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悬臂钢桁-波形钢腹板组合桥梁结合的市政桥梁设计研究

2022-02-28罗鹏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市政桥梁预应力

罗鹏

摘要 为了提高市政桥梁建设水平,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桥梁结构设计研究。以悬臂钢桁-波形钢腹板组合桥梁为设计基础,提出主梁支点与跨中处横断面、标准段压型钢板平面、横向预应力平面设计方案。检验结果表明,在V形桥墩受力作用影响下,其底板与顶板受力均未超出限定范围,产生墩柱压应力低于限定值,虽然产生了微小形变,但是在允许范围之内。

关键词 市政桥梁;组合桥梁;预应力

中图分类号 U448.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949(2022)02-0126-03

0 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桥梁建设技术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组合桥梁建设技术在此时代背景下诞生[1]。市政桥梁作为城市桥梁运输的核心工程,代表着城市桥梁技术发展水平。为了彰显城市桥梁建设技术水平的提升,很多城市引入新型桥梁结构,用于建设市政桥梁[2-3]。目前,比较受人们关注的桥梁组合结构为悬臂钢桁-波形钢腹板组合桥梁,该文选取该组合方式作为市政桥梁设计思路展开研究[4]。

1 工程概况

以某市政桥梁建设工程为例,探究此项目组合桥梁设计方案。该项目建设在3条匝道组成的国道上,A匝道和C匝道采用4%控制,严格限定时速,安全限定值为25 km/h,匝道宽度和曲率半径依次为10.8 m、30.4 m,桥梁净空高度为5.0 m,顺接对向辅道。B匝道同样采用4%控制,严格限定时速,安全限定值为25 km/h,匝道宽度和曲率半径依次为11.1 m、34.9 m,跨越辅道后掉头,而后顺接对向辅道。

2 市政桥梁主梁设计

由于该研究工程所处国道曲线半径较小,对车流量支撑要求较大,传统的桥梁布设方式满足不了需求,埋藏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提高施工及车辆通行安全性,承载较大的车流量,研究从受力性能分析角度出发,分别对主梁支点与跨中处横断面、标准段压型钢板平面、横向预应力平面进行设计。

2.1 桥梁设计技术指标

(1)桥梁行车道宽度参数为2×4.0 m,桥面总体宽度为11.1 m。

(2)桥梁的中心线坐落于曲线上。

(3)桥面纵坡最大数值为4%。

(4)车辆行驶速度为25 km/h。

(5)桥梁使用环境类别为I类。

(6)桥面横坡超出标准高度为2%,单向横坡1.5%。

(7)设计基准期指标数值为100 a。

(8)项目设计安全等级为一级。

2.2 主梁支点与跨中横断面设计

研究对于桥梁横断面的设计,选取的设计方法为单幅断面设计思路,设定标准宽度参数数值为11.1 m,采用以下断面布设方式分别布设跨中与支点横断面:路缘带(数值0.5 m)+防撞墙(数值0.5 m)+大车道(曲线加宽数值1.5 m+大车道数值3.5 m)+小车道(曲线加宽数值0.75 m+大车道数值3.25 m)+路缘带(数值0.5 m)+防撞墙(数值0.5 m)。以单向1.5%横坡为标准,布设机动车道。另外,行车速度超出标准2%,曲率半径超出标准2%,以满足桥梁受力需求。如图1所示为主梁支点横断面设计图。

跨中横断面布设与主梁支点横断面相似,纵向和竖向尺寸相同,前者采用压型钢板,后者采用波形钢板,分别分布在桥梁的中间位置和桥梁的右端。另外,两部分横断面车道分界点布设存在一定差异,各项指标间距不同。

2.3 主梁标准段压型钢板平面设计

组合梁顶板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纵向翼缘板和横向翼缘板,板厚度设置为16 mm。为了起到加固作用,在翼缘板上方固定多个抗剪栓钉,同时布设加劲肋。其中,肋板高度为16 cm,钢筋孔直径数值为5 cm,设定钢板布设间距为40 cm,在间隔处布设加劲肋,厚度大小为16 mm。与此同时,添加横隔板,布设间距为4 m。为了便于施工,降低施工成本,选取闭合型钢板作为主梁压型钢板布设材料,设定厚度为1.2 mm,完成各项材料平面布设[5]。

