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媒介对“00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与策略研究

2022-02-28

传媒论坛 2022年22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媒介大学生

明 静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当前,移动互联技术发展推动移动媒介的大众化,拥有接入互联网能力的移动媒介已经成为影响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媒介。《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手机网民规模为10.29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使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3.0%和27.4%。”[2]“00后”大学生的成长伴随着移动媒介的发展,是真正的“移动互联网一代”。相比“90后”,“00后”大学生表现出更为“个性化的价值追求、自主化的学习方式、网络化的娱乐生活、务实化的人生理想等群体特点”。[3]结合当前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发展的新态势,直面移动媒介对“00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机遇和困境并提出实施策略,是推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改革,增强意识形态教育实效的现实课题。

一、当前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发展新态势

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4]必须做好这一项固本强基、凝魂聚力的重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优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攻坚克难,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成效显著,整体呈向上的良好态势。但移动媒介的发展密切了网络与意识形态的联系,延展了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时空场域,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仍然激烈复杂,意识形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不容懈怠。

(一)多元异质文化蔓延弱化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聚合力

“文化”不是空洞的抽象概念,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能力和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在内的一切社会意识形式。[5]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它反映着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区域性和时代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承载着一种价值理念,价值观的传输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异质文化”是指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集体或其他地域所特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 承载着不同价值理念又相互区别的多元文化和异质文化在复杂的社会结构和高速的信息流通下成为了移动互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两者在激烈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催生的多元社会价值取向以及不良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交汇。“00后”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的塑造期,认知水平亟待提高。因此,在多元社会价值取向和不良文化思潮的冲击下,一定程度上侵蚀“0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断弱化和边缘化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聚合力。

(二)信息碎片化倾向消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控制力

传播学开拓者库尔特·勒温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了“把关人”理论。他指出,信息间的流动发生在某些包含“门区”的信道中,在这些信道中存在着一些“检查点”和“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标准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通信渠道。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ICT)改变了现代传播方式和媒介生态环境”。[6]以智能手机为典型代表的移动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构成,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中,综合完整的信息被各种分类分解为信息碎片,信息接收呈现“碎片化”,这是信息爆炸的成因与显著体现。其主要表现为信息在演绎过程中的极大简化而导致信息不完备、内部逻辑不完整。因此,移动媒介在接收信息时由“完整性”转向“碎片化”,相比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已经开始由“把关人”向“把关网络”转变,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和网络空间的虚拟开放性, 出现监管难点,加大了“把关人”对网络空间信息的监管难度,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把关人”的权威性,弱化了政府对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控制力。

(三)繁杂多样的论争形式淡化主流话语权建构的生命力

移动媒介使承载意识形态的“各家之言”打破信息传播环境固有格局,集中呈现在同一个舆论平台,不同观点间的交流、交融、交锋不可避免。作为各类意识形态争夺的新型传播平台,争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成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兵家必争之地”。意识形态论争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在网络空间更为凸显。例如,在表现形式上,以捍卫“学术自由”为借口,煽动民众情绪,宣传政治主张。在话题选择上,随意挑选历史事件片段,混淆是非善恶,歪曲事实真相,颠倒是非黑白。进而否定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否定民族历史文化,否定历史上的进步运动和杰出人物的贡献,引发严重的思想混乱,公然挑战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各种意识形态都深刻认识到,“网络民心是一种巨大的政治资源,将网络作为宣传自己政治观点的‘跑马场’,在这里展开了争夺政治人心的激烈‘角逐赛’”[7],淡化主流话语权建构的生命力。

二、移动媒介对“00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

“00后”大学生作为国内高校教育对象的主体人群,成长于国家繁荣发展之时、互联网快速发展之际,成长过程中接触、使用移动媒介远大于“80后”“90后”,他们稔知移动互联网,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娱乐休闲与移动媒介密不可分,这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带来诸多积极影响和发展机遇。

(一)意识强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意识增强

一方面,教师主体意识的唤醒有利于创新推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改革。教师作为高校深入开展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者和引领者,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承担者和组织者。面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激烈复杂的斗争态势,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网络空间是西方思想文化渗透的重点领域,而大学生是各类意识形态争夺的主要对象,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争夺政治人心的激烈战场。高校教师在激烈复杂的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中积极求“变”。

另一方面,移动媒介的发展有利于打破教育者居于“绝对权威”,受教育者居于“被动劣势”的传统桎梏,为师生间开展平等、自由的沟通提供便利条件。生活在信息时代的“00后”大学生,善于主动地从多元渠道获取信息,乐于在平等交流中接受知识、享受学习。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精美容器和课堂教学的忠实观众,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者和建构者。自主化的资源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可视化”的图、文、声并茂的信息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实现师生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良性互动。

(二)精准渗透:算法驱动下意识形态教育的渗透主体更加精准

自2018年9月,“00后”进入大学以来,人均1~2部移动智能设备,大学生网民数量激增,这为各类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硬件设备和积极的外部条件。“00后”大学生充分享受移动媒介带来的信息便利,乐于通过此类媒体平台更自由、更个性化地对特定事务发表蕴含一定价值取向和情感倾向的评价与言论,一切观点意见和利益诉求在互联网上的痕迹都可通过算法被“数字化”,这有利于及时反映“00后”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意识形态教育。

“智能传播的核心特征在于算法推荐基础上信息与用户的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匹配”[8],利用算法可以精准地掌握每个个体的偏好,推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精准靶向发力,从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精准推向移动智能终端的持有者,潜移默化地引导目标主体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增强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

