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农村留守现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豫剧现代戏《守望的乡村》品评

2022-03-02胡非玄

新乡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兴旺春生果树

胡非玄

(洛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

随着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以及相关政策、法令的出台,河南省也积极谋划乡村振兴。 2022年河南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1]。

面对乡村振兴伟大战略的提出和全方位推进,河南文艺工作者充分发挥“文以载道”“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 创编了大量乡村振兴题材的文艺作品,如豫剧《重渡沟》《太行新愚公》《惠河湾》《山路弯弯》《情满合欢寨》《大石岩》《枣儿红了的时候》《中国红》等,它们或者着力于叙写和讴歌农村“扶贫攻坚”的艰辛之举,或者直接敷演干部、农民们创业致富走上振兴的奋斗之路。 由新乡市演艺公司演出、 荣获2021年第十五届河南省戏曲大赛 “河南文华优秀剧目奖”的豫剧《守望的乡村》便是这样一部聚焦乡村留守问题,敷演留守妇女独立自强、创业致富、建设文明乡村的乡村振兴题材戏。

一、聚焦农村留守现象

近些年来, 包括豫剧在内的戏曲现代戏更习惯于直接叙写农村脱贫扶贫壮举, 间接牵扯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 豫剧《守望的乡村》却花费大量的笔墨直接聚焦农村留守现象, 并由此切入叙写农民创业致富、建设乡村之举,在众多乡村振兴题材戏中别具一格,显示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守望的乡村》 首先呈现了留守妇女劳作的艰辛、精神的孤独,甚至感情和婚姻的危机重重。 所谓留守妇女, 多数学者认为是指年龄在20到60岁之间、 丈夫每年在外打工达到6个月及以上的农村籍妇女[2]。 她们不但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农事劳作、照顾老人或小孩儿等重担而异常辛苦,而且不得不面对心理孤独的困境, 甚至还要面临着感情及婚姻方面的危机。正如很多研究者所发现的,农村留守妇女由于夫妻长时间分离,较之非留守夫妻的婚姻,其感情破裂的风险和危机更大[3]。 《守望的乡村》中麦月的遭遇,便是一位留守妇女生活遭遇的典型。她不到30岁时便因丈夫兴旺进城打工而留守农村,一方面要承担繁重的田间劳作, 另一方面又要养育儿子春生和照看年迈的婆婆; 与丈夫兴旺也只能在过年时团聚一周左右,平日里没有贴心人倾诉衷肠,难免内心孤独。年关时,到村头迎接丈夫兴旺归家的麦月,意外地发现兴旺和秀玲拥抱,真是“盼亲人盼来当头棒”,“目瞪口呆心惊恐”。麦月回到家盘问丈夫,得知真相:城里打工、内心孤独的兴旺酒后失德,与同在城里打工的秀玲 (麦月的闺蜜) 发生了男女之事。悲痛和愤怒交织的麦月本想选择离婚,但为了家庭的完整不得不选择忍气吞声。十几年后,麦月的感情伤痛逐渐修复。儿子春生因为感情问题,不愿在城里打工,回到乡村,无所事事。 年过40的麦月不得不替儿子照顾孩子,还谋划着如何帮助儿子安顿生计,操碎了心,吃尽了苦。 可以说,麦月的生活境遇和人生遭际正是当代很多留守妇女命运的缩影。

《守望的乡村》还呈现了留守老人的心酸生活以及留守儿童的成长缺憾。 所谓留守老人,“是指家中子女长期外出务工而自己留守家中的60岁及以上的老人”[4]。 《守望的乡村》中的老胡叔就是一个过着心酸留守生活的老人。 起初,因为儿子、儿媳常年在城里打工,老胡叔不得不担负起照看两个孙子的重任。可是造化弄人,当老胡叔忙着做午饭时,两个孙子却在村外的大水塘玩耍溺水身亡。 自此儿子儿媳不肯与老胡叔往来,更不用说照看他了。老胡叔的精神渐渐出了问题,经常神情木讷地在村子里走来走去,嘴里念叨着“俺孩儿快回了”“不怪我”之类的“怪话”,最后精神崩溃,在幻觉中跳进大水塘中去救孙子,溺水而死。

所谓留守儿童,“指的是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农村,不能与父母同住的孩子”[5]。 春生是一个“半留守儿童”,他自小就由母亲麦月一人照顾,父亲常年在城里打工。母亲麦月整日里忙忙碌碌,无暇照顾春生,春生因而学习成绩不好,高考落榜,不得不加入农民工队伍,在城里艰难地谋生。 春生的成长缺憾反映了一部分留守儿童的人生命运。

因为大量青壮劳动力流向城市,由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组成的乡村显得死气沉沉, 缺乏生机与活力。 乡村人少了,门锁了,留守的老人愈加孤单了。

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守望的乡村》所呈现的农村留守问题,党和国家早在2012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以及2013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都给予了深切的关注, 提出了标本兼治的两大解决途径。 一是直接给予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以关心和照顾。 比如2019年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3部门联合出台了 《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就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6]。 二是通过农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让农民富裕起来,让农业实现现代化,让农村也充满吸引力,以此彻底解决包括留守问题在内的“三农”问题。

如果说党和国家政策层面将“农村留守现象”和“乡村振兴战略”建立了密切关联的话,那么,具有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守望的乡村》也一样将两者建立了密切关联。也就是说,该剧的最终目的并非聚焦农村留守现象,而是通过叙写留守妇女创业致富、建设新农村、振兴乡村的奋进之举,以艺术形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宣传助力。

