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及暴力氛围感知情况调查

2022-02-26

全科护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暴力事件急诊科场所

急诊科病人病情危急,病人家属心理焦虑,急诊科医护人员工作负荷较重,工作压力较大,可能会存在忽略对病人及其家属心理关怀的情况[1-3]。当病人或家属因担心病人病情而暴发负性情绪时,可能会将情绪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出现暴力行为。工作场所暴力是指医护人员在医院内受到袭击、辱骂等,明确或潜在地影响医护人员安全和健康。研究结果显示,急诊科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发生率较高[4]。工作场所暴力不仅严重威胁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会对医护人员造成心理应激,影响其心理健康,此外工作场所暴力还会降低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5-8]。暴力氛围感知是指医护人员消除暴力政策或行为的看法,良好的暴力氛围感知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工作安全感,促进身心健康。因此,本研究以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及暴力氛围感知情况,以期为预防急诊科暴力事件发生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1年4月—2021年5月选取3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取得护理部同意后将问卷链接发送至各医院职工群中,实施问卷调查。纳入标准:在职;工作1年以上;知情同意。排除标准:3个月以上不在岗者;进修或实习生。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年龄、职称、学历、职务、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等。

1.2.2 医院暴力发生状况调查问卷 该问卷由陈怿婷等[9]编制,包括三方面内容。本研究对该问卷进行改编,调查护士言语暴力、身体暴力、性暴力三方面内容。最终结果以百分比呈现。

1.2.3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量表 该量表由黄荷芳[10]构建,包括组织管理、暴力预防、暴力事件处理3个维度、28个条目。采用1~5分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调查对象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越好,Cronbach′s α系数为0.984。

1.3 质量控制 问卷说明中详细解释本调查的目的及问卷填写方式,设置每个网络IP仅能回答1次问卷,问卷中每个题目均为必填项,问卷填写后自动跳转至问题“您是否认真回答本问卷”,凡选择“否”者将被排除,问卷填写时间小于200 s将被排除。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回收调查问卷270份,其中3份因问卷填写时间小于200 s被排除,最终纳入267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9%。267名急诊科护士年龄(33.12±8.56)岁,工作年限为2~23(10.34±7.68)年,详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n=267)

2.2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情况(见表2)

表2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情况(n=267)

2.3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现状(见表3)

表3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得分 单位:分

2.4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单因素分析(见表4)

表4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单因素分析 单位:分

2.5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多因素分析 以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见表5。结果显示,职务、职称、工作年限、遭遇暴力事件情况是影响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6。

表5 自变量赋值

表6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情况较为严重 本研究结果显示,遭遇过工作场所暴力的急诊科护士占总调查人数的58.43%,高于陈怿婷等[10]对精神科护士的调查结果,其结果显示遭遇工作场所暴力的护士占总人数的45.5%。这可能是因为急诊科护士工作负荷较重,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时可能会存在忽略病人及其家属需求的情况[11-13],当病人或家属因担心病人病情或需求未得到及时满足而暴发负性情绪时,会将情绪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出现暴力行为。提示管理人员应关注急诊科护士的安全问题,落实安全保障政策,加强暴力事件预防及处理培训,完善应急流程,切实保证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14-16]。

3.2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现状总分为(93.55±23.14)分,与量表总分中间值(84分)相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该结果与黄荷芳[9]的研究结果[(97.11±23.74)分]相近。近年来医闹事件频发,使得医护人员安全感缺失,职业信念感降低。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政策建设,督促安保政策实施,建立安全预警机制,设置“报警快捷键”,增加医护人员安全保障[17-19]。

3.3 不同特征的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存在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普通护士、职称较低、工作年限较短以及未遭遇过暴力事件的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较低。普通护士较管理人员暴力氛围感知低,这可能是因为管理人员熟悉医院相关政策,并可能参与安全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医院预防暴力事件所做的努力更加清晰,而普通护士较之了解较少。这说明管理者应增强护士医院相关安全政策的培训,提高护士暴力氛围感知水平以及应对暴力事件的能力。职称较低以及工作年限较短的护士暴力氛围感知更低,这可能是因为该类护士工作年限较短,参与的医院相关安全培训较少,对预防暴力事件的政策与规定了解不足,加之近年来医闹事件频繁发生,导致该类护士缺乏心理安全感。因此,建议管理者可将暴力事件预防纳入新护士入职培训与考核中,从新护士着手提高暴力氛围感知水平。未遭遇过暴力事件的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水平较低[20-22]。这可能是因为遭遇过暴力事件的护士亲身参与管理者对暴力事件的处理流程,对相关政策了解程度更高。因此,管理人员可将情景模拟纳入暴力事件培训中,提高护士的暴力氛围感知水平。

4 结论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情况较为严重,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普通护士、职称较低、工作年限较短以及未遭遇过暴力事件的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较低,护理管理者应引起重视,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护士的暴力氛围感知水平,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本研究样本量较大,但调查对象来源较为局限,建议今后的研究者开展全国多中心研究。

猜你喜欢

暴力事件急诊科场所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