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尤昭玲运用“耕耘二法”辨治薄型子宫内膜经验*

2022-02-28刘天洋谈珍瑜邹芝香孟德珍

河南中医 2022年12期
关键词:薄型宫腔气血

刘天洋,谈珍瑜,邹芝香,孟德珍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近年来,我国女性平均生育年龄大幅增加,不孕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女性健康的一大问题,不孕症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7%~10%,其中,女方因素占40%[1],对于育龄期的女性来说,妊娠率的影响因素众多,但最直接的因素是子宫内膜的厚度,子宫内膜薄则内膜容受性差,导致受孕率低、着床率低、流产率高的“二低一高”的不良结局,严重影响育龄女性的自信心和身体健康。在现今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的情况下,卵泡发育的调节和取卵的成功率已经达到了90%,但临床上成功妊娠率仍然为30%~40%[2]。目前一致认为,子宫内膜偏薄显著影响胚胎种植的成功率[3]。

尤昭玲教授为我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妇科领域著名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积极投身于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擅长治疗各种疾病导致的不孕症[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卵巢早衰、宫腔粘连等]以及各种妇科疑难杂病。尤教授临证时善以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辨病结合辨证论治薄型子宫内膜,首先明确其病因、确定其诊断,而后再应用中医辨证论治,具有针对性地拟定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根据独创的“耕耘理论”总结出“耕耘二法”。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尤老师调治薄型子宫内膜的经验浅析如下。

1 薄型子宫内膜简介

薄型子宫内膜是指子宫内膜厚度无法达到获得正常妊娠的阈厚度,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少、经期紊乱甚或不孕[4]。由于卵巢激素变化,子宫内膜的厚度会发生周期性改变。目前,临床上对于薄型子宫内膜至今无统一诊断标准,临床研究报道可以获得妊娠的最底线的内膜厚度是3.7 mm[5]。也有研究指出,若子宫内膜厚度在6 mm以下,妊娠的可能性极低,适当的子宫内膜厚度是获得成功妊娠的重要条件之一[6]。但也有研究将排卵日或者移植前日,内膜厚度低至7 mm以下定义为薄型子宫内膜[7]。内膜容受性是指内膜接纳、黏附胚胎的能力,通过四维超声可将内膜的厚度、形态、有无缺失、血流灌注情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其中,内膜厚度是内膜容受性最直观的体现。

2 西医病因病理

引起子宫内膜薄的原因较多,大量研究认为,可能与年龄、机体内分泌紊乱(如长期服用短效避孕药、紧急避孕药或促排卵的药物等)、有创性宫腔操作(如人流术、清宫术、宫腔镜等)、子宫内膜炎症、生殖系统结核、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8-9]。根据疾病辨析,常见病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减退、宫腔粘连、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IVF-ET)内膜低反应、感染性疾病等。

2.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女性机体内激素水平紊乱综合征,通常病理表现为生殖功能障碍,其次为糖代谢异常,是如今育龄期女性月经不调、不孕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0]。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失常,影响内膜血流及血液循环,内膜长期受单一雌激素刺激,对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无应答,无排卵无法促使内膜转化,导致内膜薄,内膜容受性差。

2.2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随着年龄的增加,或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刺激、接受有毒有害的物质等因素影响卵巢功能,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ecreased ovarian reserve,DOR)患者由于机体内缺乏足量的雌激素滋养内膜生长,故子宫内膜增长缓慢[11],卵泡质量也随之下降,卵巢发育异常也直接影响内膜增生,最终导致内膜薄。

2.3 宫腔粘连由于频繁的人工流产、清宫、上环、取环等宫腔操作导致内膜受损,引起宫腔粘连,表现为月经量少、闭经及不孕等[12]。四维彩超显示,子宫内膜菲薄或内膜厚薄不均匀、内膜不连续、清晰度差、部分内膜缺失等内膜异常表现[13]。由于内膜基底层受损,导致内膜失去修复功能,腺体缺失雌激素受体,故使用补佳乐等雌激素制剂亦难以促进内膜生长。

