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关系的变化

2022-02-28刘叶琳

传媒论坛 2022年22期
关键词:媒介主体内容

刘叶琳

新闻传播关系是指新闻生产和发布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新闻活动的丰富性、结构性和有序性。在全媒体传播环境下,新闻传播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新型主流媒体的新闻实践在资源媒介配置、多元主体交互、内容生产制约、信息功能结构等方面,建构了新的传播关系。

一、资源媒介配置关系的变化

从新闻传播关系的角度来看,资源媒介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能够为新闻生产提供社会信息来源的媒介,二是指能够为新闻传播提供信息传输渠道的媒介。前者体现的是新闻活动与社会事实之间的媒介关系,后者体现的是新闻活动与社会传播之间的媒介关系。

(一)传统媒介环境下的资源媒介配置关系

在传统媒介环境下,新闻活动与社会事实之间的媒介关系相对简单。大众媒介具有独立的新闻信息发现、采集、制作权利和要求,其他社会媒介一般没有自主提供新闻信息来源的条件。当然,也有大众媒介向特定社会媒介获取相关社会信息,或者建立特殊的社会信息供求关系,但这不是普遍现象。同样,大众媒介具有独立发布传播新闻信息的权利和要求,其他社会媒介较难从事大众传播意义上的新闻信息传播活动。当然,也有大众媒介向特定社会媒介授权传播相关新闻信息,或者建立特殊的新闻信息发布关系,但这也不是普遍现象。因此,在传统大众媒介环境下,无论是新闻活动与社会事实之间的媒介关系,还是新闻活动与社会传播之间的媒介关系,都是单一的、固定的、有限的、具有制约性的。一般的社会媒介,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闻信息资源媒介,也可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新闻传输资源媒介。

(二)全媒体环境下的资源媒介普泛化

在全媒体时代,能够从事新闻信息活动的媒体不仅全功能化了,而且也全社会化了,“社会化信息生产和新权力机制使得传统媒体对内容资源和传播渠道的垄断性掌控已不复存在”[1],这导致了新闻资源媒介的普泛化。

就信息资源媒介而言,大量社会媒体的信息交流覆盖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蕴藏着丰富的社会信息资源。以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公共媒体和自媒体,成为新闻信息发现与获取的重要资源地。有学者分析当前“传媒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指出:“用户依赖社交应用获取新闻已经占主导。现在全中国老百姓获取外界信息70%以上是通过社交媒介获得的。”[2]这说明社交媒介拥有大量的社会生活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虽然内容庞杂、大多还是以社会传闻的形式存在,但仍可以成为大众媒介新闻生产的线索和素材。新闻传播者的信息采集,除了直接面对具体的社会事件之外,还面向社会化媒体的信息交流内容,通过筛选和提炼,显现其中所表述社会事实的意义,生成相关新闻信息。于是,在新闻和社会事实之间,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媒介信息关系。这些媒介信息关系,扩展了传统新闻传播的信息来源途径,形成新的媒介化的新闻信息资源系统。

就传输资源媒介而言,各种社会化媒体拥有广泛的信息传输渠道。以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公共媒体和自媒体也成为新闻信息承载传输的重要资源地。一方面,泛传播时代信息生产活动与信息传播活动的分离,使新闻信息的传播不再完全以新闻信息的生产为前提,出现了与大众媒介的新闻生产传播并列分立的社会媒体,这些媒体将大众媒介生产的新闻信息作为传播对象,以转载编发的形式,参与新闻信息传播;另一方面,泛传播时代独立的新闻生产活动与分立的新闻传播活动,也营造了积极活跃的新闻信息共享的媒介生态,大众媒介主动利用社会媒介的渠道资源,注册公众账号,入驻社会媒体,开设移动新闻客户端,凭借各种网络通道和自媒体平台传播自己生产的新闻信息。这两方面的传播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媒介职能。于是,在新闻和社会传播之间,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媒介传播关系。这些媒介的传播关系,也扩展了传统新闻传播的信息交流途径,形成新的社会化的新闻信息传输系统。

