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公共影视课程的教学改革
——以复旦大学“影视剧艺术”课程为例

2022-03-01龚金平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2年12期
关键词:影视剧课程思政思政

龚金平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自从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以来,各高校对于如何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进行了积极探索,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旨在将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1]。这意味着,教育不仅要强调知识性的传授,更要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课程思政并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2]。

大学公共影视课程更应充分发挥影视艺术形象性、生动性、普及性等特点,在课程思政的实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以四个维度为指向的“思政”元素提炼

在复旦大学公共影视课程体系中,“影视剧艺术”属于鉴赏类的课程,相对来说选修门槛比较低,适合零基础的学生,课程主要讲授电影视听语言、电影鉴赏的方法、影评写作的要求,以及电影研究的入门知识。自1987 年开设以来,“影视剧艺术”课程一直广受全校本科生的追捧,课程建设成果显著,先后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评为重点建设课程,复旦大学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等,目前有三名教师开设此课程的平行班,并组成了“复旦大学公共影视课程教学团队”。

在实施课程思政时,我们没有对“影视剧艺术”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改头换面的调整,而是在沿袭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通过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内涵,或者调换一些作为例证的影片片目,有意识地从教学内容中提炼“思政”的元素,使课程思政以潜移默化地形式进入学生的心中。

为了从教学内容中提炼“思政”元素,我们恪守了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对“思政”的理解,不拘泥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而是拓展到人格养成、文化自信等方面。“课程思政”并非要求我们将一些有专业背景的课程也按照思政课程来规划,而是基于课程本身性质与目标,探索“思政”融入的自然性与生动性,既要避免使学生对“思政”内容产生反感与抗拒心理,又要使“思政”对他们有一定的触动与感染,甚至重塑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作为一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影视剧艺术”课程意在提高学生电影鉴赏与影评写作的水平,同时进行电影研究的初步训练。学生选修这门课并不是为了成为电影评论的专业人士,而是想提高电影艺术修养,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影视剧艺术”课程不必追求自身的专业性。相反,艺术教育、思政教育得以完成,其前提正是对于影视艺术本体性特征的尊重与钻研。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没有刻板地向学生灌输政治意识形态的内容,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从中提炼相应的“思政”元素,既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人生处境,对“思政”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扩展,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格养成,以及如何面对爱情困惑、人生迷茫、伦理两难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对“培养什么人”的回答。

尤其针对部分大学生偏爱好莱坞的大片,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了优秀中国电影的比重,尤其从中国文化心理、电影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关注、人物与观众的深度共鸣、视听语言中的文化韵味等方面,引导学生领会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与隽永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时代精神、职业道德、社会伦理、廉政文化、家国情怀等思政主题和内容融入教学流程,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3]。

其次,在“影视剧艺术”课程教学内容中,既强调“思政”的内涵,也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说,一个德行兼备的人才,不仅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还应该是一个具有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的人。

在“影视剧艺术”课程中,如果学生要欣赏一部电影或撰写一篇影评,教师要鼓励学生打破偏见,平视一些“权威”的观点,尊重自己的艺术感觉,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影片中的精微幽深处,这其实就在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因为,分析一部影片时,学生必须体现独立的视角,要有自己的发现与感悟,这就是一种创新思维。对于一部影片的优缺点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这就是批判性思维的体现。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选择一部影片中的某个片段,引导学生从情感与现实的逻辑角度进行感性的评判,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深度的理性分析,让学生意识到,艺术的开放性可以容纳不同的意见,每个观众的第一感觉可能就是非常真诚的艺术评判。此外,我们还会针对特定的影片,在网上找到“五星好评”和“一星差评”的评论意见,要求学生指出这些意见中的可取之处与偏颇之处,这都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并慢慢意识到,艺术评论不能盲从,不能偏激,要有独立的见解。

最后,在提炼课程的“思政”元素时,教师不必局限于课程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课外资料,鼓励学生从导演、演员的人生经历、人生选择中汲取营养。

“影视剧艺术”教学中,我们会分析大量电影作品,也有专门的章节研究有代表性的电影导演。通过将一些导演、演员的人生经历、从艺生涯作为课外资料,通过网络的方式发送给学生。同时,教师还会在网上组织相关讨论,这种讨论有时会为影片分析提供新的角度,有时纯粹从命运遭际、人生选择的角度,让学生谈谈从这些导演、演员身上所得到的人生感悟。

“影视剧艺术”课程虽然有自身的内容体系和课程目标,但是,教师只要有“课程思政”的意识,仍然可以在课堂内外融入相应的“思政”内涵。这些内涵不必以专题的方式进行讲授,可以在鉴赏影片时,从人物性格、人物命运、影片主题等方面,让学生在一种艺术的氛围中,感受人物身上的正能量,感念于人物身上的家国情怀和政治认同,也反思人物悲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

二、“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改革

“影视剧艺术”课程作为一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选课人数一般在60 人以上,组织过多的课堂讨论显然不现实,布置太多的课外作业也会让学生疲倦。为了完成正常的教学计划,同时又体现“课程思政”的效果,我们在“影视剧艺术”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首先,在遵循原有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调整用来例证教学内容的影片,凸显民族电影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并增加国家意识、政治认同的内容。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有意识地选择有特色,有诚意,有成就的中国影片,让学生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瞻仰中国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笔者在课程其他的章节中,也陆续增加了《流浪地球》《战狼2》《红海行动》《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中国电影。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笔者保留部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作为例证。并且,增加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引导学生分析影片的商业策略以及实现的方式,同时以客观理性的态度,评价影片在思想、艺术上的成就与缺陷。

