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非杓型高血压的认知现状及家庭 医生签约管理效果

2022-03-01周丽娜田竹英靳莉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家庭医生依从性血压

周丽娜 田竹英 靳莉莉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全科 450000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病,也是多种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相关报道提示,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约25.2%〔1〕,并且随着老龄化的加重,高血压成为我国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2-3〕。非杓型高血压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高血压类型,其夜间血压没有充分下降,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应得到临床关注〔4-5〕。但是有研究提示,社区老年高血压存在知识知晓率较低,健康行为形成率、规律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低,应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强化疾病认知〔6〕。本研究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非杓型高血压的认知现状及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纳入标准:①年龄65~75岁,②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中原发性高血压标准〔7〕,③能够正常交流,④了解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配合完成研究资料收集工作。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②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③肝脏疾病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④生活不能自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内容,并且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1.2.1资料收集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统计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非杓型高血压的认知现状,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和非杓型高血压知识两部分,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病程,非杓型高血压知识包括非杓型高血压概念、与杓型高血压的区别、非杓型高血压疾病危害、自我保健要点及疾病治疗用药等。

1.2.2家庭医生签约管理 将所有患者按照是否接受家庭医生签约管理分为两组,接受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的11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接受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的8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家庭医生签约管理办法包括:①签约家庭医生,建立健康档案。以患者所属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为核心,在充分告知、自由选择的前提下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并及时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临床检查数据,以便后续的疾病管理和随访工作。②健康指导、健康管理。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临床症状、体征等制定针对性管理计划,指导患者在保证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的基础上学会如何缓解不良情绪,选择适合自身的饮食及运动方式。通过组织社区知识讲座、设立疾病知识宣传牌、发放疾病知识手册及建立同一签约医生的健康管理微信群等方式加强签约医生及社区服务站与患者的沟通交流。③定期复查、坚持随访。根据协议内容定期随访患者的疾病情况、生活方式、遵医行为等,记录复查的临床实验室指标,询问患者血压控制不良是否有发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等,若有异常及时调整健康管理方案或优先进行个体化治疗,正式的面对面随访或者电话一对一沟通至少每隔3个月1次,并对下次随访时间进行预约。

1.3 观察项目

观察记录并比较管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非杓型高血压认知得分、血压控制依从性、血压水平及血脂水平。非杓型高血压认知得分0~60分,包括非杓型高血压概念、与杓型高血压的区别、非杓型高血压疾病危害、自我保健要点及疾病治疗用药相关问题共20个,每题采用0~3级评分,分值越高、认知度越高,认知评分<30分为低水平、30~45分为中等水平,46~60分为高水平。血压控制依从性包括血压监测、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医嘱用药、情绪调控,每个维度0~3分,评分越高、依从性越好〔8〕。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采用氧化酶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LDL)采用Friedward公式计算,高密度脂蛋白(HDL)采用直接酶法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非杓型高血压的认知现状分析

研究中20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非杓型高血压认知得分为(26.1±3.0)分,处于低认知水平。其中,非杓型高血压概念认知得分为(3.9±0.7)分,与杓型高血压的区别认知得分为(4.8±1.1)分,非杓型高血压疾病危害认知得分为(6.4±1.7)分,自我保健要点认知得分为(8.5±2.6)分,疾病治疗用药认知得分为(2.3±0.4)分。

2.2 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效果分析

研究中接受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的119例、未接受家庭医生签约管理8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管理干预前两组的非杓型高血压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干预后观察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管理干预后观察组血压监测、饮食控制、规律运动、情绪调控、遵医嘱用药的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管理干预前两组的血压及血脂指标TC、TG、HDL、LD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管理干预后观察组以上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表5。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非杓型高血压认知得分(分,

表3 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依从性(分,

表4 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

表5 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

3 讨论

正常人及多数高血压患者日间血压高于夜间血压,夜间血压值小于日间血压值的10%,称为杓型血压。而部分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值大于日间血压值的10%,称非杓型血压。据报道,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远高于杓型高血压〔9-11〕,其防治工作更应引起重视。

高血压患者老年患者比例逐渐增多,而老年患者由于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等原因在疾病知识认知、遵循医嘱用药、监测控制血压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血压不稳定、并发症多、收缩升高为主的特征〔12〕,严重损害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非杓型高血压认知处于低认知水平,需要加强相关的健康管理工作。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管理干预后观察组非杓型高血压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压监测、饮食控制、规律运动、情绪调控、遵医嘱用药的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压及血脂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均体现了统计学意义,表明了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的显著优势。家庭医生签约管理工作是以家庭医生开展日常工作为主线,围绕家庭医生给居民进行签约管理、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评估、干预、追踪、随访等一系列了公卫卫生工作及基本医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管理可以让家庭医生以良好的服务技术和态度来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的健康提醒服务,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健康管理的重要途径〔13-15〕。这种方式提高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参与健康管理的自我意识,让患者除了定期到医院去检查,及时治疗,还能通过多种途径定期随访,签约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变化帮助他们做好用药指导和管理,开展合理用药宣教,以控制病情,稳定血压〔16-17〕。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到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缺乏、全科医生培养与培训机制不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欠缺、医保支付机制导向性不强等各种因素影响,家庭医生签约管理工作还需不断探索,进一步提升〔18-19〕。

综上所述,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非杓型高血压的认知水平较低,通过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血压控制依从性,有效改善血压及血脂控制水平。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家庭医生依从性血压
家庭医生签约体检的中医体质辨识及指导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警惕异常的血压晨峰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最怕啥
家庭医生能破解“看病难”吗
天冷了要换好一点的降压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