2.4 IVF-ET内膜低反应由于子宫腺肌症、腺肌瘤、输卵管功能障碍等因素所致的不孕症,选择IVF-ET时,在降调节及超促排卵等环节中,促性腺激素刺激对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反应呈低下,导致内膜无法在移植前日达标,成为取消移植周期或反复移植失败的重要因素[14],或使用的促排卵药物具有对抗雌激素的作用,导致内膜厚度受到影响。

2.5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影响子宫内膜生长的重要因素,炎症、感染的发生使内膜基底层受到损伤,存在于血管内皮的生长因子表达减少[15],导致血管发育不佳或异常发育,使子宫内膜血流的运行阻力增加,内膜增生不良是血流灌注不足的结果,最终导致薄型子宫内膜。

3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中未找到“薄型子宫内膜”的病名及相关记载,依据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可归属于“月经过少”“闭经”及“不孕”等范畴。众多医者认为子宫内膜薄与肾、脾、肝三脏的功能密切相关[16],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与封藏,故与月经、生殖障碍密切相关;脾脏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泉,机体精微物质中精气血的生成和运行,全都是脾气运化的结果;女子的一生赖于肝脏的功能,以血为根本,肝脏贮藏血液,最主要的功能为疏泄,凡是女子为病,皆与肝失于正常疏泄密不可分,疏泄功能失常则致气血郁滞。因此,薄型子宫内膜的产生多归于肾虚,肾虚无力则精血化生不足,精血亏虚致使冲任失调,加之肝郁脾虚,致瘀血阻滞,使得新血不生,无以濡养胞宫,故发为本病[17]。尤老师认为,该病病机以脾肾两虚为主,肝郁血瘀为标,虚实并见。

3.1 脾肾亏虚,精血不足肾乃人气血阴阳的根本。《医学正传》言:“经血全赖以肾水施化,肾水匮乏,则精水气血乏源。”如先天禀赋不足,则先天肾精乏源,不足以化生气血,则胞宫胞脉失养[18];或因后天疾病、流产、感染等因素导致肾精匮乏,精血不足以下达胞宫胞脉滋养内膜生长。脾脏主导后天之气血生化,先天之肾气也靠后天之精微之渗透滋养,若脾虚、运化不足,气血生化乏源不能补充肾水,肾水生化出现障碍致胞宫难以充盈,内膜菲薄[19]。因此,尤老师认为,女性如花似水,宜滋养濡润,在临床上治疗薄型子宫内膜应将脾肾亏虚,精血不足这一根本病机摆在首位。

3.2 肝郁血瘀肝和肾在五行中为母子关系,肝通过疏泄功能既可贮藏血液,又可以调节血量,若情志失畅,肝气抑郁成结,则经络阻涩不通,原本正常的疏泄功能得不到发挥,则气血运行受阻,无以循常路濡养胞宫胞脉。《女科经纶》曰:“女子若是不月,责之心气不通……故不治其血而治其心可也。”[20]若心中气机郁结不通,气滞则血液运行不畅,引起心之血脉瘀滞,瘀血进一步阻碍正常血液循行,故内膜失去濡养,生长乏源。尤老师认为,女性既需要肾精肾水的润泽,亦需血水的濡养,肾为根,而血乃本,若心、肝、脾三脏经脉中有一经郁结不通,则该脏腑之气不能到达肾中,进而肾中之气机亦郁而不宣。因此,肝郁血瘀亦是导致薄型子宫内膜的重要因素,诊疗时不可忽视。

4 “耕耘二法”