2.4 主梁横向预应力平面设计

为了加固组合桥梁,设计方案在全桥各处顶板后浇层位置增加了横向预应力。设置初始张力大小为0.65σcon,钢束为3Φs15.2,应力布设间距为1 m。沿着纵向方向,每经过1 m,布置1道预应力,同时支持锚固和张拉两项操作,形成主梁预应力平面。该平面左侧由锚固端+张拉端+锚固端+张拉端组成,后侧由+张拉端+锚固端+张拉端+锚固端组成,两侧形成预应力衔接,实现预应力的加固作用[6]。

3 工程检验

3.1 检验材料性能与荷载组合

工程严格按照桥梁建设质量标准选取钢材料,经检验钢材料弹性模量、剪应力、弯曲应力、轴向应力、剪切模量、弹性模量6项指标均达到标准。另外,测试混凝土强度指标和预应力钢束力学性能多项指标,对比工程建设标准,各项参数数值均在规定范围之内。

为了全面检验组合桥梁设计可行性,检验设置了5个组合,分别是:(1)1.4M+1.2D;(2)1.4T+1.2D;(3)1.12T+1.4M+1.2D;(4)1.0T+1.0M+1.0D;(5)1.0M+1.0D(二期恒载)。其中,T代表温度荷载;M代表活载;D代表恒载。

通过对以上5套荷载组合进行检验,从而获取较为全面的检测结果,为组合桥梁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3.2 组合桥梁V作用下底板与顶板受力检验

采用桥梁内力计算方法,对桥梁底板支承处所受应力数值进行计算,最大数值为34.2 MPa。与此同时,位于桥梁底部的跨中拉应力最大数值为61.5 MPa。按照国家桥梁建设标准判断,该研究设計组合方案满足底板承载受力需求。

采用同样的方法计算顶板受力数值,计算结果显示,此位置拉应力最大数值为111.9 MPa,位于梁顶处的应力数值为5.40 MPa。按照国家桥梁建设标准判断,该研究方案中顶板受力参数符合国家桥梁建设标准。

3.3 混凝土后浇层受荷载组合V作用下的受力检验

关于钢混合梁部分的施工,通常情况下采用以下工序完成:

第一步:打造桥梁下部基础结构;第二步:建设主梁钢梁结构,按照施工方案开始执行此部分施工任务;第三步:采用重压施工方法,对桥梁基础结构和主梁钢梁结构采取稳定处理;第四步: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层;第五步:沿着横向张拉预应力钢束,形成稳定架构;第六步:撤掉压重;第七步:在桥梁结构上添加防撞护栏;第八步:桥梁表面铺设沥青道路。

在此施工过程中,后浇层混凝土湿重容易对主梁底板造成影响,导致其结构发生形变。其中,混凝土表现出的状态为流态,很难承受弯矩,所以混凝土从流态转变为固态后,测得此时应力为0。接下来的施工中,后桥活载、施加荷载开始对支座混凝土产生作用,使其表面形成负弯矩。为了保证桥梁混凝土结构稳定性,该工程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验。其中,采用的方法为荷载组合V,利用该方法为检验混凝土的强度大小。

考虑到顶板混凝土在此结构中不受拉力影响,钢板承受了所有拉力影响。为了避免负弯矩拉应力传递到其他位置,对桥梁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在质点负弯矩位置开始分割,形成一道裂缝。

工程钢筋混凝土组合形成的箱梁部分,根据其结构组成情况分析,后浇层的混凝土结构中的支座部分受拉力影响较大。为了避免此部分拉力对箱梁整体稳定性造成影响,该工程对于混凝土的后浇层、钢箱梁跨支架的施工衔接部分给予高度重视。此处采用的施工技术为预弯处理,以钢箱梁作为处理对象,在后浇层混凝土施工未结束之前,始终采取预弯处理。在此期间,检测混凝土强度,如果测得该数值超过90%,则撤除压载。该施工作业目的在于产生一部分压应力,使其作用在主梁部分。工程压载质量参数设置为20 t,两跨同时加载,以集中加载模式施工。其中,加载施工选取的材料为混凝土块。

通过分析施工期间主梁的各个受力点的特点,探究受力工况下的主梁应力问题,经过计算得到预压应力。该工程根据梁组成结构特点,将其劃分为7个墩布设点,分别在这7个位置部署墩,沿着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编号为B1、B2、B3、B4、B5、B6、B7。计算结果显示,受压载影响,位于B6、B7墩处的主梁的梁顶产生应力大小分别为10.88 N/mm2、10.20 N/mm2。