其次,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的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更为活泼开放的研讨与交流。在“全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已经普及,各种网络终端设备也越来越轻便,这为许多在线讨论和网络资源分享,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便利。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加上人数较多,不可能组织过多的讨论,或者听取学生的汇报。这时,就可以通过微信群讨论、网络资源在线分享等方式,延伸课堂的边界,使学生的困惑可以得到及时的解答。同时,“除了将‘研究型学习’‘实践型学习’和‘案例教学’三种方式引入课堂以外,还可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将一些思政与专业相结合的开放性问题交给学生,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通过这样的过程和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4]。

例如,笔者会在部分课程前布置相应的讨论题,让学生进行在线讨论,或者在线上教学平台上布置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能以一种更为直观、及时的方式,形成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的研讨氛围。一些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影视资源、影视研究论文、教师撰写的相关影评或论文、导演或演员的相关资料,笔者都放在网络上分享,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研究的最新动态,教师也围绕这些资料布置讨论题或者作业。

最后,改革考核方式。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尤其随着微电影创作蔚然成风,我们近些年已经改革了考核方式。一方面,强调平时成绩占30%,避免“一考定终身”,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平时的讨论,认真完成线上布置的作业。当然,这些平时的讨论与作业中,都渗透了“思政”的内容。另一方面,将期末考试的方式,改成了现场播放一部十分钟以内的短片,然后学生现场撰写影评。这种方式更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也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对于视听语言的理解,对于影片分析思路、影评撰写方法的掌握,还能深入检验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因为,面对一部“陌生的”短片,学生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考,能够体现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并客观地指出影片有突破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

未来,课程团队将针对期末考试,组织一个微电影资料库,对入选的影片,不仅考虑其艺术性,更重视其思想性,还要审查影片的主题与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人生与情感困惑、自我成长、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等内容是否有关联。

三、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实践反思

在影视课程中,“德育”的内容一直存在。部分影片主人公是具有民族情感、爱国热情,或者非常励志的人物。并且部分影片包含了深沉的人生感触和丰富的人生况味,值得我们仔细揣摩和反复品味。只不过,在此前的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鲜明的“思政”意识,对于这些“思想内涵”不会特别强调,更不可能建立一个“思政”的内容体系,或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进行专门的研究与实践。

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会觉得“政治认同、国家意识”过于高调,仅谈“文化自信”又显得有些空洞,即使是“人格养成”,似乎也没有明确的范围和清晰的路径。这种实践中的困惑与迷茫,往往使部分教师不知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最后也就自我安慰般选择一些主旋律影片,认为这些影片中流露的都是爱国主义情感,学生在观看并分析了这些影片之后,必然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在“影视剧艺术”中实施“课程思政”时,并没有从“政治认同”入手,而是从“人格养成”起步,“将教学与学生当前的人生遭际和心灵困惑相结合,有意识地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和困惑[4]。

关于课后讨论与作业,坚持以课程内容为主,同时兼顾“课程思政”的要求。对于非思想政治课,“思政”毕竟是辅助性的内容,它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于是,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见缝插针地渗透“思政”的内容,也会在课后的讨论与作业中,设置与“思政”相关的话题,但对于“思政”的量以及渗透的方式,往往不得要领。对此,我们的原则是,以课程内容为主,不直接强调“思政”的要求,尽量以“专业性”来包装话题的“思政”性。

例如,关于影片的分析,笔者不会直接问学生,“你从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哪些人生启示”?而是问:“这部影片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影片是如何通过细节、动作来刻画这个人物的?”通过这种详细的提问方式,学生不会觉得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在对人物进行艺术分析。当学生以艺术的方式了解了影片塑造人物的策略,这个人物身上的一些正面价值自然会打动学生。

笔者也通过巧妙的提问技巧,使这些内容不仅与“思政”建立联系,也与课程内容产生关联。例如,笔者让学生了解了张艺谋作为摄影师、导演的人生经历之后,设置的问题是:“张艺谋的求学经历、人生经历对他的影片风格、主题表达有何影响?对于这种影响你如何评价?”让学生分析张艺谋作品中的个性特色,并挖掘这些特色形成的原因,这不仅是一次艺术研究的训练,也可以从导演的人生经历中得到诸多感触。

笔者在“影视剧艺术”中讲解《红海行动》时,从艺术的角度对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影片中,‘蛟龙小分队’在执行撤侨任务时,其行为动机经历了三次提升,请具体指出这三次动机提升的契机,并思考其情节逻辑与人物逻辑是否成立?”这首先是一个艺术问题,其次才是一个“思政”问题。在评阅学生的作业时,笔者既考查学生的艺术分析能力,同时也审视学生在分析人物的行为动机与行为逻辑时,是否能够理解“蛟龙小分队”所具有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情怀。这样,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具体效果,就能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评判。如果再结合学生在教师授课之后的反馈,就可以在一个对比的维度上,直观地看到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幅度。甚至,还可以通过“观测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对任课教师实施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第三方评教等手段,建立动态、规范、常态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使各门课程的思政成效实现全过程的可查可监督”[5]。

教师通过选择优秀影片进行细致分析,不仅能使学生得到艺术熏陶与审美享受,提升艺术修养,同时也能通过这些影片中感人的人物、正面的主题,对学生产生积极的示范和鼓舞作用。也许,多年以后,学生会忘记课堂上的许多专业知识,但课堂上受到的一些触动、启发、感染,却可能伴随他们一生,并对他们此后的人生选择、人格境界产生不易察觉的正面意义。这样,各门课程共同发力,形成协同效应,大学教育就能更好地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猜你喜欢

影视剧课程思政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