料信息完整;3)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肝、肾功能衰竭;2)患有内分泌疾病;3)患有风湿性心脏病;4)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不积极配合。

1.4 治疗方法 以查阅临床资料等方式对2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体检资料、病史、其他各项临床症状和临床指标等。

1.5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查阅2组患者临床资料病历,比较2组患者入院治疗前收缩压、前白蛋白、血钠、胆固醇、血氯、白蛋白水平。2)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查阅2组患者临床资料病历,比较2组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出现的高尿酸症、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高脂血症发生情况。3)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的睡眠情况:应用Alice4睡眠检测仪(桓熙医疗)采集数据,应用Somnological for Embletta进行数据分析。监测参数主要有:口鼻气流、胸腹部呼吸运动、睡眠结构如唤醒、浅睡眠(Ⅰ、Ⅱ期)、深睡眠(Ⅲ、Ⅳ、REM期)所占比例等。呼吸紊乱指数=(呼吸暂停数+低通气数)/h,呼吸紊乱指数≤5排除睡眠呼吸紊乱[5]。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前白蛋白、血钠、胆固醇、血氯、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观察组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高脂血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例(%)]

2.3 2组患者睡眠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呼吸紊乱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睡眠情况比较

3 讨论

心力衰竭又称心衰,因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障碍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进而引起动脉系统血液匮乏,导致患者心脏循环障碍,而其发展到末期即为心力衰竭[6]。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病率居高不下。近些年心力衰竭患者数量伴随人口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而逐年增多[7]。需要注意的是,心力衰竭包含了舒张性心力衰竭和收缩性心力衰竭,二者虽在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8]。为进一步明确舒张性心力衰竭与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差异,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选取近2年来于本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舒张性与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与睡眠情况展开分析研究。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前白蛋白、血钠、胆固醇、血氯、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身体状况优于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钠、血氯均是人体主要的离子,广泛参与机体的渗透压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和酸碱平衡等,它们的水平变化对机体影响深远[9]。武效宏等[10]研究显示,当心力衰竭患者血钠水平过低时,机体大脑组织为适应血浆渗透压的降低会失去许多包括神经递质在内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其结果就是机体的神经认知功能造成破坏,故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身体状况优于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与本研究相关结果相符。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高尿酸症发生率为58.00%,高于对照组的28%,观察组中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高脂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2.00%、10.00%、32.00%、44.00%,对照组中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高脂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0.00%、26.00%、70.00%、38.00%,观察组上述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高尿酸症的风险更高,而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高脂血症的风险更高。舒张性心力衰竭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或轻微降低的情况下,心室肌松弛和顺应性降低使心室充盈减少、充盈压上升,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使有效循环血量逐渐减少,导致肾脏供血不足,出现代谢异常从而引起尿酸升高[11-12]。收缩性心力衰竭是心脏收缩功能出现障碍使心排血量下降并伴有阻塞性充血的表现,Mullens等[13]、张闻熙等[14]研究指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伴有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血液中内皮素、血栓素、血管紧张素Ⅱ等缩血管物质水平上升,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肾缺血,致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引发贫血,而肾功能不全又导致蛋白从尿中流失,加重低蛋白血症,与本研究发现一致。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呼吸紊乱指数低于对照组,2组呼吸暂停类型与睡眠结构均存在差异,提示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睡眠状况更差。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存在问题,随着心功能的损坏,睡眠期间呼吸紊乱程度加重,中枢型呼吸暂停占比逐渐增大,由此导致睡眠期间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15]。Frangogiannis[16]研究发现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周期性呼吸现象,即潮式呼吸,指在睡眠期间潮气量的增减以及随后的中枢型呼吸暂停,论证本研究发现。

综上所述,舒张性与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睡眠情况均存在较大差异,需根据其不同表现采取针对性治疗。

猜你喜欢

血钠白蛋白血症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