“耕耘”一词来源于农业,本义是指农民用犁耙把土地翻松,使得土壤变得松软肥沃,这样农作物才能获得丰收,取类比象,尤老师耕耘理论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使子宫内膜基底层修复,恢复具有周期性变化的子宫内膜功能层,促进内膜自底层向上生长,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21]。宫腔粘连手术亦是借助此种方式,采取“犁田式”分离粘连的子宫内膜,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22]。《证治准绳》谓:“经水涩少,为虚为涩,虚则补之,涩则濡之。”尤老师因此创立了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耕耘二法”。

4.1 补肾健脾养血法补益肾气可以长养先天之精,肾水得以化生,则先天物质基础得以补充,益气健脾以助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以后天助养先天;女子一生均以血为本,养血以顾护女子根本,精血本同源互生,血充则助精足,维持胞宫充盈。

4.2 疏肝宣络化瘀法疏肝解郁,调畅肝中气机,使气血正常下行到胞宫之中,化解脾脏中的郁结,则机体精微物质能够疏布至全身,供养胞宫气血;疏通心中血脉瘀滞,使心气下行,心肾相互交合,血流得以顺畅,宣散胞脉郁滞,使气血运行得道,以充养内膜。

二法并用,先以补肾健脾养血法补其本,再以疏肝宣络化瘀法治其标,通补兼施,通调气血而不伤,且补益脾肾而不滞,以静养动,动与静相结合。

5 辨治经验

5.1 辨病论治尤老师主张治病求因,重视病因治疗,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病因病机,针对性地根据疾病的症结所在予以施治[23]。

5.1.1 PCOS助卵养膜方PCOS患者B超下呈现卵巢多囊样改变,无优势卵泡排出,治疗宜调理气血,疏通血脉,在提高卵泡质量的同时帮助内膜生长,在促进卵泡排出的同时协助内膜转化[24],尤老师创立PCOS助卵养膜方,由金樱子、山茱萸、覆盆子、酒黄精、三七花、胎菊花等药物组成,既有生精养膜之功,又有宣散调泡之效。

5.1.2 DOR助卵养膜方DOR患者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水平匮乏,无雌激素的充养,致卵泡生长质量差,或小或扁,同时内膜受卵泡质量影响亦生长不佳[25],治疗宜补肾填精、滋阴养膜,尤老师创立DOR助卵养膜方,由枸杞子、桑椹子、菟丝子、石莲子等组成,该方是以五子衍宗丸为底方加减而成。

5.1.3 宫腔粘连养膜方宫腔粘连患者内膜基底层受损形成纤维化粘连,即使行粘连分离手术也易再次粘连。中医认为,子宫内膜受金刃所伤,胞宫中气血亏虚,胞脉血液郁阻,内膜不得濡养因而菲薄不生。治疗宜滋阴填精,宣络通脉,内膜缺则补之,断则填之,伤则养之[26],尤老师创立防粘养膜方,由葛根、白芍、续断、百合、雪莲花等药物组成。

5.2 辨证论治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加减优化,方药由证所决定,且尤老师临证时擅用药对及角药,使其组方更紧密,疗效更加。

5.2.1 益气健脾以助后天如脾气虚损,失于运化致痰湿内阻,常用黄芪-党参-白术、石斛-山药-莲子等角药[27],既可益气健脾,又可清利痰湿,如胖型PCOS患者,临床上多加用土贝母-土茯苓、大腹皮-冬瓜皮等药对,化痰散结、祛湿减脂。

5.2.2 益肾填精以养先天若肾气亏虚,精血化生无力,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亏损,表现为性欲下降、腰膝酸软、阴道干涩等,常用菟丝子-桑椹子-覆盆子、酒黄精-酒苁蓉-酒山茱萸等角药,既可滋阴填精,补益肝肾,又可入血通脉,养血活血。

5.2.3 行血散瘀以通血脉如血瘀者,尤老师主张胞宫中无大血脉循行,皆有细小的络脉、孙脉组成,因此,用药时不可用活血力量强的药物,恐有动血伤脉之嫌[28],可用具有活血作用的花类药物,凭借其轻宣疏散之力,宣通胞脉之郁阻,选加三七花-玳玳花-月季花以行血散瘀、通脉和营;若血瘀更甚者,内膜血流阻力过大,气血精津无法抵达内膜以养膜润膜,治宜散瘀通络,加用当归-川芎-益母草以活血化瘀,调经通络。

