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2022-03-01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演武乡初级中学王瑞平

学苑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学法物理实验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演武乡初级中学 王瑞平

目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比较常见的问题,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式相对比较传统和单一。同时,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偏低也是诱发上述问题的关键原因,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有限,这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分析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和优化。

一、初中物理教学常见问题

1.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

学生不能很好的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重点,而且存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学生学习习惯较差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关系,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是选择自己讲解知识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而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2.学生的竞争意识淡薄。

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竞争意识薄弱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学习中不能吃苦,而且没有为自己建立明确的目标,学习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基于该心态驱导下,将无法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3.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

学生自身的基础差异较大成为了影响初中物理教学成效的主要因素,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在接触物理之后不能进行深入思考,而且一遇到困难就选择放弃。

4.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差距较大。

非智力因素指学生的毅力、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这些能力在物理学科学习中是十分关键的,决定着学生能否沉得住气去思考物理问题。学生在接触物理初期往往会因为其所讲授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存在不理解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通过自学很难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不理解的知识越多,学生学习的压力就会越大,长时间下去将会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厌烦感,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5.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制约了其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自主学习意识的缺乏,而只是满足于教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而且课后没有及时进行复习和巩固,因此其无法很好运用基础知识,这使得其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受到限制,加之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做题习惯,导致其在实际做题阶段出现审题不认真的问题,更不用说运用所学知识解题,这使得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无法把握试题要点和关键信息。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兼顾所有学生的情况,而且需要保证课堂教学顺利推进,因此可能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会存在无法跟上教师和大部分同学进度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中阶段物理学科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水平。

新课改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此时就需要教师从传统的注重应试的教学理念中脱离出来,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即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和个人基本素养,以此来推动学生的健康稳定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物理教学的内容作为素材,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可以将课本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创设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物理学的魅力,进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日常教学之中,进而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此外,还需要强化对学生求知欲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此外,在思维能力培养和创新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即小组可以针对具体的物理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尊重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勇于提出自身的观点和看法。

2.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开展物理教学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应对考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之中。此外,初中阶段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例如,在物理知识讲解阶段,初中物理教师还可以将生活实例融入其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认识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此外,初中物理教师还需要结合实际来引导,通过实践能有效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同时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3.强调过程与方法相结合,注重科学探究。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积极融合过程与方法,重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科学探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在开展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还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问题的挖掘、分析和解决之中。在创新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克服学生的负面心态,这样有利于创设轻松愉悦的实践氛围,使得学生更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此外,在开展科学实践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在交流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观点,要积极发表自身的看法。

三、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借助兴趣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单纯的教师讲授模式枯燥乏味,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此时,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尝试引导学生从课本固有的思维中跳出来,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兴趣教学法即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到学习中,这样能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变得鲜活。例如在课前导入环节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与本节学习内容相关的生活话题。例如在讲解电路之前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电路并思考电是怎么运行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之后带着疑问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这样的课前引入模式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运用兴趣教学法把握学生心理。

在初中物理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借助兴趣教学法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以此来突出兴趣教学法的实用性。例如,初中阶段的学生可能会存在好动的问题,而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并加以利用,使得其能发挥自身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好动的学生进行实验,例如进行电路实验,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集中精力,学生自主建立起一个电路之后会产生满足感,从而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再如针对平凡的镜子,教师就可以将其作为物理教学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镜子,以此来引出关于反射、折射等知识点的教学。对于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教师不能采取遏制的措施,而要引导学生将这种好奇运用到学习中去,转化成对所学知识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四、兴趣教学法运用策略

1.引入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好奇心。

传统课堂教学难免会存在较为枯燥乏味的问题,如果教学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优化,而选择一味讲解教科书,将会削弱学生的好奇心,无法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重积极运用举例的方法,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人们喝热茶之前为什么要先吹气;或在“压强”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鸡蛋作为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为什么用力捏鸡蛋都不会碎,通过这些问题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发挥课堂引入环节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2.运用实验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物理学科而言,其理论知识几乎全部来自于相应的物理实验,可以说,物理实验是物理理论研究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开展物理实验活动进行教学,通过物理实验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知识,因此对于大部分物理知识与概念,难以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教师若仍采用传统的口述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较为一般,而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在实验中传授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物理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进行“平面镜成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平面镜在家中做一个实验,由此来观察真实事物和镜中图像间存在的差异与相同点。再如,在进行“摩擦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筷子提米”实验呈现在课堂上,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和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这些有趣的物理实验,既能够实现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并使学生体会和感受物理实验的乐趣,而且还可以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营造良好物理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抽象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刚接触物理知识的学生来说,初中物理存在枯燥、乏味的情况,此时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一味的按照书本内容进行讲解,不仅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则需要结合教学大纲要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物理教学情境,尤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情景,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新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最好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来营造富有乐趣的物理情境,进而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进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水平。例如,在进行“重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如让某位学生扮演牛顿,并表演牛顿和苹果间的故事,这样的教学情景,既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万有引力的相关知识,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进而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

4.直观展示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物理的知识内容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整体难度较低,初中物理知识内容更多以观察与实验为主体,但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为第一次接触物理知识内容,对于物理知识内容较为抽象的概念难以进行准确地理解与掌握,如何将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内容与概念清晰地进行表达,从而使学生能够了解掌握,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初中物理以观察与实验作为教学主体内容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物理实验进行教学,直观地将相关知识展现出来,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实验中相关理论知识内容的印象,也能够满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物理课堂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5.加强教学互动,激励学生学习动力。

初中物理学科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由于是初次接触物理知识内容,学生难以形成物理学的基本思维思想方法,因此在实际的课堂物理学习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多个方面的学习问题与困难,甚至会产生一定的挫败感,消磨物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导致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下降。物理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加强教学互动,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教师需要在课堂内外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与出现的问题与困难,鼓励学生,并积极评价学生课堂学习,从而激励学生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

6.加强与日常生活结合,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通常情况下,初中物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物理学习能够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进行准确描述,在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了解和掌握的同时,使学生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以期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有效联系,这样既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进行“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在显微镜和望远镜使用时的感受,并进行阐述。或者在进行“重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对重锤线进行制作,并学会如何使用重锤线,这样均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实用性的掌握,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通过分析初中阶段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兴趣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目的,强化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在此基础上积极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更好的促进初中物理的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教学法物理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