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羔羊腹泻的病因及防治

2022-03-01安润新李益娟梁静

现代畜牧兽医 2022年9期
关键词:蓝舌双腔病羊

安润新,李益娟,梁静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羔羊腹泻可能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而导致的交叉传染[1]。常见的病原包括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和羊球虫等,轮状病毒也常与羊的肠道疾病有关[2]。腹泻导致死亡的羔羊占总死亡数的51%,降低腹泻率可降低羔羊病死率[3]。羔羊腹泻病可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羊产业的发展,不仅危害羔羊健康,还会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收益[4]。基于此,文章对腹泻羔羊的病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预防举措,提升养羊经济效益,以期为养羊生产提供参考。

1 羔羊腹泻的病因

1.1 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呈典型腹泻症状,肠道出血,粪便呈黑色。病羊伴有腹痛、躺卧不食等症状,病死率极高[5]。张燕等[6]通过革兰氏镜检并结合PCR鉴定、药敏试验、16S rDNA测序确诊出现腹泻、流鼻涕、咳嗽等症状的羊为大肠杆菌感染。梁惠良等[7]根据患病羊出现典型临床症状,认为病羊是由感染致病源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基于病理学变化和诊断出的结果判定致病源为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引起的羔羊腹泻主要在出生后2~3 h发生,表现明显的败血症、下痢等症状,传染源主要为自感染羊。羔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出现急性腹泻症状,粪便带血且有严重的腥臭味;羔羊食欲不振,逐渐消瘦,2~3 d后死亡[8]。曹海英[9]通过临床症状诊断为羊沙门氏菌病。文亚洲等[10]观察前期部分羔羊相继发病,出现精神不振、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出血性腹泻且便中带有黏膜等症状,病羊后续表现尖叫、抽搐、眼球下陷,瘫痪或卧地不起;结合病理学变化,诊断致病源为沙门氏菌。

动物受到外界恶劣因素刺激时,巴氏杆菌通过淋巴液进入动物血液,发生内源性感染[11]。感染败血症型巴氏杆菌病后,羔羊出现精神不振、进食不佳、腹泻等症状[12]。程传亮[13]利用细菌培养、分离鉴定、PCR鉴定、药敏试验等实验室分析方法,判定出现咳喘、精神呆滞,伴有轻微腹泻的羔羊为溶血性巴氏杆菌感染。

羊常因断脐、剪毛、刻耳、烙角、生产、外伤以及手术等未经过消毒或者处置不规范等感染发病,特别是创伤复杂、伤口较深时极易感染破伤风[14]。破伤风感染动物在10 d左右开始出现机体肌肉僵硬、瘤胃鼓气、出汗偏多、黏膜发绀、起卧艰难,角弓反张、吞咽困难、嘴流涎及冒沫、不能进食饮水等症状;发病后期常伴有胃肠炎,引起严重腹泻、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最终窒息倒地而亡[15]。

羊感染副结核病导致身体消瘦、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排出淡黄色或黑褐色的粪便,有腥臭味并混有气泡[16]。额尔德尼柱拉等[17]对病羊尸体进行剖检并制作病理组织切片,通过观察病理组织切片和抗酸染色等方法进行诊断发现,出现消瘦、腹泻症状的羊感染副结核病。

羔羊痢疾的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羔羊出生1周内易感染该菌,症状包括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且伴随腹泻、呼吸急促等现象;粪便异色并伴有恶臭气味,或是水样便、血便等;病羊体温逐渐下降,在2~3 d内死亡[18]。罗世民等[19]对临床症状为精神萎靡、厌食、反应迟钝、呼吸急促、腹痛及腹泻的羔羊进行接菌镜检,诊断出该病为羔羊痢疾。

1.2 病毒感染

急性型感染蓝舌病主要为吸血昆虫传播所致[20]。蓝舌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厌食、精神萎靡、衰弱消瘦、便秘或腹泻,甚至死亡。羊蓝舌病发病率为30%~40%,病死率为2%~30%[21]。舒展等[22]应用蓝舌病血清检测试剂盒对新疆八地州羔羊进行检测,平均阳性率为6.79%,表明新疆羔羊群感染蓝舌病较为普遍。