5.2.4 疏肝解郁以调情志若肝郁不疏,有情志抑郁、心烦易怒、双乳胀痛等症状或有乳腺结节者,治宜疏肝解郁,调畅情志,选用柴胡-白芍、郁金-瓜蒌皮等药对以行气疏肝,养血柔肝。

5.3 擅用药膳尤老师主张药膳进补,所谓民以食为天,食补的功用胜过药补,随着现代人们对于健康观念的不断加强,并且药膳没有了单纯中药熬制的苦涩,食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更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当药补与食补相结合时,食助药力,其疗效倍增[29]。药膳可进行口味调节,且不受服用时间限制,可时时发挥作用,多用药食同源之品以呵护脾胃。尤老师自创养膜膏、养膜煲及养膜糊,其功效如其名,补益脾肾,滋养精血,使内膜长养。

5.3.1 养膜膏养膜膏组成有:黑豆、黑芝麻、核桃仁、莲子等,将上述药材熬制成膏状,制作成片状,食用方法每次1片,每天2次。片状膏体方便携带食用,还可真空包装方便储存,且口感较好,能提高患者依从性。

5.3.2 养膜煲养膜煲组成有:西洋参、石斛、黄芪、龙眼肉、百合等,上述药材打包成药包,煲汤服用,可与鸽子、乌鸡等熬汤,也可与香菇、胡萝卜炖煮食用,5~7 d服用1个。

5.3.3 养膜糊养膜糊组成有:黑米、黑豆、黑芝麻、山药、桑椹等,上述药材打成粉状,装入罐中保存。食用方法:每次取适量用开水冲泡。其食用方法简单,还可充饥饱腹,营养价值高。

养膜膏偏重于滋补,养膜煲则侧重于滋养,养膜糊则更加平和,可根据患者内膜的不同病变情况灵活运用,当内膜无异常病变时,可选用三种或两种方法同用,当合并有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等疾病时,则不用养膜膏,以防滋补太过[30]。

6 病案举隅

罗某,30岁,2019年9月19日初诊。患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孕0,月经后期、量少1年,伴经行乳房胀痛、下浮坠胀、腰酸。白带量少,平素头晕头痛、口干心烦、乏力、纳可、寐差、大便易结,就诊时正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患者内分泌六项显示雄激素、泌乳素均增高,且B超显示内膜薄、不全纵隔、卵巢多囊样变。西医诊断:①原发性不孕;②宫腔粘连;③子宫不全纵隔。中医诊断:不孕。治法:忌发物、测基础体温,避孕,自拟子宫内炎方调膜、促经行以清膜养膜。处方:黄芪15 g,党参15 g,白术10 g,土贝母10 g,川芎6 g,当归10 g,益母草20 g,土茯苓10 g,蒲公英10 g,三七花5 g,月季花5 g,山药 12 g,白莲12 g,甘草5 g。14剂,水煎温服,每日1剂。

2019年10月10日二诊:末次月经:10月2日,月经量增多,有血块,下腹隐痛,乳胀好转,偶伴头晕,小便频,B超提示内膜薄(5.6 mm)。治法:PCOS助卵养膜方促卵养膜以助受孕。予PCOS助卵养膜方12剂:党参15 g,黄芪15 g,白术10 g,胎菊花5 g,黑枸杞子3 g,金樱子10 g,覆盆子10 g,玉竹10 g,桑椹5 g,石斛10 g,山药10 g,莲肉10 g,甘草5 g。

