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真上好“课”

2022-03-02文|祁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22年5期
关键词:统一标准短剧讲座

文|祁 智

最近听了几节课,竟然没听到一节自认为理想的。

第一节是一下《猜字谜(一)》。一课时主要是“点”读。老师一声令下,学生集体下蹲。老师说“左”,左边的学生钻出来喊“左边绿”;老师说“右”,右边的学生冒出来叫“右边红”。

第二节是二下《一匹出色的马》。一课时主要是分两组演出短剧。

第三节是六下《古诗三首(二)》。执教的是一位名师。一课时主要是在讲寒食节、上巳节、清明节的习俗,以及涉及到的古诗。超时28 分钟。

这是语文课吗?窃以为不是。

第一节,所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学儿歌”。方式五花八门,但目的错了。从单元看,这不是课文,是识字——认识“秋”,并由此初步了解象形字和会意字。从内容看,是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识字,哪里是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学儿歌”?

第二节,所谓“通过将课文改变成课本剧,让学生自觉掌握课文,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学生把课文改编成短剧,水平可想而知,改编过程能代替老师的“教”吗?恐怕表演之后,还得从头教起。

第三节,所谓“以‘语文无边界’为理念,将语文扩展为‘大语文’”。语文可以“大”,但不是“大”而无当。至少,“讲座”和“课”是两回事。而且68 分钟完成的,无论如何都不是“课”。

这几节,是活动课、表演课,是讲座,但不是语文课。

语文教学鼓励创新,但语文课有必须突显的基本特点,有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有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没有必要的创新,文不对题的创新,结果只会南辕北辙。而且,创新的目的,是为上好语文课服务,而不是为了证明特色。

语文课到底怎么上,并没有统一标准,但没有统一标准,并不意味着没有标准。教材要深入研究,教学要精心设计,课时要充分产生价值,不能江湖杂耍,不能形式主义,不能急功近利。而踏实、规矩、干净地上好一节语文课,既是当务之急,也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统一标准短剧讲座
广电总局:推动短剧创作繁荣发展 构建现代短剧传播格局和市场体系
微短剧的“前”与“钱”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信息系统建设中厂商选择的思考
浅析相邻关系纠纷 
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中语言学与档案学的协同机制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探析电视栏目短剧《吴忠故事》之魅力
浅谈采油厂安全生产与HSE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