《守望的乡村》首先塑造了麦月这样一位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胸怀宽广的农村留守妇女形象,为广大农村留守妇女如何参与乡村振兴树立了一个艺术典范。 麦月下决心通过承包黄河滩边的撂荒地种植果树来创业致富。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让丈夫和儿子不再外出打工, 自己也不再继续辛苦而孤单地过留守生活;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为村里的留守人群趟出一条致富路,逐渐改变村子“房变美村子变空守得心发寒”的现状,使村民摆脱“老的变更老、孙辈还未成年,小媳妇熬成婆、儿女养大又离身边”的不幸,抚平“可怜的孩子记不清爹妈脸”“走留的夫妻感情生变不罕见”的伤痛。尽管麦月没有成熟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但她仍然勇敢地同命运抗争,发出了“不累死不算完”的呐喊。 她说服了丈夫兴旺留下来,逼迫儿子春生学习果树种植技术。上天不负苦心人。两三年后,麦月一家终于在黄河滩边种植果树成功,实现了“全家人厮守莫再几处飞”的愿望。更可贵的是,麦月还率领大伙儿一起种植果树致富,以实现“先富带动后富”的目标。她自掏腰包给村中幼儿园买了一辆新校车,解决留守儿童上学难的问题。麦月这样一位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胸怀宽广的农村留守女性形象鲜活地屹立在舞台上, 鼓舞着广大留守妇女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守望的乡村》还塑造了大凤这样一位全心全意投入乡村振兴、工作积极热情的基层干部形象。同样是留守妇女的大凤,竞聘上了村民组长,热情而积极地为村民服务。她不仅经常提醒村民们看护好财产,防止被盗,还积极为春生说媒,撮合姻缘。 她主动安葬去世的老胡叔,是一个典型的热心肠。她积极支持麦月带领其他“留守户”承包荒地、种植果树。村民们对麦月一家的成功是非常钦佩的,夸赞“麦月一家黄河滩上栽果林,开荒种树没几年成了功”,羡慕麦月一家“家门口赚大钱胜过打工”,但对于复制麦月一家的成功之路没有信心:“人家吃苦打拼改了命,可惜咱空眼馋学不成。 ”大凤看到这种情况,便鼓励麦月帮助大伙儿种植果树。 在推动村子里“留守户”致富的同时,大凤还积极推进村子建立爱心嫂子组、幸福老人组、护小培育组、娱乐文娱组等互助组,使得村子的自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守望的乡村》还提供了一个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发展要求的村庄发展模式。 在麦月和大凤的带领下,黄河滩边的一个普通村庄,靠种植果树实现了产业的兴旺,又将果树园升级成旅游景点,生态更加宜居;再通过互助组的建立,使得乡风更加文明,村子自治能力更强。这样的村庄发展模式,更加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值得众多村庄模仿学习。

三、商榷及展望

不可否认,《守望的乡村》 基本达到了聚焦农村留守现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但仍然存在两个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在内容上,该剧缺少创业致富过程的正面叙写。 该剧详细地叙写了创业致富前麦月的思想斗争和决心下定的过程, 也简要叙写了麦月说服丈夫兴旺留守村子和强迫春生学习种植果树技术的过程, 但种植果树创业的艰辛过程却一笔带过,让剧情直接跳到麦月一家创业成功,似有不妥。毕竟天下事常常是“知易行难”。党和国家之所以要将乡村振兴战略设计为“三步走”,用近40年的时间去完成, 正是因为振兴乡村的过程绝不可能轻而易举、一蹴而就。该剧跳过创业致富具体过程的情节设计,显然是回避了最具挑战性的内容,必然会对剧作的说服力有所削弱。 其次,在剧艺上,该剧的情节结构显得“过散”。该剧叙写的故事时间跨度十几年,十几年前的戏剧冲突同十几年后的戏剧冲突并不一致——前者是麦月和兴旺的感情冲突, 后者则是麦月内心创业与否的冲突。 虽然中国戏曲无需像西欧古典戏剧那样追求“三一律”或“近三一律”的情节结构,但故事时间跨度过长、冲突前后不一致仍然使得情节过于散漫。 而且, 老胡叔在剧中至少出现了四次, 但同戏剧冲突——麦月的感情冲突和创业致富冲突关联性不强。 虽然戏剧史上也有此种情形的剧作,但如果能够将老胡叔之死提前,将其不幸及投水身亡设计成麦月创业的情感动因之一, 那么剧作就不但避免了情节设计和人物设置过散之弊, 而且可以提升剧作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传达。

从当前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的重视程度以及《守望的乡村》的优长与不足来看,今后的乡村振兴题材戏的创编可能呈现以下发展态势: 一是乡村振兴题材戏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而持续繁荣,戏曲也将长期发挥关注现实、 反映现实和干预现实的实用功能; 二是叙写脱贫扶贫的现代戏将逐渐被直接叙写乡村振兴的现代戏替代,因为“脱贫攻坚”的国家战略任务已经完成, 并将过渡到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上来; 三是乡村振兴题材戏将集中于正面表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建设,用戏剧艺术的形式探讨或宣传振兴乡村的具体措施和途径。总之,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乡村振兴题材戏的繁荣,都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兴旺春生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兴旺一个村,需要几茬人?——三任支书一条道,一棒接着一棒跑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推动产业兴旺 撬动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曹春生作品
曹春生
不认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