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2022-02-28刘恋秋

科学咨询 2022年2期
关键词:主体系统评价

刘恋秋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课程评价在整个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既是教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教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可以说,课程评价是整个教学系统工程的结构支点,是教学体系的基础。相对于传统的纸质化课程评价形式,结合现代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网络课程评价系统更顺应时代的发展。因此,现代课程评价体系几乎依托于课程评价系统。

一、课程评价系统发展现状

(一)现有课程评价体系

国内外已经对课程的评价十分关注,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评价标准。如ASTo制定的对网上课件和多媒体课件认证的标准、MELOT制定的多媒体课件评估标准及EduTeeh的课程平台评价模型等,都给出了明确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我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也有专门的课题组进行课程评价标准的研制。

依托复杂的数学公式构建评价模型尽管能够科学地反应评价结果,但是没有把访问者上所积累下来的大量信息(如用户的访问日志、注册信息、答疑信息、考试成绩、作业情况、交流信息和学习进度等)进行分析利用。同时,目前的课程评价系统大多仅仅注重纷繁评价指标的罗列,甚至达到三级评价指标,繁杂的评价体系导致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的厌烦情绪,导致部分评价主体把评价过程作为任务来完成,而忽略了评价的真实性,最终导致评价结果有偏差;另外目前大部分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课程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课程的过程性评价。

(二)现有评价系统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评价指标体系繁琐,制定不够科学;评价指标注重“量”,而对“质”的关注不够;评价对象过于单一,没有考虑对教学主体进行评价;评价不公开、不透明;评价方式过于陈旧,没有结合现阶段流行的移动互联技术;结果不反馈,考评结果没有被合理利用;考评过程枯燥,没有相应考评激励机制的配合。本文研究的课程评价系统具体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在评价方法上,基本属于“指标—量化—判断”模式,强调考核指标体系的行为化和可测性,注重数量化的测定结果,强调考核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忽视了质性考核和评价主体的感性,评价主体易产生厌烦情绪,从而造成评价结果难以真实反映课程客观状况。

课程评价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忽略课程的过程性评价;评价体系设置过于简单;评价指标设置过于繁琐;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评价方式单一,没有结合现阶段学生常用的方式如QQ、微信公众号等;部分评价系统无法在手机上完成课程评价;只注重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缺乏其他主体对课程的评价。基于这样的思想,对课程评价系统进行研究开发与实现。

(三)应用前景

基于前面对课程评价系统现状的分析得知,本课程评价系统所解决的问题,均是各高职院校在课程评价过程中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课程评价系统,应用于高职院校课程评价管理工作,将解决高职课程前期、中期和后期中所面临的评价困难,使教学管理督察能够及时制定课程要求细则,教师能够发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学生能够找到课程学习中的弊端,家长能够了解子女的学习近况。通过对平台评价的数据分析,教师能够提高课程管理水平和课程教学效果,高校能够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以致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本课程评价系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实用性和全面性,必将得到各高职院校、合作企业和学生的青睐,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二、系统设计

(一)系统功能设计

考虑现阶段课程评价体系的问题,基于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相关资料设计并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标准,以该评价体系为基础开发课程评价系统并实现如下功能:

实现教务处专家对课程总体设计的评价;

实现学生对每次课程的评价及最终课程的总体评价;实现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自评;实现教师对课程教授的自评;实现教师对学生课程表现及作业的评价;实现学生家长对学生课程作业的评价;实现教师、学生、家长的在线交流;实现在线积分商场功能;实现手机端访问;基于各类评价课程评价结果,客观真实反映课程教授情况。

最后以本校课程评价为基础,通过评价平台收集评价数据,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评价体系设计

课程质量评价活动的开展,依赖于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前期收集的相关专家的观点并结合同类院校的做法,然后通过统计向有关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信息,根据所有这些信息的汇总、设计、制定了一套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1 系统评价体系结构

该评价体系从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果两方面,分别从理论、实训、实践和教、学、练3个维度进行评价。评价人员分别为教务处专家、课程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四个主体。根据不同主体的评分,最终汇总生成课程的评价结果。通过对每次课程的内容和结果的评价,这样能全面、直观地反映出每次课的课堂教学质量,能够很清晰地看出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设计、课程内容及课程教授方面的问题、学生在课堂学习、实训情况方面的状况,同时学生家长也能了解子女在学校每次课的学习情况,各评价主体可重点对得分较低的部分进行修改和完善。该体系不仅体现了课程的终结性评价,同时体现了课程的过程性评价。

(三)评价系统模块设计

结合上述课程评价体系,为了实现网络课程评价,其中主要的是为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及院系管理人员开展课程评价,同时又需要提供一个交流和管理的平台,以便教师和院系管理人员能及时发现课程设计和教学方面的问题及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提供的建议。学生能够发现课程学习方面的情况并能和家长及时交流,以解决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方便各级管理部门和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课程学习情况及课程的开展情况。因此,本平台主要用户对象为三类:教师、学生、家长和教务处专家,主要模块包括:

