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农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策略与思考

2022-03-01李霞杨芳杜浩国张方浩

中国应急救援 2022年1期
关键词:防震减灾抗震

李霞 杨芳 杜浩国 张方浩

0 引言

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全面取得胜利,云南省也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加注重乡村的长期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地震安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云南省山地面积占本省国土面积的88%以上,地势高低差参,纵横起伏,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活跃,是个多震省份。许多农村地区地处山地,有的乡镇、村寨建在地震断裂带上,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大,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使部分农村居民致贫、返贫。

近年来,云南省地震部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唐山时的指示精神,在震灾预防方面,通过建筑物的抗震设防与加固、地震保险、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手段,提高社会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及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针对农村居民科学文化素养相对较低,且年老、体弱、未成年等留守人员占比较大,缺乏必需的自救互救知识、响应地震灾害能力,云南省地震部门在积极履行脱贫攻坚社会责任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在农村地区脱贫攻坚主战场就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提升农村抵御地震灾害应对能力,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1 地震灾害造成农村居民贫困的原因

1.1 房屋破坏

云南农村民居的建筑受地理地质条件、经济发展制约等因素的影响,房屋在场地选择、地基建造、房屋结构、建筑材料、墙体强度和稳定性、房屋整体联结、施工质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1]。部分房屋抗震性能较差,当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引起的强烈振动及地面裂缝和变形,会造成房屋的受损或倒塌。例如,2014年的云南鲁甸“8·3”地震,地震震级仅为6.5 级,造成人员伤亡、房屋破坏严重,是云南省有地震记载以来直接经济损失绝对值最高的一次地震[2]。鲁甸地震出现“中震大灾”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居民自建房结构多为砖混土木结构,普遍未经抗震设防,总体抗震性能差[3]。

1.2 经济损失

地震造成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损倒塌,地面及自然物的破坏等直接灾害,还会引起火灾、水灾、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农田、山地遭毁坏,水利、管道等农业设施遭破坏,农作物受损,经济损失严重[4]。地震发生后还会出现因社会功能、物资流和信息流破坏导致农村生产和经济活动停顿的现象,除此之外,地震中人员受伤或死亡会致使家庭医疗等费用增加,劳动力减少,经济负担加重。

1.3 救援困难

云南农村地区大部分山高坡陡,地处偏僻,震后可能会发生泥石流、崩塌、滑坡、滚石等地质灾害,道路保通能力差,加上电力系统、通讯设施损毁,通信中断,救援力量到达地震灾区受阻,灾害损失进一步加重[5]。

2 云南省地震部门在脱贫攻坚同时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践

2.1 将抗震设防指导、监管、宣传融入脱贫攻坚主战场

云南省地震部门结合农村防震减灾工作实际,加强对村委会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农村建筑工匠、监理人员、建房农户等的业务指导,提供抗震设防技术相关咨询服务。将脱贫攻坚工作与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横幅标语、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强化质量安全保障,开展工程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确保加固改造、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2.2 注重培训、培育基层工作人员

一是举办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班,面向州、县(市)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面向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面向防震减灾助理员,面向基层专业队伍、救援专业队伍,培训下沉到行政村一级,提升综合救援能力。

二是组织村委会干部、扶贫工作队员参观地震科普基地、地震部门,既增强体验感,又能更直观、生动地了解地震知识、深化理解。

三是依托与农村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载体,通过讲座、例会、工作群、公开栏等形式,组织乡镇机关干部、村委会两委班子学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再由村委会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组织村民开展学习,将防震减灾知识落到实处。

2.3 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首先,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同时,云南省地震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专业知识,对乡村居民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在乡镇机关、学校、易地搬迁安置点、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采取开展科普讲座,举办知识竞赛,悬挂宣传横幅,发放资料、科普光碟、应急包,播放宣传片、公益广告,组织文艺演出,广播宣传,指导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开展应急演练等一系列措施及行动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制作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展板,标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发放至行政村,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云南省科技厅合作,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科技列车”,开进彩云之南,为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带来丰富、生动的科普知识。