(三)融合教学:线上和线下融合式教学的有效衔接

线上和线下融合式教学成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为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积极影响。一方面,线上和线下融合式教学整合了意识形态教育的网络资源在空中课堂实现了云端聚力。移动网络环境下的线上教育,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空间分离,突出传统课堂重围,打破封闭的办学体系,共享网络教育资源。为学生创建了多元融合的育人空间,重塑了意识形态教育理念,放大了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边界;另一方面,增强了意识形态教育的时效性。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类具有引导性和虚假性的信息,线上教育的灵活性和大数据分析下的精准教学,有利于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有效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及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发挥了线上教育突破固有教学环境的优势,弥补了线下教育传统课堂的限制。

三、移动媒介对“00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造成的现实困境

移动媒介的发展带来信息传播模式的革新,极大提升信息传递的时效性、丰富性、多样性的同时,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移动媒介的环境中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理性分析这些挑战是强化阵地意识,改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

(一)碎片化加重信息污染降低权威信息的有效识别

信息碎片化成为整个社会信息传播的常态,零散的信息多样化的传播方式造成了信息结构的复杂性。“00后”大学生通过手机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搜索引擎、各类网站等多种途径获取和接触大量被“过度包装”和“断章取义”的信息,这给了各类意识形态趁虚而入的机会。在这种局面下,一部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各种充斥的无意义的信息所淹没或掩盖,逐渐消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降低了权威信息的有效识别。

(二)教育主客体的媒介素养水平不足以满足网络空间舆论场

一方面,移动媒介革新了信息传播范式,改变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固有环境,“移动互联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管理范围已不仅局限于学生校内生活的某一段时间或校园这一现实的物理空间,而是凭借移动互联网具有的时效性打破时空限制,解构传统的‘围墙’功用”。[9]移动媒介对传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物理空间的解构,拓展了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场域。这为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社会思潮提供了“无障碍”传播平台,借助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使其错误思潮在高校滋生、传播、扩散,影响恶劣。在这种局面下,势必要求教育工作者熟练掌握相关的网络技术,对各类网络信息的甄别保持较高的敏感度,加强信息分析和应对突发网络舆情事件的能力,着力提升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网络教学素养,否则会错失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良机。

另一方面,“00后”大学生作为移动媒介最活跃的受众群体,在充斥着大量具有迷惑性、诱导性、虚假性的网络信息中顺势形成的选择性心理是“信息茧房”出现的重要原因。“信息茧房”的不断自我固化、自我教化使“00后”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容易在人云亦云中迷失自我,动摇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选择和认同。

(三)传统的教育内容难以满足“00后”大学生多样性的需求

移动媒介的发展推动了意识形态教育的互联网化,丰富了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悄然改变着学生的阅读方式和学习范式。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超出了传统教学课堂,知识获取告别单一化,呈现多元化和网络化的趋势,善于利用移动媒介从互联网中探索学习新知识,自主化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00后”大学生显著的群体特征。目前,高校对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面对网络领域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挑战,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话语表达等明显滞后,缺乏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的有效竞争力。因此,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的教学阵地难以满足“00后”大学生多样性的文化需求。

四、加强“00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优化策略

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抓住移动媒介发展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机遇,敢于直面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的问题与挑战。加快转变意识形态教育理念、更新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创新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强化阵地意识,形成教育合力;提升师生网络媒介素养等是改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质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

(一)扎实深化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阵地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10]大学生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对象,大学生通过移动媒介上了网,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场也就延展到了人群密集网络空间。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就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教学课堂,更应该着眼于情况更加复杂的网络空间,进一步强化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意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第一,健全体制机制,发挥党团引领作用。高校要从战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尤其是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学校党委领导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体制机制,做好党团组织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相互衔接,发挥党团组织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第二,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自信和底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强化“四史”教育,善于从“四史”中汲取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理论素养;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价值渲染功能。

第三,更新高校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教学理念,积极革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教学便利,强化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和生动性。

(二)全面推进多轨并行形成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11]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要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仅凭一己之力已是难以为继,这要求政府、教育者、媒体工作者等主体坚持多轨并行,形成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合力。第一,建立健全正确舆论导向机制,推动新闻发布的制度化建设。强化网络监管和舆论引导,增强“意识形态的网络防御能力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运用网络功能创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 完善网络监管体系, 加强网络信息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提升文化软实力和解决好中国的现实问题”。[12]第二,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教师,高校要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适应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发展新形势,坚持培训有质量、提升有渠道、考核有标准,使思政教师成为意识形态教育一线工作强有力的“发言人”。

(三)着力加强高校师生网络媒介素养

为适应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发展的新态势,高校师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对于学校而言,需要打造一支媒介素质过硬、创新创造能力极强的教师队伍,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增设互联网法律素养通识教导选修课,加强网络媒介素养课程建设。此外,高校可以依托学生社团开展网络媒介素养竞赛、网络安全辩论赛、网络文化节、学生媒体论坛等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提高媒介素养。其次,对于教师而言,加强自身学习,熟练地掌握新媒体的教学应用能力,掌握网络空间发展动态,熟悉网络空间话语体系运用和转化方式;再次,对于“00后”大学生而言,加强自我调控,规范运用新媒体能力,适度使用避免沉迷网络。最后,网络非法外之地,党和政府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以增强大学生的互联网法律素养,树立网络媒介环境文明新风。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媒介大学生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专题概要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书,最优雅的媒介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大学生之歌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