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28耿桂芹翟慧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普外科绩效考核护理人员

耿桂芹,翟慧

1.茌平区中医医院外科,山东聊城 252100;2.聊城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山东聊城 252000

普外科作为当前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患者病情种类较为复杂,且急诊患者较多,所以相比医院其他科室,更容易出现风险事件,发生护患纠纷的概率更高[1]。只有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在临床治疗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2-3]。 基于此,茌平区中医医院于2021 年7 月对普外科15 名护理人员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本次研究将 2021 年 1—6 月作为实施前,2021 年7—12 月作为实施后。 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分析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21 年7 月15 名对护理人员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本次研究将2021 年1—6 月作为实施前,2021年7—12 月作为实施后。 护理人员中男3 名,女12 名;年龄 22~36 岁,平均(28.12±1.14)岁;专科 6 名,本科 9 名。

1.2 方法

2021 年1—6 月采用常规护理管理。 普外科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健康宣教,对本周或本月的科室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与分析。另外医院还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新的护理技术。每日在实施护理工作前,可举办晨会, 对当天工作进行总结, 科室护理人员分工明确,按时进行交接班,做好床旁交接班工作,严格要求相关护理操作

2021 年1—12 月采用持续质量改进。 ①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实施护理前,应确保普外科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对护理流程展开相关规定,并对其进行规范。另外,建立相关监督管理小组,定期对护理干预措施的相关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保障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制订科学的奖惩机制,将其与护理人员的绩效挂钩,保障管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

②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医院应日常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引导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维权意识,同时对自我以及患者进行保护。

③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医院应引导护理人员加强对专业知识以及技巧进行学习。 可以定期组织学习,利用讲座、急救模拟演练、外出进修等方式,丰富护理人员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技巧, 定期展开综合能力考查,对于考核成绩达标的护理人员进行奖励,成绩未达标的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再次学习, 直至其考核之后,才能够上岗。

④对普外科的急救物资进行妥善管理。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急救物资相关储备情况进行检查,即将耗尽的急救物资应及时进行补充,对于过期或霉坏的急救物资进行更换,医疗器械若处于故障情况,应及时进行维修护理,使其处于正常备用状态,确保在使用时,急救物资的完好并充足。

⑤对排班制度进行优化改善。在对普外科的值班护理人员进行排班时,应依据护理实际情况分为低峰期以及高峰期两阶段,利用弹性排班制度,保障护理人员有相对充足的休息。

⑥绩效管理。 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时,其内容应包括工作量、工作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等。 在进行工作量统计时,应将护理人员所管理的患者纳入统计范围内,应依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护理级别情况等相关内容,对工作量进行科学分配管理;一般情况下在整体绩效考核中,工作量应占比为30%。 在对工作质量进行统计时,应制订完善的工作质量考核标准量表,其主要内容应包含护理制度落实、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基础护理操作、安全管理等方面,对上述方面进行打分,一般情况下,在整体绩效考核成绩中,工作质量评分占比为30%。工作满意度主要是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一般会利用医院自制或现有的工作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效果、落实安全健康教育等方面。 一般情况下,护理满意度在绩效考核中占比应为40%。在制订好相关绩效考核制度后,对护理人员展开培训,确保护理人员对绩效考核的相关内容、加减分项目有全面了解。在培训结束后,应给每位护理人员发放绩效考核量表,每月护士长应对考核量表进行收集、核实,并最终在科室内对每日为护理人员的考核情况进行通报。最后护理人员对自我绩效考核表填写并签字,确认绩效无误,对于存在争议的点,可与护士长确定,最终将签字后的绩效表上交办公室。

1.3 观察指标

①质量管理评分。 对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管理进行,包括病房管理、医院感染、危急重患者护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以及技能操作评分。总分100 分,评分越低,表示护理质量管理水平越低。

②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利用自制表(效度为0.71,信度为0.76)探究护理人员满意度。满分为100 分,分数与护理人员满意度成正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管理前后比较进行配对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实施后质量管理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分]

表1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分]

时间实施前(n=15)实施后(n=15)t 值P 值病房管理74.38±2.45 93.15±3.46 17.147<0.001医院感染 危急重患者护理 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技能操作评分73.48±3.22 90.47±6.19 9.431<0.001 75.49±5.46 87.46±2.25 7.850<0.001 78.21±7.46 90.21±5.33 5.069<0.001 79.22±8.35 92.44±6.38 4.872<0.001

2.2 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对比

实施后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分]

表2 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分]

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实施前(n=15)实施后(n=15)t 值P 值75.47±10.36 92.02±4.54 5.667<0.001

3 讨论

就当前研究资料可知,相比医院其他科室,普外科出现突发事件与风险事件的概率更高,这也使医院普外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加大且增加了工作量,若在管理中并未形成较佳的管理制度,对患者及护理人员均会造成负面影响[4-5]。 因此,在普外科利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具有显著意义[6]。 首先其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法律意识,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以及患者的权益, 从而进一步提高普外科的护理管理质量, 保障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的安全[7-8]。 其次在展开持续质量改进后,护理人员会自身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同时医院也会展开相应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视,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避免因护理人员自身操作等问题造成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9]。 再次,在展开持续质量改进时,提高对急救物资的重视度,确保急救物资的可使用性。 在此基础上联合展开绩效管理,能够降低绩效考核的单一性以及局限性[10-11]。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能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成绩进行客观、公平以及全面科学的分析,会将考核成绩、工作质量与护理人员的工资相挂钩,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自身加强对日常学习、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视[12-13]。

综上所述,普外科在展开护理管理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服务质量,临床价值高。

猜你喜欢

普外科绩效考核护理人员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绩效考核“指挥”医院未来发展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