1.课程发布模块: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教师对课程的发布、查询及课程实训任务的布置。教师可以根据每次课程的具体内容发布本次课程的相关信息,可以设置是否有实训任务、学生是否提交实训作业等。该功能模块的使用权限只对教师发放。

2.课程评价模块:此模块是本平台的核心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课程评价,包括教务处专家在开课之初对课程设置的总体评估;学生在开课之初对所学内容、要求的总体评价;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即每次课程结束后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自评;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自评;教师对学生本次课学习及课程作业的评价;家长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并实现彼此线上交流功能。

3.统计打印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学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对相关课程的各项评价指标的查询,并根据各项评价指标统计出该课程的最终评价结果。可以方便利用该平台提供的功能找到或统计出所需要课程评价的内容,对于查询和统计的结果,可按需要选择适当的格式进行浏览或打印。

4.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对平台内所有教师、学生注册信息、课程评价信息等进行维护、更新;包括对系统用户及课程评价进行规范管理,包括新用户、新课程的添加、已存在用户的删除、注册用户权限的设置与修改以及注册用户有关信息的查询等。该功能模块的使用权限只对学院管理员开放。

(四)辅助在线商场

结合上述课程评价系统中缺乏激励机制的缺点,为了增加评价过程的趣味性,考虑开发完成在线商场以辅助。其主要功能是教师通过该平台发布兑换商品;同时,通过课程评价系统中教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及家长的评价,学生用户会获取相应积分,通过该平台的积分兑换功能完成在线商场的兑换,以达到相应的激励机制。

(五)移动端开发

结合移动互联技术,通过现阶段网络比较流行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通过HTML5移动前端开发和界面设计,完成课程评价系统的移动端移植与开发。评价主体可以通过手机访问课程评价系统并完成课程评价。

三、系统应用评价

(一)课程评价系统应用情况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评价系统1.0版本于2018年上线,针对重庆财经职业学院2016级、2017级和2018级全院学生,使用该系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教学评价,使用学生7 000余人。2018年该系统获得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2019年该系统2.0版本正式上线并应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JAVA程序设计》等专业课程评价;2020年该评价系统向永川松溉职中和永川职教中心两所中职学校推广使用。课程评价系统的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评价系统的多维度结合解决了学校教务系统课程评价难、评价不客观、评价维度少等难题,受到学校的肯定,根据系统统计结果,使用主体的满意度达到100%。

(二)课程评价系统特色

基于高职院校开发的课程评价体系既满足课程评价的科学性、真实性,同时又要满足评价主体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评价体系不能仅对单一的评价对象得出结论,需要结合多个评价主体。基于这样的思想,本课程评价系统的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

1.评价系统通用性强:本课程教学平台是基于微软.NET平台开发,通用性强,可以搭建在任何版本的windows和Linux服务器上;同时兼容性高,可以在任何操作系统上的浏览器上访问,甚至可以在平板或手机等移动端上访问;系统数据库实用性好,支持多种大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统计整理同时方便数据移植;课程系统资源占用小,方便搭建;课程教学平台四级权限管理方便,各个职能端管理系统清晰明了,简单易懂。

2.评价主体多维度:改变传统课程评价系统只基于学生主体进行评价考核,充分考虑评价过程的时效性,基于评价过程的不同时间段,考虑不同评价主体,课程评价主体包括课程制定前期的教务处管理人员,行业企业专家;执行中期的学生主体;以及执行后期的教师及学生家长。通过多维度评价更能反映课程评价的真实性。

3.评价趣味性高:评价系统与商场充分融合,课程评价系统中植入商场,学生评价主体的课程作业通过教师和家长评价获取相应积分,积分可在评价平台中的在线商场兑换相应奖品。通过商场融入体现评价平台的实用性,简化传统评价体系繁琐的评价指标,融合90后主要学生评价主体特征,充分体现评价过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保证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增强了学生主体评价的积极性、趣味性及学习的认真性。

四、结束语

基于web技术开发的高职院校课程评价系统,系统界面设计简洁、评价过程方便,评价主体易于接受。通过学生、教师、专家、教学管理部门、家长等多维主体进行评价,体现评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评价系统融入商城概念,提升评价过程的趣味性。该系统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为主体,对课程评价系统进行测试与实施。通过对《计算机基础》《JAVA程序设计》等基础课程实施教学评价,该系统评价结果真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评价效果。

猜你喜欢

主体系统评价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论碳审计主体
WJ-700无人机系统
品“助读系统”之妙
何谓“主体间性”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