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2022-03-02蒋占峰

新乡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身份马克思主义思政

王 晨,蒋占峰,王 瑶

(河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思政课教师对于办好思政课、 对于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思政课教师却依然存在着身份认同不足、 角色意识不强、身份定位不准等现象。 为此,本文以高校思政课教师身份认同为研究对象, 从理论上探究思政课教师科学合理的身份定位, 旨在为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从而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身份认同。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身份认同的应然表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 基于此, 本文在分析思政课教师身份认同的应然表现时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政治强,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

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 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2],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首要素质要求。 这表明,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做党的科学理论的坚定信仰者。 高校思政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不动摇, 思政课教师应身体力行地去传播马克思主义,把讲政治贯穿于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这是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灵魂与精神支柱, 也是一条铁的纪律。

(二)思维新,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创新课堂教学, 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2]。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应成为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思政课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教育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世界[3]。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思政课教师须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提升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理论性、实践性、时代性和针对性,强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实现思政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

(三)情怀深,主动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家国情怀, 而且要热爱教育事业,以真诚之心把学习研究、宣传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毕生的事业。 思政课教师不但要 “宣传好”而且要“讲述好”“教导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主动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这些理论成果武装青年一代的头脑,增强他们在理论上、政治上和情感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由此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兴旺发达且后继有人。

(四)自律严,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思政课教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不仅要遵守教学纪律,而且要服从政治纪律,做到课上和课下一致、网上和网下一致, 不能在课上讲得不错却在课下乱讲,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不错却在网上乱说,思政课教师一定要自觉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4]。 思政课教师要将严格自律变成一种习惯,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同时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社会主义崇高理想的时代新人。

二、新时代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师身份认同的三维成因

(一)宏观维度:社会环境之因

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深入发展,多元的价值观念、社会思潮、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传统道德观点与新的价值观念相互碰撞, 使思政课教学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 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的社会现象时无所适从,出现身份认同不足现象。

一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思政课教师的 “知识权威”身份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平台,高校学生参加不同的论坛、会议、慕课等,方便快捷地利用教育资源,拓展了知识来源的渠道和范围。另一方面, 互联网的便捷性也助长了敌对势力通过互联网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与“和平演变”的势头。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的高效便捷、 渠道多样等优势,在网络上“精心”包装、“科学”设计,有针对性地传播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政治舆论,与社会主义事业争夺青年、争夺未来,这给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二是社会期望过高导致思政课教师身份认同不足。 当前, 高校思政课已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变革, 思政课教学效果成为评判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思政课教师素质的主要因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对学生有着教育引导、榜样示范等作用。 面对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 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摆脱思想误区,是当下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这一形势要求下, 如果大学生出现思想滑坡等问题,社会往往将责任归咎于思政课教师,这势必对思政课教师造成压力。 社会希望仅仅通过思政课教学就把大学生培养成政治立场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精神与工作的双重压力导致思政课教师身份认同不足。

(二)中观维度:学校体制之因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 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的重视度逐年提高,然而,仍有部分高校对思政课、思政课教师的地位认识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 学校民主氛围缺乏、评教体系不科学,这些都导致了思政课教师身份认同不足。

一是学科歧视使学校缺乏民主氛围。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与其他课程不同, 其使命的完成往往不是立竿见影、 一蹴而就的, 教师与学生一般无法立即验证其教学成果和学习效果,因而常被其他专业课教师归于“无用”之列,产生学科歧视。 此外,部分高校在职称评定、科研立项等方面存在对思政课教师“边缘化”的现象,这也导致思政课教师产生自我否定的偏向。

二是教学评教体系缺乏科学性。 现在多数高校在学期末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 仍以学生对教师的打分作为主要指标, 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却是缺乏科学性与民主性的。 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全校的公共课教学, 相较于专业课教师而言, 思政课教师面对的是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公共课的大班教学性质,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与课下联系都相对较少, 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往往低于专业课教师, 这给思政课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严重影响了思政课教师的身份认同与职业自信。

(三)微观维度:教师个体之因

部分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不高,教学方法落后,对思政课教师的身份认同感较弱。

一是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部分思政课教师虽然接受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具有较高的学历学位, 但是对思政课的学科属性、 特殊要求、地位作用并不完全认同,他们选择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往往是出于对专业易学和就业后的物质利益等因素的考虑, 而没有意识到担任思政课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选择, 而且是一种政治选择, 因而他们无法从内心深处悦纳自己的思政课教师身份。另外,还有部分思政课教师由于科研成果少,自认为无晋升空间而缺乏学习动力,安于现状,由此形成不良循环。 此外,部分新入职的思政课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及社会阅历, 课堂教学局限于课本,这不仅不利于把握课堂,也无法从教学中产生获得感, 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思政课教师身份的认同感。

二是思政课教师教学方法有待完善。 现在高校学生群体大多是“95后”“00后”,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5],他们更注重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发挥。 部分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会不到乐趣与人文关怀,同时“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实践教学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这一系列的缺乏与不足,使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对思政课教师的信服感逐渐削弱, 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身份认同。

三、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身份认同的路径

(一)社会为思政课教师身份认同的实现营造宽松环境

近年来党和国家为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提出明确要求,要营造更有利于思政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师成长的社会氛围, 创造尊师重教的舆论环境, 让思政课教师这一职业焕发出应有的光彩。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思政课的重要性和思政课教师的重要地位, 让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家长认识到思政课教师工作的艰巨性、特殊性,尊重其付出的劳动,尊重其社会地位。 另一方面,要对思政课教师保持合理期望,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要求应从实际出发,让思政课教师在信任、理解的氛围之中永葆工作热情,充满信心和干劲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从而增强身份认同。

(二)学校为思政课教师身份认同的实现提供可靠保障

学校要高度重视思政课, 严格执行党和国家出台的政策。首先,学校应充分认识到思政课在党的建设方面、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的重要地位,要把思政课作为学校重点课程进行建设。其次,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思政课教师培养体系,优化培养模式,创新培养举措,丰富培养资源,压实培养责任,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职业素质。最后,学校要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工作的相关机制, 如学校主管部门要严把思政课教师入职关, 从源头确保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质量;要为思政课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实际地位, 减轻思政课教师过重的角色负担,正视思政课教师的劳动价值。 总之,要通过一系列举措让思政课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增强其光荣感和使命感,保障其身份认同。

(三)思政课教师为实现身份认同应不断完善自我

思政课教师自身认识的提高、 人格的完善是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内因。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要通过积极参加研修培训及进行教学反思等方式, 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 教学水平,让思政课变得更加有趣和接地气,从而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以及教师自身的职业满足感。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深入把握教学科研一体化。 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教学任务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上课堂,以学术的眼光审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以教学的方式普及科研成果。 最后, 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消除自身的倦怠心理,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思政课教学及科研工作中去。 同时要学会在面对教学与科研工作压力时, 理性地自我审视并自我调节, 从而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推动教学及科研工作的进步。

猜你喜欢

身份马克思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