其次,继续发挥微博、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互联网+”的宣传作用,发布权威震情信息、传播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云南防震减灾工作。借助《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保山日报》《迪庆日报》《玉溪防震减灾报》等各级报刊媒体,刊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联合云南电视台开办“地震百科”电视栏目;与广电网络公司联系,在数字电视多媒体客户端开辟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版块,提高宣传的广度,加大对偏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科普宣传力度。

2.4 创作推广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科普产品

在对农村地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创作出具备当地特点的、广受农村地区欢迎的科普产品,并加大推广宣传,提高知晓率。例如创作出大理南涧跳菜歌舞形式防震减灾主题情景小品《农房抗震要加强》、歌舞表演短视频《三道弯·防震减灾要牢记》,彝族、哈尼族、纳西族、傣族、景颇族、拉祜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语言版本的《地震逃生36计》《建宁民众说防震》等宣传音视频、花灯节目。精心打造云南防震减灾科普民歌《防震减灾大家唱》,包括“防震减灾重预防”“地震来了你莫慌”“震后自救有讲究”“地震救援讲安全”等民歌,并将民歌主要内容翻译成 8 种少数民族语言,扩大影响面;在宣传推广上想办法、下功夫,通过组织科普民歌比赛,建立百度百科词条,在腾讯、爱奇艺视频网站长期上线播放等方式,利用媒体广泛传播[6]。

3 取得的成效

云南省地震部门抓牢抓实日常科普宣传和脱贫攻坚工作,实施系列农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3.1 有效增强第一响应及抵御地震灾害能力

2016年—2021年,共举办63场云南省地震救援第一响应人培训,受众人数达5000余人。乡镇机关干部、村委会两委班子等相关工作人员在培训中学习了解了基本的防震减灾基础知识、科学的救援技术,提升了应急综合处置能力;在培训中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将掌握知识转化为身体记忆,提高实战经验,增强应对能力。接受过培训的学员将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各个乡镇、村上的人员,逐步扩大“第一响应人”队伍,综合提升了农村整体抵御地震灾害应对能力[7](图 1)。

图1 云南省地震救援第一响应人培训分布图

3.2 提高意识,减轻灾害

通过宣传教育,农村群众在居所设防、避险技能、自救互救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整体的防震减灾意识得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地震灾害造成的伤害和损失,筑牢因灾返贫致贫的“防火墙”。

3.3 重视抗震设防,减少损失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农村新建民居在科学选址、抗震设计和规范施工方面有所改善,对已有房屋存在的隐患采取了抗震加固措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实现“地上搞结实”的目标,防止房屋在地震时遭受破坏,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间接推进了脱贫攻坚的进程,为农村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助力。例如,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发生6.4级地震,由于漾濞县自2014年至2020年在全县开展了“传统民居木构架加固改造”工程,完成全部土木结构民居的抗震加固,提高了抗震能力,经震害情况对比、强震动记录、烈度衰减对比等方面的数据显示,抗震加固有效地降低了灾区土木结构建筑受到的破坏,宏观烈度降低1~2度,大幅度降低了其在Ⅶ度地震作用下的受损程度,降低了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8]。

4 存在的问题

4.1 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

针对农村居民的科普宣传方式及产品有待进一步完善,用模板式的语言、材料进行千篇一律的宣传,“村”味、“地”气不足,一些宣讲的内容与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知识结构结合仍不够紧密,没有形成足够的“共情”“共鸣”。

4.2 宣传普及有差距,存盲区

由于总体宣传难度大、宣传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地震知识普及率和熟悉程度相比于城市居民较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针对农村居民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还需提升。曾有研究者到云南省大理州、丽江市和迪庆州,就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进行调研,发现在广大农村地区,缺乏有效方式将防震减灾常识宣传到户、到个人,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一定范围的宣传盲区及死角[9]。