小反刍兽疫发病时,动物出现体温异常升高,眼睛、鼻腔、口腔分泌物增多,腹泻、口腔糜烂等症状[23]。易感羊群发病率通常达60%以上,致死率达50%以上[24]。孔倩倩[25]指出,利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能够检出小反刍兽疫发病初期和后期病料中的抗原,从而与牛瘟相区别。

1.3 寄生虫感染

羊球虫病主要传染源是染病羊,受到球虫体或卵污染的水源、工具、饲料等也是羊球虫病的传染源。羊球虫病的发病期是每年的4月~9月,7~8月是本病的高发期[26]。Yan等[27]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鉴定引起感染的寄生虫,结果显示,胃肠道线虫感染率极高,96.96%的成年绵羊感染至少一种胃肠道线虫。

患病羊是隐孢子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卵囊通过粪便和分泌物释放到环境中,污染饲草、饮水和器具等,其他羊接触后通过消化道感染隐孢子虫。隐孢子虫病主要症状为精神抑郁、食欲不振,粪便不成形并含有大量黏液、肠黏膜脱落碎片和血液;肠黏膜被破坏后,致病微生物通过肠道进入血液,感染全身症状的组织和器官。病程一般持续10~15 d,病死率高达30%[28]。隐孢子虫病是导致新生羔羊腹泻的第二大诱因,全世界绵羊的发病率为1.6%~77.4%,山羊隐孢子虫为2.0%~72.5%[29]。

双腔吸虫病的病原主要为矛形双腔吸虫和中华双腔吸虫,其中矛形双腔吸虫的发病率约为80%。病原寄附于羔羊的肝脏、胆囊和胆管内[30],临床症状为病羊可视黏膜黄染、颌下水肿、消化紊乱、腹泻,甚至因极度衰竭死亡[31]。程琳等[32]通过对30份绵羊粪便进行PCR检测发现,中华双腔吸虫阳性率为26.67%,虫卵检测法阳性率为16.67%。

1.4 羊自身因素

羔羊受到应激刺激时,机体难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易出现传染性和应激性腹泻[33-34]。母羊感染乳腺炎和妊娠毒血症,畜体积累大量致病菌,导致体温升高,畜体功能失调;羔羊哺乳时,致病菌通过乳汁进入羔羊消化系统,进而引起腹泻[35]。

1.5 饲养管理不当

羔羊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吸吮不干净的母羊乳头可能导致感染腹泻。缺乏固定的饲养计划,一次饲喂大量青饲料或精料过多也可能刺激羔羊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腹泻。吃奶过多,在微生物及其毒素的作用下也会引起自毒综合征[36],进而导致腹泻。

2 羔羊腹泻的防治

接种疫苗能够抑制羔羊腹泻疾病发生,降低羔羊腹泻疾病发病率。如妊娠母羊应在产羔前1个月接种羔羊痢疾菌苗,以确保妊娠母羊具有足够的母源抗体;出生1周后的羔羊应注射三联菌苗(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37]。

还应制定完备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羔羊生活环境、养殖场设施与设备进行消毒,阻断疾病传播途径。改善羔羊的生长环境,营造干净、清爽、舒适的育羔场所[38]。母羊生产前产房应进行消毒[39];每次喂乳前应清洗母羊乳头,防止吸吮污水摄入病原体导致腹泻[40]。

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抗菌肽、益生菌、多糖等能够促进营养物质吸收,降低腹泻率[41-42]。大型羊场应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所有羊应全进全出,避免从外地引进羔羊引起细菌感染。如特需从外地引种,应加强检疫工作,包括产地检疫和引种检疫,不得从疫区或受威胁区引种[43]。

3 结论

羔羊腹泻既影响羔羊的生长情况,也极大地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羔羊出现腹泻情况,应及时隔离、消毒,防止不必要的传染。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增强孕产母羊和新生羔羊的疫病防控,保持饲养环境温暖、通风。一旦发现羔羊腹泻,应做到尽早治疗。

猜你喜欢

蓝舌双腔病羊
牛羊蓝舌病的诊断与防控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羊咳嗽怎么治
渝西地区牛羊蓝舌病的血清学调查
空气系统双腔模型的压力动态特性分析
耐高压双腔P1CC导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
十招巧识病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