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湿消疣汤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41例

2022-02-28陈风华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山豆根土茯苓白介素

郑 媛 陈风华 朱 月 吴 萍

义乌市中心医院 浙江 义乌 322000

本文旨在探讨利湿消疣汤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11月CIN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年龄26~47岁,平均37.84±4.62岁。对照组年龄27~49岁,平均38.23±4.56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P>0.05)。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月经干净后3天,晚上睡前清洗外阴后,予保妇康栓(1.74g,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6020058)塞入阴道内,隔日治疗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利湿消疣汤:土茯苓、苦参各20g、黄柏、蒲公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怀牛膝、桑寄生、百部、山豆根各10g,甘草6g。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痊愈: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不典型增生消失;显效:治疗后症状减轻,异型增生细胞减少2/3以上;有效:治疗后症状改善,增生的细胞减少1/3~2/3;无效:无改变甚至加重。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24%,高于对照组的68.29%(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后Th1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变化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IL-2降低,IFN-γ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h1细胞因子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h1细胞因子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IFN-γ(ng/ml)98.97±13.24 183.24±19.39#*97.36±16.56 132.86±18.86#组别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L-2(pg/ml)3.67±0.29 2.86±0.27#*3.70±0.38 3.21±0.21#

3.4 两组治疗前后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变化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IL-4和IL-10水平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h2细胞因子变化比较(±s,ng/m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h2细胞因子变化比较(±s,ng/m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IL-10 274.12±12.31 189.85±10.98#*273.23±16.56 226.56±8.90#组别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L-4 182.53±6.71 154.62±5.89#*181.90±7.86 169.72±5.34#

3.5 不良反应: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4 体会

CIN可归属于中医学“崩漏”“带下病”范畴,为多种因素造成机体正气不足,感受秽浊之邪和湿热淫毒,留注下焦,伤及任、带二脉,侵犯子宫胞门引起。当机体旺盛且正气足,脏腑功能健旺促使气血运行顺畅,筋脉腠理固密,染邪毒且不易发病。脾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正气虚以脾气虚为主;脾气虚则运化失常,水谷之气无法化生精微,反聚为湿,流注下焦,浸渍任带,而成带下之疾,故而部分出现带下病的表现。利湿消疣汤中,土茯苓解毒除湿健脾;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苦参清热燥湿,尤其清下焦湿热,且善治带下阴痒;山豆根、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定痛;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怀牛膝、桑寄生补肝肾,逐瘀调经,引血下行;百部润肺、下气、止咳;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燥湿、止痒解毒之效。观察结果显示,利湿消疣汤治疗CIN患者,疗效良好,且可调节患者Th1细胞因子和Th2细胞因子平衡。

猜你喜欢

山豆根土茯苓白介素
山豆根的妙用
山豆根的妙用
某院2017 年山豆根中药处方用药及配伍合理性分析*
土茯苓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土茯苓叶和种子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山豆根在痔疮术后创面水肿的应用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