4.3 宣传队伍力量不足

地震部门专门从事地震科普宣传的人员较少,兼职地震科普宣传队伍建设不健全,农村地区缺乏深入基层长期的地震科普宣传力量和队伍。乡镇机关干部、村委会两委班子等相关工作人员虽然可以通过学习培训了解到一定的地震知识,但是由于其自身对地震知识的学习理解有限,加之基层干部工作任务繁多,其对村民进行地震科普的作用有限。

5 进一步加强农村地震科普宣传的措施

5.1 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服务精准化

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要求,进一步提升针对特定人群的宣传教育服务能力,结合不同群体的特征,开展分众宣传和精准宣传。深入农村地区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结合实际,找准定位,根据农村群体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工作,为提升边疆地区、脱贫地区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助力,促进城乡、区域居民科学素质平衡发展。

5.2 结合时机做好宣传,注重宣传内容、宣传语言

首先,农村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坚持日常宣传教育与应急宣传教育相结合,抓住契机用身边人身边事以案说理,发人深省,达到教育效果,从而让村民心里服气,自觉想学,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如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及时为村民普及地震基本常识、地震灾害特点、如何应对地震等知识;并告诉村民识别地震谣言的方法、地震谣言的危害、散播地震谣言的后果等。

其次,宣传防震知识要注重语言表达方式,要接地气,通俗易懂,生动准确。采用村民易于接受的方式,通过问答、肢体语言、互动参与等多种有趣的形式,深入浅出介绍相关的地震科普知识,也可用当地的方言、民族语言,增强理解力和亲切感。

5.3 扩大宣传维度、广度,利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形成全方位宣传格局

首先,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与传统节日活动结合起来;与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创作更多的防震减灾歌舞剧、民歌、读物等科普文化作品[10]。组织乡村文化表演队、民间艺术队伍等编排、演出防震减灾节目,用“土”方法,将防震减灾知识带进村民心里。

其次,根据农村居民的受众特点,研发制作接收度强、传播性广、利用率高的文创产品,注重应用文创产品上的文字宣传效果,采用简短易记、朗朗上口的宣传文字,增强记忆,达到宣传目的。

再次,针对农村居民娱乐、学习的特点,继续加强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合作,使防震减灾知识走进千家万户[11];根据农村居民的喜好变化,创新宣传形式,在“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公众平台,发布推广防震减灾视频、歌曲,寓教于乐。

第四,利用传单、横幅、喇叭等方式走进农村家庭开展宣传,扩大宣传面,特别是家中有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伤残人员等的特殊人群家庭,可以送知识到家,上门发放宣传产品,排查隐患,现场讲解、示范避震要点。

5.4 发挥地震部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科普宣讲作用

地震部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是最有力的一线宣讲员,可以在平时工作、日常生活、交流沟通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为其他单位部门的工作队员、乡镇机关干部、村委会干部、村民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在入户走访时除了了解困难、宣传扶贫政策、履行扶贫帮扶职责外,还为村民讲解基础的地震知识、自救互救技能,为村民撑起最直接的“生命保护伞”。

5.5 加强乡村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充分发挥学生对成人、家庭的辐射带动作用

农村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讲座、主题班会、黑板报、作文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将防震减灾意识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学校教育,将防震减灾知识反哺家庭,“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做到“小手牵大手”,让孩子成为最基层、最有效的家庭宣讲员,切实提升农村防震减灾宣传效果。

6 结束语

做好农村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任重道远,在继续采取传统行之有效方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紧跟形势、研究变化、推陈出新,用贴近时代、贴近农村、贴近生产、贴近生活、多元化、实用性的方式不断提升农村防震减灾科普的实效性,提高农村居民防震避险意识,提升农村抗震设防能力,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居所,减少因震致贫、返贫现象,助推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向前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保障,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防震减灾抗震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防震演练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一种新型折页式防震锤
基于语义分割和空间上下文信息的防震锤识别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