(三)资源媒介配置关系变化的传播意义

新闻信息资源和传播资源在媒介关系上的变化,构建了全媒体环境下社会信息共享的新格局,“作为内容生产的新闻业,面临的是愈发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和整合生成方式”[3]。内容资源开发的范围增大,传播资源利用的领域扩展,使新闻生产传播活动有了更为广阔的社会资源空间。社会媒介新闻信息资源功能的不断增强,为新闻全媒体传播的信息资源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新型主流媒体在信息资源鉴别提炼和渠道资源配置控制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应当注意,在新的资源媒介配置关系中,许多来自社会媒介的传闻性信息,实际上已经被不同程度地媒介化了,即依据各自的媒介定位,用特定的媒介方式将信息表达和传播出来。在一些接受者那里,这些信息往往被看作是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因而对信息内容产生先入为主的认同倾向。全媒体的新闻传播应当在信息利用过程中准确地判断社会媒介对传播对象的信息附加程度,鉴别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正确性。同时还应注意将社会媒介受众的接受信息也作为意见信息资源,在信息线索收集和素材判断评价过程中做相应的处理。

二、多元主体交互关系的变化

主体交互关系是基本的新闻传播关系,是新闻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实践关系。新闻主体交互关系的变化。对其他传播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催发其他传播关系的变化。

(一)传统媒介环境下的新闻主体交流关系

传统媒介环境下的新闻主体交流是在相对固定的传播关系中进行的。新闻媒介特有的信息生产传播权利固化了新闻主体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将新闻主体赋予严格的职业属性和传播角色,新闻生产传播主体和新闻接受主体的实践关系是明确和清晰的。此外,新闻媒介特定的生产传播要求,规定了新闻信息平台的专业化资质和职业化活动,不同地位和角色的新闻主体,在传播交流活动中的互换与交替行为十分有限,非新闻媒介和非专业化的信息传播主体,还不能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互动。因此,传统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一直在积极促进新闻主体之间的沟通,但都是以严格划分新闻主体角色和地位为前提的。在这种交流中,新闻主体的信息传受关系比较稳定,传统新闻传播“以受众为中心”的倡导、传统媒介各种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也都是在明确和完善新闻主体间已经确立的信息供求关系。

(二)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主体互动结构

在全媒体环境下,新闻生产传播呈现全员参与的态势,“以新闻记者、新闻编辑部和新闻用户为主导的三元新闻实践主体各自的角色在不断转化”[4]。新闻主体实践活动的多元化和交互化,导致新闻主体的传播关系发生变化,形成全媒体特有的新闻主体互动结构。

一是新闻生产传播主体和新闻接受主体的交替互动关系。全媒体的全员化传播将新闻接受主体从传播活动的末端拉入传播活动的完整过程中,新闻接受主体由一般受众转变为服务端用户,传统的信息传受关系转变为信息供求关系。信息需求对信息供给的影响渐趋主动,新闻接受主体的意愿和选择进入新闻生产传播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原来形成于信息流通环节的新闻主体传播关系,被前置于信息生产环节,新闻接受主体对新闻生产传播活动的介入,在新闻传播过程的前端建构了新的主体关系。“曾经作为传统媒体接受者的主体,积极参与全媒体的生成过程,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主体间性的特质。”[5]新闻生产传播主体与新闻接受主体在交替传播的互动中完成新闻信息的获取和新闻产品的生成。

二是新闻生产主体和新闻传播主体的分立互动关系。新闻生产传播活动的全员化在信息权利的制约中,分化出新闻生产主体和新闻传播主体各自的权利关系,传统新闻传播活动中信息生产主体和信息传播主体合一的结构被打破,原来同属于一个身份系统的新闻主体,变成可以相对独立存在的、从事不同环节信息活动的新闻主体。大量社会媒体进入新闻传播活动领域,从事新闻信息的转载和复制性编发,成为分立于新闻生产主体之外的新闻传播主体。全媒体新闻传播与社会媒介平台的合作、全媒体新闻传播对社会媒介机制的开发,有力推动了新闻生产主体和新闻传播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进一步增强了新闻主体传播关系的拓展能力。

三是新闻生产主体的协作互动关系。新闻生产者在全媒体新闻生产流程中形成新的分工制作关系,这种关系重构了新闻生产主体的结构,扩大了新闻生产主体的范围,增加了新闻生产主体的实践内容。全媒体新闻生产体系适应全程报道和全息呈现的要求,最大化地吸纳和融合新闻生产要素,配置相应的新闻生产机制,将传统的采写者、编辑者、播发者的线性业务关系,扩展为需求目标确认、报道策划、大数据检索、信息收集、素材提供、内容整合、文本制作、技术合成、平台化处理、智能化应用等新闻主体生产活动的立体化协作关系。多元化生产要素的互动,丰富了新闻生产主体的实践关系,扩展了新闻生产主体的实践规模。