根据力学理论可以得到,钢材在施工中产生的应力与应变的关系可以表示为σs=εsEs,混凝土的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的关系可以表示为σc=εcEc。关于混凝土和钢同时作用情况下,两者应变系数相等,即εs=εc。综合上述关系整理得到σc=Ecσs/Es。采用换算方法,对B6墩位置的梁顶混凝土后浇层位置的拉应力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为σc=10.88/5.98=1.82 N/mm2­。采用同样方法,计算B7墩位置拉应力,结果为1.69 N/mm2。

其中,σc代表混凝土拉应力,Ec代表混凝土应变,εc代表对应系数;σs代表钢材应力,Es代表钢材应变,εs代表对应系数。

工程中,位于后浇层位置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该等级条件下的拉应力小于上限值。由此可以推断,当前设计的桥梁组合方案满足该工况下的应力控制要求。采用同样的方法,对7种工况下的应力进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观察表1中不同工况条件下位置1和位置2的应力测试结果可知,这些工况下两个位置产生的应力均满足混凝土浇筑强度要求,为桥梁建设质量的把控提供了保障。

3.4 组合梁V形墩应力检验

5组桥梁荷载组合作用下,受V形墩作用,在V形墩外侧形成墩柱压应力,通过计算此数值,分析应力、弯矩、轴力是否符合组合桥梁建设标准。计算结果表明:水平方向组合梁轴力大小为−645.2 kN,在参数规定范围之内;应力计算结果为114.2 MPa,此计算结果远远低于230 MPa,符合桥梁应力标准;关于组合梁弯矩的计算,计算结果为−1 286.9 kN·m,符合桥梁建设参数标准。

3.5 主梁结构变形检验

5组荷载桥梁组合中,组合桥梁在轴处产生最大桥梁。其中,X方向产生的位移大小为10.8 mm,Y方向产生的位移大小为1.45 mm,Z方向产生的位移数值为1.2 mm。综合分析这3个方向桥梁墩产生的位移情况可知,该文设计的组合桥梁建设方案的V形墩变形不明显,可以忽略不计。另外,对主梁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计算分析,沿着竖向方向产生的恒载扰度为33.9 mm,其跨度在标准范围之内。由此可以判断,主梁结构刚度达到了限定值,产生微小形变,在允许范围之内。因此,该研究设计的组合桥梁设计方案可行性较高。

3.6 桥梁疲劳检验

按照公路桥涵钢结构设计规范中提及的1.2.17条规定,对桥梁疲劳情况进行检验,即检验该研究设计的桥梁是否满足疲劳承载要求。检测以桥梁中支点和跨中作为检测对象,检测点布设在上边缘和下边缘两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σ=σmax-σmin,检测结果显示,设计方案中最大疲劳数值和最小疲劳数值均小于[σn]。由此可以判断,本市政桥梁设计方案符合组合桥梁建设疲劳要求。

4 总结

该文围绕市政桥梁建设问题展开探究,选取悬臂钢桁-波形钢腹板组合方式作为桥梁设计思路,以某工程为例,分别对主梁支点与跨中处横断面、标准段压型钢板平面、横向预应力平面进行设计。检验结果表明,桥梁受V作用影响,其底板与顶板受力均在标准范围之内,墩柱压应力远小于限定值,主梁结构产生微小形变,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该设计组合桥梁设计方案符合市政桥梁建设标准。

参考文献

[1]徐添华.大跨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悬臂施工力学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5):159-162.

[2]石柱,项超群,上官兴,等.钢桁梁桥新型波形钢-RPC组合桥面板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中外公路,2019(5):96-102.

[3]刘海波,王为,李立峰.变截面波形钢腹板PC梁桥的设计与计算分析[J].公路工程,2018(3):87-91.

[4]吴涤,刘少乾,兰军,等.特大跨悬索桥索塔波形钢腹板横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8(4):55-62.

[5]纪全有,杨源源,孟园英.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3):40-41.

[6]沈昊,李扬.市政桥梁设计中减隔震设计要点分析[J].城镇建设,2020(1):110-111.

猜你喜欢

市政桥梁预应力
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质量控制
桥梁预应力损失成因探究
基于 ABAQUS 软件的预应力梁式 U 型渡槽受力分析
两种预应力主动加固桥梁技术分析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市政桥梁施工技术
预应力平板结构布筋的简便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