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管理用于康复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

2022-02-28彭丽君盘婧婧姜陶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康复科认可度规范化

彭丽君,盘婧婧,姜陶

长沙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湖南长沙 410000

康复科是医院重要技术部门,主要负责各类疾病常见后遗症的诊疗工作[1]。因后遗症种类较多,管理人员一旦管理不到位,极易出现跌倒、身体损伤等情况,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故需要采取合适的护理管理方式进行管控, 降低不良管理情况发生风险,保障患者稳定康复[2-4]。 以往康复科常应用基础护理管理,虽可以为患者指导基础康复活动,保障患者病情恢复, 但在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和安全防护方面有所欠缺,易出现跌倒、肌肉拉伤等不良管理情况,使患者病情加重,影响康复效果[5-6]。规范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弥补基础护理管理的不足, 保障患者稳定康复。 本文章通过选取不同时间段内(2020 年3 月—2021年3 月和2021 年4 月—2022 年4 月)长沙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工作的管理人员各14 名, 分析规范化管理用于康复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3 月—2021 年 3 月本院康复科管理人员14 名和患者50 例作为参比组。 管理人员资料:男1 名,女 13 名;年龄 25~43 岁,平均(33.89±4.26)岁。 患者资料:男 29 例,女 21 例;年龄 38~74 岁,平均(56.13±3.29)岁。选取 2021 年 4 月—2022 年 4 月本院康复科管理人员14 名和患者50 例作为研究组。 管理人员资料:男 1 名,女 13 名;年龄 26~44 岁,平均(34.76±4.31)岁。患者资料: 男 28 例, 女 22 例; 年龄 39~73 岁, 平均(55.75±3.42)岁。两组管理人员和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比组管理人员开展基础护理管理:由科室管理者拟定相关管理制度,所有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均以此为参考。 以康复科工作需求为重点,对科室管理人员进行科学排班,明确各项管理任务的负责人,并记录其日常到岗情况。

研究组管理人员开展规范化管理。详细管理内容如下:①成立规范化管理小组。 在本院康复科进行组员筛选,要求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熟练操作能力、丰富工作经验等特点,均学习康复科理论知识,培训规范化管理内容,并在培训后进行相关考核,当分值>90 分时表示培训合格,可让其参加管理服务,保障管理工作质量。②完善规范化管理内容。 在制度方面,组员需要分析现有管理制度,找出不足之处,分析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并编入现有规章制度中, 为日后工作提供参考;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项工作的管理人员,保障各项工作任务均有人负责并按时完成,保障工作质量;实施弹性排班制度,根据工作任务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管理人员获得充足休息, 以饱满的精神面貌从事各项工作,降低不良管理事件发生;建立奖惩制度,对管理任务完成较好者适当奖励, 以此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对管理任务完成较差者进行处罚,以扣除奖金、通报批评为主,以此提高管理人员重视程度,培养责任意识,有利于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在康复内容方面,组员需要学习康复科常见康复内容,如肌肉运动、关节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功能训练、积极翻身和拍背等,充分掌握康复活动技巧,便于更好地指导患者,促进患者身体各机能恢复;学习健康教育技巧,增强教育管理能力,便于更好地为患者普及康复活动内容;了解各种康复科常见不良管理事件,掌握风险工具评估方式,便于更好地规避风险,保障管理安全性。 ③定期开展康复管理主题活动。 组员需要每个月举办研讨会,设定好会议主题,如“如何通过规范化管理提高科室管理水平”“规范化管理的具体要素”等,并选取科室实际案例,让管理人员充分理解主题内容,并增强相关管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①管理后评估两组管理人员对规范化管理的认知程度,评估维度包括了解规范化管理内涵、改善护患两者关系、增强管理人员综合水平、提高康复管理能力4方面,每项0~100 分,分值越高则说明对规范化管理的认知程度越高。②管理后比较两组管理人员对两种管理方法的认可度, 以百分制问卷评分, 完全认可(≥80分)、一般认可(60~79 分)、不认可(<60 分)。③评价两种管理模式下患者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以百分制问卷评分,从十分满意、部分满意、不满意进行分析,分值依次为 90~100 分、70~89 分、0~69 分。 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部分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管理人员对规范化管理的认知程度比较

管理后,研究组管理人员对规范化管理的认知程度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管理人员对规范化管理的认知程度比较[(),分]

表1 两组管理人员对规范化管理的认知程度比较[(),分]

组别 了解规范化管理内涵改善护患两者关系增强管理人员综合水平研究组(n=14)参比组(n=14)t 值P 值90.51±4.37 82.92±7.15 3.389 0.002 89.68±4.33 80.79±7.12 3.991<0.001 89.71±4.38 80.82±7.19 3.950<0.001提高康复管理能力90.64±4.98 83.01±7.24 3.248 0.003

2.2 两组管理人员对两种管理方法的认可度比较

管理后,研究组管理人员对管理方法的认可度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管理人员对两种管理方法的认可度比较[(),分]

表2 两组管理人员对两种管理方法的认可度比较[(),分]

组别认可度研究组(n=14)参比组(n=14)t 值P 值83.21±8.97 75.25±9.86 2.956 0.006

2.3 两组患者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管理后,研究组患者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康复科是治疗肢体偏瘫、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颈椎疼痛、关节疼痛等情况的主要科室[7-8],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好坏与患者康复效果息息相关。部分管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康复管理服务时,可受自身情绪影响和责任意识不强, 出现管理疏忽和偷工减料的情况,致使康复治疗效果明显降低,延长患者康复进程,且易出现不良管理事件,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9-11]。 科学的护理管理方式能有效减少上述情况,保障患者康复效果。 基础护理管理虽经过一系列管理起到一定效果,但仍有局限性,部分管理人员可因工作时间较长、工作任务繁重出现疲劳情况,易出现工作疏忽,增大不良管理事件发生风险,不利于患者病情康复[12-13]。而规范化管理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方式,通过成立规范化管理小组,学习康复科理论知识,培训规范化管理内容,增强组员专业水平,保障管理工作质量。 通过完善规范化管理内容,包括制度方面(修整现有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实施弹性排班制度、建立奖惩制度等)、康复内容方面(学习康复科常见康复内容,掌握康复活动技巧;学习健康教育技巧,增强教育管理能力;了解常见不良管理事件,掌握风险评估工具使用方法等)等内容,便于减轻管理人员工作压力,以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工作,同时也规避各类风险因素,提高安全性,促进患者病情稳定康复[14-15]。 通过定期开展康复管理主题活动, 选取科室实际案例,帮助管理人员充分掌握规范化管理内容, 增强相关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管理质量。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后研究组管理人员对规范化管理的认知程度高于参比组(P<0.05),说明在康复科开展规范化管理能够帮助管理人员理解规范化管理内涵,增强管理人员综合水平和康复管理能力,便于日后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指导患者科学完成康复活动,加快康复进程。管理后研究组管理人员对管理方法的认可度高于参比组(P<0.05),说明在康复科开展规范化管理能够获得管理人员普遍认可,便于管理人员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康复管理服务,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早日回归日常生活。 研究组患者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参比组 (P<0.05)。 因此,说明在康复科开展规范化管理能够增强管理效果,提高患者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保障管理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在康复科的康复护理管理中运用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较好,能够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增强管理人员认可度,保障管理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康复科认可度规范化
康复科和护理部的区别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优质护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的调查研究
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的有效运用分析
ICU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实践与启示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