(三)多元主体交互关系变化的传播意义

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多元主体交互关系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大众媒介的新闻生产传播关系。新闻生产主体、新闻传播主体和新闻接受主体在新的关系框架中以新的角色进行交流与互动,这种交流互动活跃于新闻生产传播流程的始终,各个主体要素自主性不断增强,又在相互协作中实现功能的分化和细化,并都对新闻传播活动产生整体性影响。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新的多元主体交互关系中,新闻接受主体对新闻生产介入,建立的是一种新的关系性,接受主体的传播愿望和信息需求在全媒体新闻活动的交互机制下得到满足。但是如果超出这种关系性,接受主体的传播意志和行为完全主导新闻生产传播活动,接受者的主体身份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新闻生产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的交互关系也就不复存在。同样,新闻传播主体的分立,也是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性,无论是社会媒介对新闻媒介信息的复制性传播,还是新闻媒介利用社会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都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关系性之外。因此,新闻媒介与社会媒介的传播交互活动,应坚持准确性、全面性、严肃性的原则,维护新闻生产主体和新闻传播主体的相互权益。新的多元化主体交互关系在权限设置、职能规范、业务协同等方面,需要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方式和途径。

三、内容生产制约关系的变化

新闻内容生产的制约关系体现在许多方面,本文的论述只涉及新闻生产环节的制约关系,即新闻内容生产流程中各个要素的制约关系。其中,新闻生产者的业务构成和新闻产品的形态特征在新闻内容生产的制约关系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一)新闻生产者对内容生产制约关系的变化

传统媒介新闻生产环节中的生产者,业务构成相对简单。新闻记者和新闻编辑是基本的新闻生产者,也构成基本的内容生产制约关系。新闻生产者自身因素会影响新闻内容生产的质量。此外,不同环节的生产者在新闻价值和报道意义判断上的差异、生产对象由新闻稿件到新闻作品的变化,集中体现了新闻记者和新闻编辑在新闻生产流程中相互制约的业务活动关系。一般来说,这种业务制约关系相对固定,较为明确,产生的业务制约现象也相对常态化。

全媒体的新闻生产环节中,业务活动的构成变得较为复杂。活跃于新闻内容生产流程中的新闻生产者,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记者和新闻编辑,还包括以各种方式参与新闻内容生产的各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生产活动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在新闻记者的采写活动之前、在新闻记者和新闻编辑的采编活动之间、在新闻编辑的编排活动之后,都有一些新的生产活动加入进来。采取现代信息处理方式呈现新闻内容、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新闻内容,这些方面的业务实践也构成新的新闻内容生产制约关系,如真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的设计、主体信息与全景信息的安排、数据呈现与事实呈现的配置、算法结论与价值目标的融合、机器人写作与专业人控制的协调等。此外,多元化内容生产模式,也会影响新闻内容生产活动,用户生产内容(UGC)、专业生产内容(PGC)和职业生产内容(OGC)等“多种社会生产方式多元并存,整个社会内容生产者呈现出社会化、立体化和结构化的趋势”[6]。普通用户原创的信息、媒介职业人报道的信息和专业平台发布的信息,构成丰富多样的内容表现形态,体现出全媒体条件下多元化的信息生产特征,在全媒体的新闻活动中营造了多元化的内容生产制约环境。

(二)新闻产品形态特征对内容生产制约关系的变化

传统媒介的新闻内容生产是单一产品形态的生产,报刊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分别由相应的媒介机构独立生产,以单一的符号形式呈现新闻内容。生产媒介的时间和空间表现特征,天然地影响和制约新闻内容的生产,因此不同形态的新闻媒介,必须考虑到特定信息表现符号的优势和局限,在新闻内容的生产中扬长避短。这种制约关系是明确的和固定的,对一种媒体而言,其他不同媒体的形态特征并不构成其内容生产的制约性。

全媒体的新闻内容生产,是以媒介融合为基础和条件的,“媒介融合是在多元化的传送渠道下对媒介信息的整体操作”[7],在媒介产品形态融合层面上,新闻信息采集手段、文本呈现和传播方式的多媒体化,使新闻内容生产不再是单一形态的信息生产活动。原来分属于不同形态媒介的新闻表现方式被整合到全媒体系统中,新闻内容生产不再只从单一的形态特征上去考虑传播符号的制约性,多媒体信息处理方式将一种表现形态的制约性变成多种表现形态的制约关系。从平台形态上看,全媒体将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移动媒体等融为一体,各种信息平台资源共享、协调运作、优势互补,同时也相互制约。在新闻内容生产上,统一部署中兼顾各信息平台的生产传播特性,分别操作中体现全媒体生产系统的共同要求。这种由媒介平台差异性形成的新闻内容生产制约关系,在全媒体的整合机制下产生良好的互动性。