2021年6月29日三诊:末次月经:5月26日,患者近2年未来就诊,自诉2020年已孕流产清宫1次,2021年5月16日宫腔镜:宫腔形态异常,容积偏小;双侧壁及右宫角纤维性粘连,不全纵隔8 mm,已行宫腔粘连分离和不全纵隔切除术。此次就诊要求中药辅助IVF-ET受孕成功,已存有囊胚6枚。以自拟防粘养膜方理膜之粘连、促经行之正常。处方:①养膜膏:1盒,每次1片,每天2次。②养膜煲3个,煲汤服用,7 d服用1个。③予自拟防粘养膜方:黄芪15 g,葛根10 g,萹蓄10 g,两面针15 g,三七花10 g,瓦楞子10 g,板蓝根10 g,山药10 g,莲子10 g,百合10 g,玫瑰花10 g,雪莲花5 g。14剂,每日1剂。

2021年8月5日四诊:末次月经:7月25日,月经量色质均可,有血块。白带色黄,质黏稠,有异味,余无其他不适。2021年7月17日四维彩超示,宫腔形态大致正常,内膜薄(7.0 mm)。治法:①忌发物,继续监测基础体温;②养膜膏及养膜煲以长养内膜,有利于植入之受精卵着床;③予PCOS助卵养膜方14剂,养巢助卵以提高试管所取卵泡的质量和数量。后确定移植予以着床方10剂加2个着床煲辅助治疗,2021年10月已确定着床,后成功顺产1男婴。

按语:患者因有多囊卵巢病史,故表现为月经失调、雄激素及泌乳素升高、卵巢多囊样改变。故常出现排卵障碍致月经出现经期延迟,而难以自行正确把握同房时间而至今未受孕。内膜因受多囊卵巢月经不调影响,对激素应答不敏感,故长养不佳,内膜薄则出现月经量过少。故中医治法以调泡养膜为主,长泡助膜以提高受孕率。尤老师擅长通过基础体温测定把握不同患者排卵特点,从而正确指导PCOS患者正确同房时间。该患者由于PCOS流产率高,自行试孕妊娠后因未及时就诊保胎治疗,导致流产、清宫,后又因清宫损伤内膜致宫腔粘连。患者由于求子心切选择试管,然PCOS并非试管的适应证,且超刺激反应为PCOS患者行试管最常见之并发症,但患者由于宫腔粘连,宫腔形态异常,因此建议患者行手术后进行囊胚移植,既可以防止宫腔粘连复发,又可以避免超刺激反应的发生。对于内膜薄或宫腔粘连致内膜欠佳者,常用葛根、三七花、雪莲花等宣散脉络以助血行,善用山药、莲肉等长膜恋肠之特性,同时不忘调卵助膜,亦有养膜助卵之意,相辅相成。此外,药疗、食疗并行,双管齐下,助孕率极高。

7 结语

尤老师精通中西,学贯古今,具有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辨病辨证、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薄型子宫内膜,先应用西医先进的诊疗方法分析常见疾病病因以明确诊断,再应用中医进行辨证论治,强调薄型子宫内膜最主要病机在于脾肾两虚,其次为肝郁血瘀,针对性拟定、施以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根据独创的耕耘理论总结出“耕耘二法”,先补肾健脾养血补其本,再疏肝宣络化瘀治其标,两法并用,通补兼施,临证时,既辨病又辨证,擅用角药及药对增强疗效,并创制养膜膏、养膜煲及养膜糊三种不同制作方法的药膳,方便患者食用及携带,这种精巧的设计不仅方便了患者,更满足了临床上不同内膜异常病变的诊疗需求。尤老师的诊疗经验为薄型子宫内膜的诊治提供了新的诊治思路。

猜你喜欢

薄型宫腔气血
一种适用于薄型梁体的周转装置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一种硅溶胶增强的超白薄型陶瓷板及其制备方法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卓越的薄型系列机心
——MIYOTA薄型GL/N/M系列机心
离子电渗跨上皮角膜交联术治疗薄型圆锥角膜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