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探赜

2022-03-01赵丽媛翟继军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2年12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方式思政

赵丽媛,翟继军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桂林 541004;2.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近年来,高校思政课面临诸多挑战,如何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回应大学生的问题与困惑,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一、高校思政课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主体,要充分运用思政课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看,思政课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提升道德水平,增强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涵育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一)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文化自信的旨归,思政课是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校四门必修思政课在作用上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政治信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二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品德课。前者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组成,后者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构成,纵横相交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对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从内涵上看,坚定理想信念与坚定文化自信是一致的。理想信念内在地包含着信念、信仰和理想三个层次,坚定的信念形成信仰,信仰体现深层次的信念,理想以信念为基础,信仰决定并指导理想。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信念是通过科学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由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因此,我们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我们的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可以说,培育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帮助其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以及对中国道路的信心。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最重要和关键的是坚持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自信,其落脚点和归宿自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这一意义上讲,坚定文化自信是坚定马克思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同义语。

(二)提升品德修为的需要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对帮助大学生坚守正道,抵御错误思潮,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思政课还有助于大学生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伦理道德,对提升其思想境界,防止错误思潮侵蚀具有积极作用。作为一种显性与隐性并存的文化通识课程,思政课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重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青年的行为规范、审美情趣和人生信仰。它以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大学生品德性情为目的,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意识、精神追求与生命感悟。这对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文化自信,追求高尚道德情操,建立开拓进取的思想观念以及正确的生活方式,促进其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三)厚植爱国情怀的需要

思政课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自觉意识,这种意识是通过四门思政课的内容设置和观点阐发实现互补、强化与融合的。例如,“原理”课“物质世界及其实践”的内容,可帮助大学生认识热爱祖国就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内容,引导学生坚持唯物辩证法,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正确认识并改造世界,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世界历史的大趋势;“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内容,能够引导大学生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帮助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其在追求远大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概论”课的基本路线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国情教育能帮助大学生了解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的特点,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奋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国家观念和主人翁责任感;国防与安全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捍卫祖国安全的自觉性;民族团结教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爱国统一战线教育等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热爱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思想意识。“纲要”课通过系统的阐述,中国近现代历史能够帮助大学生体会中国人民不甘落后与不甘屈辱的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修”课注重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内涵丰富的优良传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情感。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重点和主旋律,对增进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树立民族自尊自信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所面临的问题

思政课对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部分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耗散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与耐心,降低了思政课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际效果。高校思政课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教学理念层面

“教育理念是人们关于教育精神和价值取向的观点、看法和信念,是人们在思考和回答‘教育活动究竟是什么?应当怎样?它有什么价值?如何更好地实现它的价值’等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判断与看法”[2]。“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统一”[3]。大学教育理念的着眼点是培养具有独立自主精神、坚韧不拔意志和优良品性的“完整的”人。高校教育理念应遵循教育的宗旨、使命、核心与原则,教育理念应该是教育应然性与教育实然性的高度统一。然而,部分高校过度看重专业技术培养,轻视对大学生品德、责任、情操的养成和培育,大学教育的精神和教育价值趋向世俗与功利。教育决策者对高等教育精神和教育价值的忽视与错位,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育指导思想和行动方向。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热情不高,教学实效性不佳。教学理念即教学信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所持的看法、态度与观念,体现“为什么教”的问题。测量教学理念是否达到,需要利用某种手段予以量化,以便检测教师的实际工作效益。这里说了两个问题:一是教学信念或目的,二是实际的考核手段,二者不同。

(二)教育形式层面

从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看,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枯燥、教学手段延滞。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为完成某种教学目的而采用的教学办法。教学手段是师生在教学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实际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存在以下问题。就教学方式看,以“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难以唤起大学生的学习热情。部分思政课教师在课上“以灌为主”,相对重视理论灌输和理论教育,并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是学生到课率、听课率、抬头率不高,疲于应付的重要原因。就教学手段看,部分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不充分,学校相关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难以实现。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思政教师学科背景所限,对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科技平台运用不熟练;二是部分学校资金投入与技术维护不足,导致学生实际课程体验效果有限。这些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思政课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的问题。

(三)教育环境层面

从外界影响看,工具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交互耗散。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物质与经济的自由,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工具理性的扩散和实用主义的急功近利一定程度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精神层面的涣散和文化理想的模糊。一方面,受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影响,部分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内生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重专业轻人文,重技术轻通识的教育导向所致。“有用即真理”的价值观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加之部分高校为解决严峻的就业问题,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上偏重专业技术,轻视人文通识教育,使学生对不能立竿见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买账,学习思政课的内生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有所走低,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对西方文化的警觉性不足,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的文化价值错位,一定程度降低了思政课涵育文化自信的实际效果。

三、高校思政课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应对策略

思政课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实现升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具有深远意义。新时代,破解思政课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的现实难题可从以下方面协同发力。

(一)转变教学观念

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是大学充满活力、奋发进取的基础,优化高校整体教育生态环境是推动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部分高校的教育功利化倾向主要是教育决策者和教育执行者对高等教育的宗旨、使命、目标等问题认识不足或理解错位引起的。因此,高校教育决策者和执行者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服务,立德树人,求真务实的教育意识,坚持理性思维,遵循教育规律,端正教育态度,祛除功利迎合之心,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此外,创新课程教学理念,优化思政课教学生态环境也是重要的一环。“大学的目的就是实现全世界道德上、智力上和精神上的革命”[4]。其教学价值首先在于帮助大学生“学做人”,而非沦为“工具人”和考试机器,教师应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厘清教学目标,明确考核方式等优化教育教学情境,培育“完整的”人。

(二)创新思政教学方式手段

高校可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交叉运用“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的方法增强教学实效。一是要加快教学方法改革,增强课程亲和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八个统一”为我们进一步推进思政课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与抓手。教师应充分利用案例法、讨论法、演讲法以及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转变部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另外,教师也可通过专家座谈、文化学者访谈、校际文化交流互访等方式增强课程吸引力。二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引导能力。这需要教师潜心问道,扎实科研,以更加精湛的业务能力和更高水准的教育水平引导大学生。三是高校要增加培育经费投入,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技能力,增进课程的深度与内涵。

(三)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建设

增进对国家的认同是思政课的关键,一是充分利用各门思政课的授课内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将思政课中的相关内容打通,用中国故事激励青年学生,厚植其爱国情怀,使学生自觉将“四个自信”作为精神和信念最坚实的依靠。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积极构建精品课程体系,加强同其他思政课的分工协作,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根据学校实际开设文化通识课,深入进行文化涵育,提高学生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能力,真正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之德、知识之德、意识形态之德和中国社会伦理道德,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

总之,增强思政课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效性,关键是将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根本在于教育决策者与教育者摒弃功利心理,重点在于施教者扭转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基础在于用文化通识课固本培元,核心在于立德树人、铸魂育人。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方式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