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针灸推拿专业《生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2022-02-28徐慧颖王晓燕刘畅赵翊丞王冰梅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24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生理学针灸

徐慧颖,王晓燕,刘畅,赵翊丞,王冰梅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联系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是执业医师考试课程,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校高职针灸推拿专业《生理学》课程开设在第二学期,尽管学生已学习了解剖学,对人体组织结构有所了解,但尚未形成整体意识[1]。《生理学》从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和整体水平研究生命活动规律,其知识逻辑性和理论性强,内容复杂繁多、概念抽象,高职学生因原有医学知识储备有限,生理学知识的获取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以课堂讲授为基础的线下教学与理想的教学效果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基于高职《生理学》难学、难懂的问题,课程组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实践研究。

混合式教学源自Blended Teaching,最早由何克抗[2]引入中国,他认为:“所谓Blended Teaching 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在线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式教学特征、课程设计、效果评价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3-5],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得到广泛应用[6-9]。课程组在借鉴兄弟院校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高职针灸推拿专业的学习特点,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

线上教学指利用网络和移动设备搭建教学平台,展开教学活动,师生在虚拟教室授课和学习。国外线上教育发展较早,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微型课程(minicourse)。2012年,美国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给大批学生提供系统学习。2013年,MOOC 大规模进入亚洲,同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教师将部分课程搬上edX-online course、Coursera 等课程平台[10]。

多年来,课程组致力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维护。截至本文收稿时,教研室建设的THEOL《生理学》网络教学平台访问量151 175 人次,高居本校网络教学平台访问量首位;在另一网络学习平台超星学习通,《生理学》课程的访问量也位居学校前茅。本文总结2017-2020年度高职针灸推拿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以期对后续教学有所助益。

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研究对象为2016-2019 级高职针灸推拿、2018 级针灸推拿“高职-本科”衔接班、2019 级高职针灸推拿转段学生。教学实践历经以下阶段:

1.1 线下教学+线上教学

教师创建《生理学》QQ 群或微信群,与学生即时沟通,及时发布教学信息,进行简单生理学问题的自助回答、师生的课程互动等。这些线上沟通极大方便了线上教学的实施。

本阶段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互独立,各自展开。线下教学即传统的课堂讲授+实验教学;线上教学以《生理学》THEOL 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课件与实验操作视频展示为主,学生完成在线测试与作业。

网络学习评价包括学生登录课程次数、在线时长、章节课件/视频学习时长、阅读课程通知与学习资料次数、参与调查问卷和问题讨论的活跃程度。学生只要完成相关测试和作业,参与网络学习活动,并有足够的在线时长,即可获得相应网络学习分值,并按比例计入学生的《生理学》平时成绩。2016 级高职针灸推拿网络学习成绩占平时成绩的20%。

1.2 线上教学辅助线下教学

在前述线上教学基础上,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生理学》翻转课堂、WPBL 小组讨论[11]。线上教学离不开网络平台支撑:(1)利用超星学习通建设《生理学》网络学习课程。(2)完善试题库建设,剔除陈旧和超纲试题、设计与专业课学习有关的试题;同步更新实验考核题库。(3)为更好实现网络平台交互性,增加师生、生生交流,提升网络学习效果,特别加强了网络教学平台学习交流模块的应用,并在教学评价中有所体现。

1.2.1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生理学》翻转课堂

以2017 级高职针灸推拿教学为例,在内分泌章节中,GH、TH 和GC 等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是重点,教师将激素分泌异常患者的案例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根据平台课件与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料,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笔记传至网络平台。在翻转课堂中,学生作为绝对的主角,完成学习任务:(1)每组汇报学习所得、回答学生和教师的提问;(2)与其他小组讨论、辨析各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机制;(3)每人给汇报者评分;(4)完成网络教学平台的在线测试。课后,学生还需完成课后作业、填写各种问卷,填写生生互评与师生互评表格,评分并提交。学生上传其学习过程的电子版至网络平台。

1.2.2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生理学》WPBL 小组讨论

教师发布PBL 案例至网络平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学习任务、搜集资料,利用即时交流工具讨论问题、在学习交流模块发布学习成果、回答问题。教师定时查看平台,了解学生的讨论内容及学习进展。最后,师生分别就学习小组的线上学习成果汇报赋分,完成生生互评问卷。

在网络学习评价中,增加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过程性评价,注重考核学生的网络学习过程。反映学生主动学习的提交学习笔记、向教师提问、批阅他人作业、发布/参与学习讨论主题、发布WPBL 讨论主题或WPBL 学习成果/回答他人提问、对班级/小组学习贡献值等多种考核指标的加入,更加客观地反映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主动学习过程。

2017 级、2018 级高职针灸推拿、2018 级针灸推拿高职-本科衔接班网络学习成绩占平时成绩的40%。

1.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1.3.1 丰富、拓展线上资源

围绕教学大纲,以知识点的形式录制系列《生理学》微课程,上传至网络平台。依托中国大学慕课联盟挑选教学内容,以章节为教学单元,以知识点为核心,构建高职《生理学》知识模块,以课前任务和课后作业的形式推送给学生,辅以翻转课堂、WPBL;增加投票、问卷环节,以学生为中心,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3.2 作业和教学任务的设置更注重体现课程的高阶性与挑战度

学生完成线上线下学习任务,有利于其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1)呼吸生理增加网络搜索、阅读生理学文献环节;(2)在学习骨骼肌收缩功能前,安排学生自学“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与肌丝滑行理论”。学生录制了形象生动的寝室版骨骼肌肌丝滑行视频,在班级内引起共鸣,促进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1.3.3 基于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培养

为加强《生理学》实验课的规范性和同质化,提高实验课质量,制作系列《生理学》实验教学视频,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全程展示,直观易懂,便于学生模仿,实验成功率大大增加。实验视频内容丰富,延伸了实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基于超星学习通,完成《生理学》实验课的课前预习、课上考核与实操的随堂评价[11]。设置“生理学实验设计”环节,培养学生医学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实验课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成绩综合为学生的《生理学》实验成绩,按比例计入《生理学》课程评价体系的平时成绩。

网络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过程性评价。在前述考核指标基础上增加生理学文献阅读、实验设计方案与视频录制学习过程等环节,在培养操作技能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和创新等能力,也有助于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力的培养。

2019 级高职针灸推拿与针灸推拿转段网络学习成绩占平时成绩的60%。

2 结语

基于网络的教学拓展了教学的时空界限,有助于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应用。线上教学并非简单通过网络教授知识,而是利用网络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监督学生网络学习的平台,掌握其学习情况。

纵观各高校的线上教学,存在一些共性问题[12-13]:学生主动性与关注度不佳,未完成线上学习任务;线下干扰因素多,学生未能集中精力听课;网络拥堵造成学生线上听课效果不佳;线上学习效果难以监控,高职线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标准不一。

针对问题,课题组通过增加课堂吸引力,调动学生网络学习兴趣;分阶段设置学习任务,完成任务点学习获得成绩奖励,建立竞争机制,提升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开展WPB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过程性评价,考核指标记录学生参与主动学习的全过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为激励学生,网络学习成绩在《生理学》平时成绩中占比从最初的20%增至60%。

线上线下各有优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是对高等教育的坚守与创新最好的诠释[14],也是高校教师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生理学针灸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关于工科专业课平时成绩的思考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