(三)内容生产制约关系变化的传播意义

全媒体环境下新闻内容生产制约关系的变化,优化了新闻生产的环节,丰富了新闻生产的内容,扩展了新闻生产的领域,创新了新闻生产的形式。从新闻生产的业务活动和新闻产品的多媒体形态两个方面,显现出全媒体新闻生产的新面貌。

当然,在新的内容生产制约关系中,不同类型新闻产品特性差异的影响和局限性依然存在,全媒体新闻传播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多媒介形态新闻的相互关系。此外,不同信息生产模式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有着特殊的信息交往背景和信息生产意图,也有着特定的新闻主体关系和服务对象定位,因而新闻内容的不同选题侧重、不同表达倾向和不同呈现形式,也需要通过全媒体的综合化传播机制进行筛选、评估和规范化处理。

四、信息功能结构关系的变化

新闻信息功能的结构关系是新闻传播关系在信息作用和效能方面的体现,它反映了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同信息意义和价值所形成的现实联系。这种联系是有机的、多角度和多层面互动的,因而呈现出功用和效应的结构性特征。

(一)新闻信息功能的结构性特征

新闻信息功能的结构性特征与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结构性关系相联系。一般来说,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有报道新闻、传播信息、反映舆情、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普及教育、指导生活、服务社会、提供娱乐等,这些功能在实践意义上并不是完全对等的,而是表现出特定的结构关系。学者们用“第一功能”和“其他功能”,“基本功能”“主要功能”和“辅助性功能”等词语来表述这种结构关系[8],并强调报道事实和传播信息、反映舆情和引导舆论是基本的、 主要的、起支配作用的功能,其他功能以基本的、主要的、支配性功能为基础条件,处于相对应的结构地位,这已是新闻学理论的基本常识。由这种结构关系所决定,大众媒介时代的新闻信息生产和传播,也是以报道事实和传播信息、反映舆情和引导舆论为主要功能, 在新闻信息功能系统中,形成以基本功能和主要功能为统领的不同层级的功能结构关系。

(二)新闻信息功能的综合化结构关系

全媒体时代,新闻信息功能在更大的社会传播系统中形成新的结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由全媒体的社会功能结构特征所决定的。全媒体传播的综合优势体现在信息功能上,必然是一个包含报道社会事实、宣传主流思想、传播先进文化、提供政务服务、协调公共事务、开发数据资源、参与社会治理、推动政策实施等诸多内容在内的信息功能结构体系。它超出了传统大众媒介的信息功能范围,将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覆盖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新闻信息在更大的关系框架中产生功能价值。正如研究者所分析的,“‘全效化’依托平台化趋势,借助服务功能,使新型媒体平台功能大幅度扩展,媒体的服务功能,从社会的精神交往层面,进入到社会治理和社会运营等物质资源交换层面,成为社会的数据总汇和运营枢纽。”[9]新型主流媒体的信息功能综合化,使新闻信息同其他社会信息形成交互传播效果,新闻信息功能的结构关系延伸到更广阔的社会信息功能领域。

(三)信息功能结构关系变化的传播意义

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功能结构关系的变化,增强了新闻传播活动的效能,新闻议题有了更大的深化空间,新闻宣传有了更明确的政务和政策实践联系,新闻舆论导向有了更具体的社会管理目标,新闻服务有了更加多样化的内容。

还应当看到,在新的信息功能结构关系中,新闻信息功能的扩展不能是漫无边际的,由新闻的属性和特征所决定,新闻传播有特定的功能界域,在许多社会事务方面,新闻传播的介入是有限度的。由于全媒体已经不仅仅是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和平台,其信息功能有更广泛的要求,“资讯泛化产生更大范围的链接,使新闻、信息、服务、娱乐、媒介、商务交互交融渗透,界限越来越模糊。”[10]因而它的信息传播活动,需要在功能权限上区分一般社会信息传播和新闻信息传播。一方面,不能用一般社会信息传播替代新闻信息传播,防止消解新闻传播的严肃性和专业精神;另一方面,不能从事越权越界的新闻信息传播,防止新闻传播对社会事务的过度干预,防止新闻媒介对某些社会活动的不当参与,维护全媒体传播良好的运行秩序和社会效果。

五、结语

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关系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新闻发展意义和媒介发展意义,新的资源配置关系、主体交互关系、生产制约关系和功能结构关系,构成新闻生产和传播活动的新格局。在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中,新闻传播关系的变化,推动新型主流媒体形成强大的信息生产传播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猜你喜欢

媒介主体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主要内容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